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余乐 文 / 摄)1 月 16 日上午,南京市秦淮区二届人大第二次会议开幕。秦淮区委书记、区长、南部新城开发建设管委会主任、党组书记(兼)林涛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今年秦淮区将构建城市发展新格局,全面拉开南部新城建设框架,并打造最干净城区,进一步打通区域交通堵点。此外,为发展全域旅游,将加快越城天地旅游集散中心、外秦淮河夜泊秦淮游客中心建设,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南部新城历史资源点将实现挂牌保护。
值得一提的是,城市发展方面,秦淮区今年的重点是南部新城建设。目前已完成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将全面拉开南部新城建设框架,继续扩大征收成果,完成绕城内外征收扫尾。加速核心区地下综合管廊和路网建设,初步形成 " 三横三纵 " 骨干路网体系。加快中芬合作交流中心、奥特佳地块土地出让,启动南部新城学校、公交场站以及社区服务中心等一批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加快实施秦淮河干流、响水河等环境综合整治项目。明城墙遗址公园二期环境整治工程等也是重点项目。加快太平南路两侧近现代建筑群保护与利用,启动三十四标地块保护修建,完成中农里地块征收,实施西白菜园地块改造。启动凤凰台、周处读书台、杏花村片区建设,开工建设科举博物馆二期,水街、钓鱼台等特色酒店对外营业。实施瞻园路、长乐路片区、门东东延以及白鹭洲公园环境综合整治,加快大油坊巷历史风貌区渐进式保护复兴,推动西街文化艺术街区建设。
为创成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秦淮区将加快越城天地旅游集散中心、外秦淮河夜泊秦淮游客中心建设,完善全域旅游标识系统,进一步推进智慧夫子庙建设,逐步实现 " 城区即景区,旅游即生活 "。加大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力度,实施李公祠、曾公祠、天山协会旧址等修缮工程,保护性开发大报恩寺遗址公园黄泥塘配套服务区,推进刘芝田故居、罗廊巷太平天国建筑壁画、常府街 30 号民国建筑等文物抢险加固工程。设计安装全区文物说明牌,改造提升郑和纪念馆展陈,打造愚园小型博物馆群。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高标准完成区非遗馆建设,南部新城历史资源点实现挂牌保护。
交通方面,将进一步打通区域交通堵点,推动长乐东路、运粮河北侧道路等 11 条城市道路新建和拓宽改造。实施瑞金路、建邺路等 5 条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完成游府西街、淮海路等 38 条背街小巷出新改造,提升沿线环境品质。实施中牌楼、石榴新村等 23 个城中村棚户区改造,加快南捕厅、门西等地块征收扫尾。完成银龙路等 5 个片区积淹水治理,建成洪武路过街天桥,方便居民出行。完善老旧小区管理考核激励机制,促进规范化、标准化,落实 60 个老旧小区物业管理,完成 42 个老旧小区整治出新。新建 5 个公共停车场。
还将打造最干净城区。全力推进城市管理精细化、专业化、市场化、智慧化,建立 " 天天都干净 " 的长效机制,全面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进一步完善 " 大城管 " 管理体制,执法力量全面向基层一线倾斜,深化 " 门前三包 ",推行 " 路长制 ",建设 " 最干净街道 "。进一步实施深度洁净,全面提升道路街巷、老旧小区、农贸市场等环卫保洁标准,全区道路机扫率达 90%,垃圾密闭转运率达 100%。推进公共机构垃圾分类,新建大件垃圾分拣中心,升级改造双桥门、鸣羊街、红土桥垃圾中转站。进一步深化 " 厕所革命 ",保持核心景区公厕高标准,加快二类公厕提档升级,实行统一管理,出新改造月牙湖公园等一批公厕。加大共享单车管理、停车管理、打非拆违力度,强化市政绿化设施养护,实现管理全覆盖、责任无盲区。
教育方面,将调整优化普通高中总体布局,推动东部地区特别是保障房片区学校建设,佳营南路片区五老村小学分校开办招生;紫杨佳园片区引入市属优质初中,加快夫子庙小学分校、梅花山庄幼儿园分园建设。继续推行 " 区管校用 ",基本实现优质教育资源全覆盖。扩大普惠性学前教育资源,提高公办园比例,规范民办园管理,创建 1 所市优质园、12 所市智慧校园。加快综合医改纵深推进,完善医院管理、药品供应制度。推动医疗卫生资源布局均衡,完成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异地新建,启动红十字医院新址规划建设。为 1 万名 60 岁以上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及免费体检服务。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群众体育,开展 " 环明城墙 " 全民健身大联动、" 大美秦淮 " 健身跑活动。建设远程查档系统,将查档服务窗口延伸至全区所有街道。
