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雒呈瑞 记者 王瑞)利用怀孕、哺乳期间贩售毒品,毒贩支某近四年时间里先后生了三个孩子;因为沉迷网络和赌博,男子刘某某为偿还赌债结识毒贩,并以体内藏毒的方式帮对方运输毒品,以求牟取高额费用 ……6 月 26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检察院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16 年以来,南京市检察机关共批准逮捕毒品犯罪案件 951 件 1126 人,提起公诉毒品犯罪案件 1514 件 1675 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近年来南京市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增幅也较为明显。与此同时,犯罪手段多样也更加隐蔽。
【典型案例】
女子利用怀孕、哺乳期贩售毒品
2011 年 7 月至 2015 年 3 月间,女子支某自外省购进甲基苯丙胺(俗称冰毒)、氯胺酮(俗称 K 粉)、海洛因等毒品后,运输至南京后贩卖给多人,共计贩卖、运输甲基苯丙胺约 46167 克,海洛因约 357 克,氯胺酮约 3059 克,四氢大麻酚、大麻酚约 10.9 克。此外,支某被抓时非法持有甲基苯丙胺约 145 克、氯胺酮约 5.5 克。2017 年 2 月 20 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贩卖、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支某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以非法持有毒品罪判处被告人支某有期徒刑八年,罚金人民币四万元;决定执行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没收个人全部财产。同案另 10 名被告人分别被判处死刑、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十一年不等。
据悉,支某为了逃避刑罚制裁,在犯罪期间先后生育三名子女,利用国家法律保障基本人权、维护妇女合法权益的有关规定,借自己处于怀孕期、哺乳期而无法被羁押为保护伞,不断地实施毒品犯罪,造成了极为恶劣的社会影响。继支某之后,南京先后出现多名女性涉毒人员效仿支某 " 怀孕、哺乳 " 模式进行毒品犯罪的情况。本案的成功办理,在全市范围内有效打击了毒品犯罪分子的气焰,遏制了毒品肆意泛滥的势头。
男子为谋取暴利身体 " 背货 " 获刑
刘某某三十出头,原本在厦门市当装修工,有足够能力倚靠辛勤劳动赚钱养家,但却因沉迷于网络和赌博,为了偿还赌债和赚钱为父母过寿,萌生出卖肾、运毒来赚 " 快钱 " 的想法,并通过互联网与招揽人员运输毒品的毒贩建立联系。对方承诺," 背货 "(即运输毒品)一次可以获得 12000 元现金,刘某某遂在其安排下前往云南。2017 年 1 月 11 日晚,刘某某以体内藏毒的方式携带海洛因,从云南省景洪市乘坐 JD5282 次航班前往丽江市。次日 6 时许,刘某某又从丽江市乘坐 8L9653 次航班前往南京。当日 11 时许,飞机抵达南京后,被告人刘某某在禄口机场该航班机舱内被民警抓获并被带至医院检查。后刘某某在民警的监督下,从体内排出 61 小包黄白色胶囊状毒品疑似物。经鉴定,上述 61 小包物体共计净重 357.37 克,皆检出毒品海洛因成分。
南京市人民检察院于 2017 年 3 月 4 日受理本案,2017 年 4 月 26 日以被告人刘某某犯运输毒品罪向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公诉。2017 年 5 月 11 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以运输毒品罪判处被告人刘某某有期徒刑十五年。
【案件分析】
毒品犯罪案件增幅明显 犯罪手段多样且隐蔽
采访中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6 年以来提起公诉的毒品犯罪案件主要涉及 8 个罪名。其中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683 件 820 人;容留他人吸毒罪 674 件 690 人;非法持有毒品罪 152 件 160 人;走私制毒物品罪 2 件 2 人、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罪 1 件 1 人、强迫他人吸毒罪 1 件 1 人、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 1 件 1 人。
近年来,南京市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数量始终居高不下,增幅也较为明显。以 2015 年为例,全年共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1531 件 1676 人,分别占全年办案数的 21% 和 17%,同比分别上升 73.1% 和 65.2%。2016 年虽然办案数略有下降,但 2017 年 1 月到 5 月,全市共办理毒品犯罪案件 534 件 594 人,同比又上升 17.8% 和 16.4%。南京市检察院公诉一处处长颜畅通报时称,从全市办理的毒品犯罪案件分析,毒品犯罪案件呈现增幅明显、犯罪手段多样且隐蔽、毒品种类翻新且数量大等特点。
目前,毒品犯罪案件已经从传统的人体携带、交通工具运输、见面交易等 " 线下 " 方式向 " 线上 " 交易发展,主要通过微信、QQ 等方式使用行话、黑话进行联系,利用快递手段运输,借助支付宝、网银等支付手段实现人货分离、货款分离交易,逐渐形成网络联系、快递送达、即时转账的贩卖运输毒品模式。
除传统的毒品海洛因外," 冰毒 "(甲基苯丙胺)、" 摇头丸 "、"K 粉 "(氯胺酮)、" 麻古 "(含甲基苯丙胺成分)以及新精神活性物质(5F-AMB)等合成毒品也不断出现。南京市办理的案件中," 冰毒 "、"K 粉 "、" 麻古 " 案件占全部毒品案件的 90% 以上,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涉案毒品数量也越来越大的趋势,最近我市查处了多起 10 千克以上的毒品犯罪案件,最多的一次现场查获了 10 千克冰毒(甲基苯丙胺)、24 千克 K 粉。
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毒品犯罪分子多数有前科且呈年轻化趋势。毒品犯罪分子很多都有行政和刑事处罚经历,据统计,毒品犯罪分子近一半有刑事犯罪前科。近年抓获的毒品犯罪分子平均年龄在 34 岁左右,2015 年至今共有 11 名未成年人犯罪,年龄最小的还不满 16 周岁。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