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7-06-25
一天来了1.3万人!不只为看“火焰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韩雨霁 记者 安莹 胡玉梅 / 文 徐洋 / 摄) " 天外客陨星,撞击地球的时候速度比飞机快 70 倍。"

" 尽管每年都会有陨石掉落,但是像南京玄武湖这么大面积的地方,想要等来一颗陨石坠落,3000 年才有一次机会。"

一位小观众在认真的观看陨石。

陨石展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嘉宾,他们就是现代快报小记者。

6 月 24 日,由现代快报、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南京图书馆联合主办的 " 天外客——第二届大型星空陨石科普展 " 迎来了暑假第一天,真可以用人气井喷来形容;一天下来,观展客流为 1.3 万多人次。当天,现代快报招募的小小讲解员们也正式上岗,为公众讲解。

据悉,此次展览将一直持续至 7 月 4 日,感兴趣的朋友们还等什么?赶紧来看吧!

讲解老师在为小记者们介绍每颗陨石背后的故事。

认真

超龄讲解员

围着 " 大咖 " 问不停

" 老师,为什么同一母体的陨石却有不同的颜色?"" 为啥其他的陨石都以地名命名,这几块陨石前缀都是 NWA?"…… 小小讲解员培训班,来了一个 " 超龄讲解员 ",在一群身着红色马甲的现代快报小记者中,一个忙碌的蓝衣身影特别突出,他叫张彦松。其他的小小讲解员都是中小学生,唯独张彦松是大学生。

在培训的时候,孩子们都特别认真,有的还掏出纸和笔认真记录着,张彦松就是其中一个,他在纸上记录了陨石讲解的要点。" 听说这次展览有讲解员的活动,我立马报了名,没想到成了年龄最大的一个。不过,跟小朋友们一起听课的感觉很奇妙,他们当中有不少才八九岁,但记笔记的能力超强,我只有多提问,才能维护住自己大哥哥的光环呀。" 张彦松说。

在大哥哥的带动下,现场的其他小小讲解员很快都进入了状态,他们被分配在不同的区域,认真地给观展者做着讲解。

紫金山天文台的首席科学家徐伟彪点赞说:" 现场的孩子都很棒,学到就能用起来。"

陨石展每个展位前都站满了人。

好奇

火焰山陨石

是炼丹炉的炉块?

在现场,两块长相酷似火焰的陨石被围得里三层外三层,成为最受欢迎的展品之一。这块陨石叫 " 火焰山 ",现场很多小朋友看到后都会好奇地问,火焰山陨石是不是孙悟空大闹天宫时,一脚踢翻的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碎片呢?

" 还真有这么一层关系。" 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部工作人员王科超笑着答道,《西游记》中,孙悟空踢翻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而炼丹炉的炉块坠落的地方,升起了腾腾的火焰,从而起名火焰山。一种说法就是,这些陨石既然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那么也可以将它们当成太上老君炼丹的炉块。因此这些在火焰山地区收集到的陨石又称火焰山陨石。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世界上陨石的富集地有南极洲、新疆等地,而这块火焰山陨石所在的火焰山地区则是新近发现的又一块陨石集中地,目前已经发现有 1000 多块了。

快报小记者在用显微镜观看陨石切片。

热门

排长队参观

" 好奇实验室 "

" 快点快点,显微镜那边该排不上队了!" 一位孩子拖扯着妈妈的手焦急地说道。

此次展览特别设置了 " 好奇实验室 ",观众可以通过显微镜看到陨石细微的结构,这受到了观众们的喜爱,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抱在手里的孩子,都要看一看显微镜下的陨石是什么样。下午 4 点 30 分左右,显微镜前观众自发排起长队。

" 好漂亮,原来陨石这么奇特,像蝴蝶,又像小鱼,还有一个个小圈圈。" 来自夫子庙小学四年级的宋相宇看了以后对妈妈说。

" 我们这里展示的是一个 30 微米厚度的球粒陨石薄片,光可以透射过去,在光学显微镜的辅助下,可以很明显地观察到陨石中的球粒的结构,而这个结构是在地球上的岩石中看不见的。" 现场专家介绍,通过这种方法就可以将球粒陨石和地球上的岩石区分开来。

巧合

珍贵古籍上

找到南丹陨石出处

展览上,南京图书馆国学研究所主任徐忆农也跟着小小讲解员们一起 " 蹭课 "。当紫台科学家介绍到古老的南丹陨石时,徐忆农出于 " 职业敏感性 ",立即想到回到办公室找古籍出处。

几小时后,徐忆农激动地说,找到古籍文献介绍南丹陨石的出处了。在清朝乾隆年间和道光年间的《庆远府志》中都有记载。在《庆远府志》记载:正德十一年夏五月,庆远府西北有星陨,长五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臾而灭。" 古籍上记载了当年南丹陨石的陨落情况。500 多年前的夏天,广西西北有星星陨落,轰轰响,蜿蜒像龙蛇,非常壮观。"

徐忆农还说,古籍文献和某一块陨石能够相互印证,重合的情况实在罕见了。而紫台的首席科学家徐伟彪也感到很惊喜," 没想到能在南京图书馆找到这么珍贵的文献,南丹陨石也是唯一与传世古籍记载互证的陨石实物了。" 随即,这两份古籍的影印资料被放进了展柜中。

(编辑 尹欣)

相关标签

快报 孩子 南京 科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