2018 年秦淮区民生实事目标
1、水环境治理。实施御阳街等 5 处积淹水点整治;实施二埠泵站等 5 个泵站建设;雨污分流建设围绕内秦淮河中段等 13 个流域,完成新建片区 513 个,片区 " 回头看 "23 个,新建污水管网 6.4 公里,存量管网清疏修复 7.04 公里;实施红花河等 10 条河道水质提升整治工程;实施明御河半边桥 - 尚书桥段、西玉带河以北河道蓝线环境整治。
2、宜居环境建设。实施 42 个老旧小区整治出新;60 个老旧小区落实物业管理;实施苜蓿园大街等 4 条道路两侧立面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实施太平南路复兴片区等 8 项背街小巷整治;新建南卫巷、罗廊巷以南绿地;实施朝天宫广场等 7 块绿地提档升级;实施武定门公园、白鹭洲公园、明城墙周边绿道建设;改造红土桥、双桥门垃圾中转站;出新改造月牙湖公园公厕。
3、住房保障改善。做好低收入家庭住房保障工作,住房保障率达 95% 以上;完成全区住房困难群体租赁补贴的发放及共有产权房、公租房的选房安置工作,准确率达 100%;大阳沟 30 号保障房主体结构施工,紫杨佳园保障房住宅交付,佳营南路保障房主体完工,观门口保障房地库施工。
4、居民出行便捷。完成建邺路等 5 条主次干道环境综合整治;实施刘家塘道路拓宽及桥梁建设;建成白下高新区、豆腐坊及一棉厂宿舍地块公共停车场;新增安装 20 台停车自助缴费机;实施秦淮区旅游标识系统建设。
5、养老便民帮扶。养老机构新增床位数完成市定目标;90 周岁以上老人实现政府购买上门服务;建成 3A 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 2 个;建成街道社区综合服务中心 2 个;城市和谐社区合格率 97%;完成远程查档系统建设;实施农副产品平价直销店规范化建设;开展集贸市场电子秤免费检定、免费维修 " 两免检 " 工作;精准帮扶不少于 500 名。
6、优质教育发展。完成 1 所市优质园创建工作;完成 12 所南京市智慧校园创建工作;实施 5 所幼儿园、小学教学楼抗震加固及环境维修改造工程;佳营南路片区五老村小学分校完成装修,实现开办。
7、医疗健康服务。异地新建 " 红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朝天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病区医联体联合病房建设;为 1 万名 60 岁以上的老人提供家庭医生签约及免费体检服务;为 1 万名适龄妇女开展 " 两癌 " 筛查服务;企业退休人员免费健康体检 77000 人;实施贫困残疾人辅具适配和家庭无障碍改造;实施残疾儿童基本康复项目免费服务。
8、文化体育惠民。新增 12 所校园对居民开放;全年全区组织开展各类群众文化活动 1300 场次;新建达到省定标准的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36 家;建设 " 转角 • 遇见 " 系列阅读空间 20 个点。对郑和纪念馆进行改造升级;精心承办第 32 届中国 • 秦淮灯会;建设科举博物馆二期;举办秦淮区首届全民健身运动会;完成 19 个全民健身工程(点)、10 个社会自建点更新改造;免费国民体质监测服务不少于 7500 人次;各社区累计打造不少于 1200 平方米体育健身广场,街道达标率 80%;免费向社区发放 1 万张体育中心健身劵。
9、公共安全保障。安装电子单元防盗门 2000 樘;安装视频监控摄像头 2000 个;海福巷、大明花园、双桥 3 家农贸市场提档升级;建设 14 家标准化快检室,区级快检中心全年完成食品快检 5000 批次,委托第三方检测机构全年完成食品监督抽检 3010 批次;开展餐饮业环保专项治理工作;老旧住宅小区电梯安全 " 预诊预警 ";万台特种设备年度事故率和死亡率 ≤0.3,持续推进年度电梯责任保险全覆盖工作,电梯、压力容器定检率 98.5% 以上;法律援助实现应援尽援,矛盾纠纷调解成功率达 96% 以上。
10、创业就业扶持。新增就业 24400 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率 100%,实名制登记的高校毕业生就业率 95%;鼓励和扶持大学生创业 740 人;培育自主创业者 2800 人,创业带动就业 19500 人;实现再就业 10000 人,援助困难人员就业 2350 人;开展职业、再就业培训 19000 人次;为 120 名残疾人提供技能培训,安置残疾人就业 100 名。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