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10
欲哭无泪,观门口北村30多户居民再遭水淹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孙玉春) 观门口北村小区位于南京石门坎 100 — 3 号附近,由多幢 6 层左右的居民楼组成,在 6 月 10 日的大暴雨中,南京不少居民家中进水,而观门口北村的数十户一楼住户特别心酸,因为这是连续第七年小区被灌得一塌糊涂了,去年上半年,小区门口特地新建了一处泵站,但是遇到大暴雨时水淹如故,居民发问:顽疾到底何时能解决呢?

共 3 幢居民楼一楼住户大多被淹

10 日下午 4 点半,现代快报记者赶到光华路,从一条小巷子进去,明显感觉到地势越来越低,沿着巷子都是观门口北村小区,走到 5 幢附近时路就被水淹没了,积水有 40 厘米左右。

记者涉水来到 5 幢 102 住户前院门口,一副防汛的架势——小院门口垒起了沙包,在院子里面阳台门口位置,又出现第二道沙包小坝,在两个坝体 " 围堰 " 中间,一道抽水泵在往外抽水。

住户洪师傅告诉记者,家里还是进水了,虽然堵住了门,但是雨量太大,还是会有一些渗进来,另外地砖下方也在往外渗水,80 多岁的老母亲拿着拖把不停地在拖。

" 地基泡松了。" 洪师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里自从 2011 年以来年年淹水,他们整个 5 幢一楼 10 多家,家家如此。" 更严重的是 10 幢!"

据了解,10 幢也是一楼全部泡汤,加上 4 幢,这三幢最里面的楼房有 30 多户受淹。据了解,房子建于 1992 年左右。

记者所探访的这些一楼住户,每一家都是用地砖装饰,没有铺地板的。洪师傅儿子三年前结婚,当时用了地板装修,泡坏了随即就改成了地砖。而在 5 幢另外一位住户家,水泥门槛有 40 厘米左右,住户称,这是今年一个月前刚刚修的,高门槛就是专门防水的。

最多一年淹过四次

在 10 幢,一楼住户家有 10 厘米的积水。一单元的 101 室何师傅家所有能搬的都搬到了柜子和床上面,家里面乱糟糟的,门口用一块泡沫胡乱地挡着。

" 水从上午 9 点多就漫进来了,其实我夜间就知道,肯定要淹了。" 何师傅说,这早就不是第一次,2015 年,他们这里淹了 4 次。

" 这次是白天,以前有时候夜间上水!" 何师傅说,半夜起来上厕所,一脚踩下去全是水!

在 104 室,81 岁的陶来发住在自己的床上,他是中风患者,活动不便。老伴告诉记者,一天了,老头子都没下过床,就坐在床上发呆。见到记者,老人依然没有说话,他的房间被水泡后有一股异味。

据了解,102 住的也是两位 80 多岁的老人,上午被子女接走了。记者看到,10 幢和 5 幢之间的水泥场地,汪汪的一片,和周围比起来,真的像是在锅底。

为何建了泵站还会淹?

对于这里的情况,住在 5 幢 1 楼的蒋寿华非常清楚,也多次写信给秦淮区月牙湖街道及区人大等反映。他是很多年前从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职务上退休,在上世纪 60 年代还曾做过当时的石门坎公社党委书记。

他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 2011 年以前,这里没有淹过水。之后年年淹,这与光华路上相关单位改造,小区外面来水增加有关,更与这里脆弱的排水环境有关。

据了解,在宁芜铁路南边有一个观门口村,和北村隔着铁路相望,去年观门口村拆迁了。观门口北村的排水管是几十年的老水管,往宁芜铁路方向经过一个涵洞排水,那个涵洞是 1935 年修建的,比他的年纪都大;水过了铁路到了观门口村,拆迁地块也暂时荒废,对于排水都有影响。

" 涵洞就是肠梗阻。" 蒋寿华说,而排水系统得不到有效梳理则是更深的原因。在 2016 年,鉴于观门口北村遇到暴雨就淹,区里面投资 80 万元,委托壹城公司修建了泵站,就位于小区门口,可是从 2016 年的情况看,新建泵站只能承担常规天气的降雨量,到了 7 月 6 日一场大暴雨,又淹了。算上这次,就是泵站修好之后第二次淹了。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处泵站其实从 9 日夜里就开动了,排涝人员介绍说,泵站是将观门口北村的水抽到高处另外一条管道里面。小区原有的管道太老,还要经过铁路。

蒋寿华认为,小区淹水根本原因是原水系下水不畅导致。原来的生态环境改变了,水塘早就消失了,近年来本地区小区和单位的出新进一步加剧了来水面广、速度快的趋势。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今年南京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在改造积淹水片区(点)方面," 完成兰家庄、观门口北村、中山门大街等 35 处积淹水片区(点)改造 ",居民们表示,如果再下一番功夫,观门口北村肯定有希望不再成为淹水片区。

(编辑 高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