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陈育中 记者 舒越)2018 年 1 月 5 日 -7 日,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集成与维护三个赛项在南京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开赛,全省 9 市 156 名师生同台竞技,角逐职教 " 高考 " 桂冠。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三个赛项均为团体项目,以 2-3 人为一组团体协作完成竞赛任务,设置中职学生组、五年制高职学生组、教师组三个组别,一、二、三等奖获奖数占参赛组别的 10%、20% 和 30%。
重新定义 " 管道工 ",懂水懂电还有专业技术
南京高职校承办的三项比赛都与百姓生活相关,有涉及智能住宅的,有涉及生活排水的,有涉及通信联络和高铁出行的。评委会有关专家表示,三项比赛主要考查参赛选手对电子技术、逻辑学相关原理、建筑工程规范以及新技术、新工艺,特别是竞赛全过程的功能实现、技术规范、职业素养和团队合作等要素成为竞赛评价的主要依据和方向。我国职业院校技能比赛除了在技术规范、工艺等方面与世界技能大赛充分接轨,还有着自身的特色,比如参赛选手本身既要精于技术技能,又要熟知规范原理,通过大赛培养 " 文武兼备 " 的中国 " 工匠 " 和技术大师。
记者走进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与调试赛场,发现该项目分为视频监控、防盗报警、访客对讲、门禁、巡更和照明 6 个子系统,限时考生 4 小时完成上述系统的安装、编程和调试工作。主要用于小区、商场、道路交通监控,居家安防(燃气、门磁),住宅小区对讲,地铁站、公司门禁,保安巡逻及智能楼宇照明等。" 这项比赛涉及多项电子技术、逻辑学相关原理、建筑工程规范以及新技术、新工艺,在现代智能建筑中应用非常广泛。照度控制是新增的比赛内容,通过力控软件,编制逻辑界面,实现照明灯光的亮暗程度、亮灭顺序、循环及开关时间等功能。" 楼宇智能化专家邱海霞教授介绍。
在建筑设备安装与调控项目赛场,正在比赛的教师组选手刘必胜老师告诉记者,赛时 3 个小时。这行比赛不仅要求选手懂水懂电,还要有自动化控制、给排水等专业知识,并非传统意义上的 " 管道工 "。比如这套自动灭火系统在高层建筑消防中普遍使用,一旦建筑里发生火灾,它就会以毫秒级的时间自动响应,自动喷水灭火。" 这套系统有很多传感器,比如压力传感器、流量传感器,两个选手不但要配合做好管道的配置、套丝等技术活,还要通过线路、PLC 控制技术把这套系统控制好,实现预期的功能。"
通信与控制系统(高铁)集成与维护是本次比赛最为 " 高大上 " 的项目。该项目为高铁运行与控制模拟系统,比赛历时 3.5 小时,既有软件环节,又有硬件环节。2017 年国赛一等奖指导教师王灿田介绍," 参赛选手要通过路由器、串口通信等技术进行组网,实现高铁运行功能。我认为这项比赛的技术难点在人机 EB8000、PLC、Android 等三种高级编程语言的应用、8 路轨道继电器电路板焊接与排故等方面。"
记者在比赛现场还看到,所有参赛选手穿戴安全帽、防静电服、绝缘胶鞋等专业设施,使用统一配置的技术工具,所有参赛选手除了技能操作还要经过理论测试,理论成绩由机器 " 评委 " 现场评分,竞赛的专业化、规范化、现代化、公正化程度较以往更为突出。
参加比赛的中职校学生可享受对口单招奖励政策
作为全省 35 所承办校之一,南京高职校有 120 名师生赴苏州、镇江、南通、盐城等市与全省大赛 " 高手 " 角逐,续写 " 夺魁神技 " 的 " 冠军梦 "。该校张荣胜校长表示,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近年来,该校师生在省级以上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上,获得 190 枚金牌、138 枚银牌、66 枚铜牌," 金牌总数、团体总分、获奖率 " 等多项指标位居全国首位。该校十多个 " 大师 " 级的技能团队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技术 " 工匠 "。他们或因大赛成为企业青睐的 " 香饽饽 ",或因大赛成为 " 发明达人 "" 创业先锋 ",或因大赛拿到步入高等学府的 " 门票 ",或因大赛成为驰骋 " 奥林匹克 " 赛场的 " 专家 "。大赛使他们走出了南京、走出了江苏,甚至走向国际,成为万人瞩目、镜头内外的 " 明星 ",他们既是大赛的受益者,更是技能时代的弄潮儿。
据悉,2018 年江苏省职业学校技能大赛设有 12 个类别 68 个竞赛项目。预计参赛人数将达 5200 余人。参加中职组比赛的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可享受普通高校对口单独招生相应的奖励政策,对获得部分赛项的教师组(含职工组)一等奖第一名的选手,可获得 " 江苏省五一创新能手 "、" 江苏省青年岗位能手 "、" 江苏省巾帼建功标兵 "" 江苏省技术能手 " 等荣誉称号。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