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瑜 / 文 施向辉 / 摄)江苏省人民医院门诊量巨大,医院门前经常被堵得水泄不通;搬到河西的南京市儿童医院虽然不堵了,但晚上 11 点多就没了公交车,市民晚上去看病也不方便 ……1 月 29 日,在江苏省政协十二届一次会议的联组会议上,政协委员 " 抢 " 话筒疾呼:" 看病难 " 不能难在路上。这场联组会议讨论热烈,除了医院交通设施配套不完善的问题,儿科医生陷入紧缺怪圈、儿科人才培养上也面临不少问题,委员们提出不少建议。省委常委、副省长杨岳表示,委员们用心用情地发言非常好,提出的建议也很有针对性,他希望相关部门认真整理,在今后的工作中作为参考。
儿科医生现场感叹,一场流感让儿医短缺更凸显
" 当一个年轻母亲抱着高烧 39 ℃的孩子来看病,等了三个小时的时候;当一个儿科医生一天看了 200 多个病人,可外面还有二三十个病人在等他的时候;当一个儿科医生拖着疲惫的身躯给病人看病,看得慢而被人一拳打来的时候;当一个儿科护士打针没打进,就被暴打的时候 ……" 政协委员、南京市儿童医院大外科行政主任沈卫民的发言中,用这几个 " 当 " 开头,一下子吸引了大家的注意,他说,这些都是儿科资源明显缺乏的写照。
△政协委员、南京市儿童医院大外科行政主任沈卫民
沈卫民介绍,前段时间的一场流感,给江苏各地儿科系统带来巨大挑战,让儿科医疗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凸显。" 儿科医生职业风险高,医患矛盾多,工作时间长,负荷重,我们的医生被调侃说‘金眼科、银外科、又脏又累妇产科、又打又闹小儿科’,真的是很形象。" 沈卫民说,儿科医生离职率高,造成了 " 短缺 - 工作强度大 - 招聘难 - 离职多 - 更短缺 " 的恶性循环。
他建议,要应对全面二孩政策放开带来的更多儿科患者,以及应对儿科医生短缺的情况,必须建立好儿科医生队伍。" 医科教育要全科化,学生毕业后,可以干内外妇儿科。" 他还建议开设专门的儿科学院。
如何解决短缺?高校回应:今年儿科专业扩大招生
而建设儿科学院、输送更多儿科人才,是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儿科医生短缺反映的是社会现象,但考验的是我们的办学方向。" 坐后排的省政协委员、南京医科大学党委书记王长青忍不住,主动站起身回应儿科人才的培养问题。
" 问题暴露出来,说明我们人才培养没能满足社会需求,但短期还很难解决,因为人才培养有很长周期。" 王长青说。为何造成这种现状?他说,长期对医疗卫生投入不足,造成现在不光儿科医生,很多科室医生都非常短缺,这是投入不足造成的 " 欠账 "。同时,他认为高等教育体系中,对儿科医生的评价过分关注项目等,与现实中患者对儿科医生的评价是错位的。" 很多优秀的医科大学毕业生,第一选择并不是儿科或者儿童医院,因为人才考虑待遇、发展等综合。" 他认为,除了现实因素的影响,高校对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也要加强。
要解决儿科医生短缺,王长青认为要既要扩大总量,又要优化存量。" 我们南医大今年开始扩大儿科专业招生,为社会为提供更多更优质的人才。"
△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俊
让病人方便去医院,解决 " 痛点 " 中的 " 痛点 "
在沈卫民看来,要加大对儿科硬件建设。" 江苏的南通、扬州、泰州等,还没有专业性儿童医院的可以增设。" 他说,现有儿童医院的建设,也要扩大用地规模。
沈卫民提到已经建成的河西儿童医院," 周围交通状况不容忽视,我调查发现,到了 23:15 以后,7 路公交车就停运,公共交通全部都没有了,急诊患儿怎么去就诊呢?没有私家车的只能打车。" 他说,这些交通配套等方面的细节,政府应该尽快解决。
谈到医院交通配套的问题时,江苏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赵俊也站起身来发言,他也有一肚子话说。" 省人民医院现在每天的门诊量在 1.7 万多,但是从广州路到虎踞路这一段的交通状况,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 赵俊说,很多病人都是特别焦急的,可路上经常堵得水泄不通。
赵俊说,这条路上的特殊人群特别多,不光有省人民医院,还有脑科医院、胸科医院、儿童医院,还有拉萨路小学、南大、南师大等。" 我们建议政府优先发展轨道交通,因为这里是痛点中的痛点。"
(编辑 张爱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