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江荣 闫振壮 记者 王晓宇 )都说 " 笑一笑,十年少 ",然而笑也有风险。近日,连云港女子小刘就遇到了一件让她哭笑不得的事情。和朋友外出聚餐时,说到高兴处的她放声大笑,突然感觉腮帮子 " 咔哒 " 响了一声,后来张口也变得困难。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医生检查诊断后确诊其为 " 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 ",在进行手法复位和物理治疗后,小刘脱臼的下巴终于复位,可以活动了。医生介绍,因大笑、吃东西太用力而 " 掉下巴 " 是常有的事。
今年 23 岁的小刘,是一个刚刚毕业上班的女孩。3 个月前,她和朋友外出聚餐,因为很久没有放松了,和朋友们玩得特别嗨。讲到高兴处时,大家都放声哈哈大笑,小刘突然感觉腮帮子 " 咔哒 " 响了一声,当时也没太在意。
聚餐回家后,小刘发现这种 " 咔哒 " 的弹响日益加重,甚至吃饭的时候嘴稍张开就会出现弹响和疼痛。意识到不妙的她,赶紧到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该科主任苏清伦检查后发现小刘张口困难,右侧颞颌关节处有明显压痛,并可闻及弹响。" 你得了‘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简单地说就是你下巴笑掉了。" 苏清伦说。
据苏清伦介绍,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是口腔颌面部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关节区疼痛、运动时关节弹响、下颌运动障碍等,好发于青壮年,20 — 35 岁者患病率最高。该病在美国的发病率高到 75%,在我国为 28%-40%,并呈快速上升趋势,是仅次于龋病和牙周病的口腔常见疾病。
苏清伦告诉记者,致病原因与牙齿咬合错位有一定关系,20 岁左右青年开始长智齿,且往往会长偏,影响咬合关系,还有些青少年牙齿不齐,这些都容易造成颞下颌关节周围肌肉痉挛,从而导致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的发生。
关节负荷过重也是患病原因之一。" 很多患者有局部创伤史,如曾受外力撞击、突咬硬物、张口过大。如前述张嘴大笑,打呵欠等急性创伤,还有经常咀嚼硬食、趴着睡觉、常年托下巴以及单侧咀嚼习惯等都可能引起关节挫伤或劳损,咀嚼肌群功能失调。"
此外,还与精神紧张、焦虑有关,颞下颌关节紊乱也被口腔医生称为 " 压力病 "、" 情绪病 "。人们的生活节奏越快,精神也越紧张,这被认为是颞下颌关节紊乱病重要的诱因。
" 这种病多数属关节功能失调、预后良好,但极少数病例也可发生器质性改变,治疗周期比较长。" 苏清伦说。,在治疗上,一般都通过药物治疗、理疗等保守治疗。如有明显地张口受限,张闭口时关节区疼痛或关节弹响,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根据病情程度,提供相应的治疗方案。
" 病情初期,只是功能性的紊乱,但如果久拖不治,当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结构会发生一些破坏,如关节盘穿孔,关节表面形成骨刺、骨尖等,可能就需要手术治疗,所以,大家不要觉得这是个小病,一定要多予以重视。" 苏清伦说。
同时,苏清伦提醒,颞下颌关节紊乱综合征和平常不良的生活习惯关系非常大,如果不注意正确的咀嚼和用口习惯,就算一时治好了,也很容易复发。
因此,市民平时要特别注意,最好不要经常吃一些过硬、韧性过大、体积过大的食物,不要长期使用一侧牙齿咀嚼,以免造成单侧关节 " 过劳 ";咬东西或唱歌时,不要开口过大,用力过猛,中老年女性以及偏瘦的人群更要注意;纠正长时间低头工作、单侧托腮等不良习惯;注意劳逸结合,保持心情愉快,不要过分焦虑、烦躁等。
(编辑 魏如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