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红艳 是钟寅 项凤华 / 文 马晶晶 赵杰 / 摄)2017 年 6 月 22 日,盐城阜宁孔荡安置点居民拿到了新家的钥匙,孔荡村 4 组的小朋友孔嘉敏早就想好了新家如何装饰," 我想把自己的房间布置成橙色。" 一年前,特大龙卷风冰雹灾害袭向盐城,那些亲眼目睹风灾的孩子们一度陷入恐惧。如今,他们陆续入住了新家,有了自己的房间。在他们眼里,风灾不再恐怖,心理干预帮助他们逐渐走出了阴霾。
孩子们在孔荡村党群服务中心玩耍
灾难发生后,即便是成年人也会有心理阴影,孩子们的心理状态更为脆弱。经过广泛走访,阜宁县阳光心理健康服务中心主任杨兆宝发现,一部分 " 后遗症 " 留在了孩子身上,有的听到风声就害怕,有的会梦中惊醒,有的还有尿频等灾后躯体反应。
发现这些情况后,杨兆宝和志愿者们成立了绘本馆,希望通过绘画的方式,将孩子的情绪排解出来。孩子们心理状态的变化,从绘画主题和色彩上也能看出来。" 一开始小朋友用黑色比较多,常常画乌云图案,笔画也比较混乱,经过绘本课程,色彩变得亮丽起来,线条的连贯性也比较好。" 杨兆宝说,这些都在说明孩子的心理控制能力变强了。
" 画疗 " 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双桥村一对双胞胎给杨兆宝留下了深刻印象。两个孩子刚来的时候,有些不敢见人,躲在爷爷的身后。经过两三天游戏、绘画课程,孩子变得喜欢说话,特别喜欢与志愿者互动。
针对儿童的心理援助,不仅有阜宁本地的心理咨询师出力,还汇集了全国各地的心理咨询援助。去年 7 月中旬开始,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志愿者孙芮等 50 名志愿者走进阜宁县南湾村和孔荡村,对受灾的孩子们进行心理干预。在孔荡村党群服务中心,每个周末,都有近 20 个孩子来到这里参与兴趣活动。志愿者带领着孩子们唱歌、跳舞、绘画、游戏来纾解压力,孩子们的小脸蛋上时刻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全国心理援助联盟志愿者孙芮和孩子们在一起
同时,志愿者通过心理健康课、沙盘课,舒缓孩子们对灾难的恐惧,并教授各种防灾减灾的知识。如今再提起龙卷风,孩子们脸上恐惧的神情少了,还能说出很多气象知识和防灾减灾技巧。14 岁的女生谢莹告诉记者,再遇到龙卷风的时候,在室内要远离窗户;在室外,要躲在坚固的物体下;趴下来,找个低洼的地方,抱住头,护住头部。
这些变化,让孙芮感到欣慰,持续一年的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如今,孩子们再遇到恶劣天气,也不会像灾后初期那样焦虑。她认为,这标志孩子们的安全感已经重新建立起来。
" 我们每个周末来妇儿之家玩,因为这里有很多小朋友,还有芮芮姐姐陪我们玩。" 板湖镇中心小学的学生孔嘉敏,每个周末都会准时来到孔荡村党群服务中心报到。她的新家正在装修,很快就能入住。孩子很兴奋,早就跑去看过了。" 我们的新家有 120 平方米,4 个房间,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妹妹,6 口人够住了。" 孔嘉敏说,爷爷奶奶腿脚不好,可以住在下面,她和妹妹将来住上面。" 窗帘是粉红色的,地面是白色,还有灰色的,大门需要两个人一起才能开。" 孔嘉敏开心地说。
马上就要有自己的房间了,孔嘉敏说出了愿望,希望房间是橙色的,一张床、一张书桌、一个书橱就够了。" 我喜欢橙色,因为橙色代表阳光,住在里面的话,我感觉很温暖。"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