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1-30
2020年南京总人口将达910万,各区均有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 (记者 耿朴凡)今后几年南京人口将有哪些变化?怎样应对这些变化?1 月 30 日,南京市政府办公厅印发《南京市 " 十三五 " 人口发展规划》(简称 " 规划 "), 预计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总人口将增加 87 万人左右,到 2020 年末,全市总人口预计将达到 910 万人左右,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2.5 岁。应对 " 二孩 " 时代来临,2020 年每个区将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独立、标准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出生人数先升后降,2020 年末全市总人口 910 万人

规划中介绍,截至 2015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823.59 万人(本规划统计口径为常住人口,以下简称人口),比 2010 年末增加 22.83 万人。随着 " 全面二孩 " 政策的实施和育龄人群年龄结构的变化," 十三五 " 时期,全市出生人数将呈现出先升后降的态势,预计 " 十三五 " 期间年均人口自然增长率在 4.00 ‰左右。

此外,随着南京特大型城市地位确立,经济转型升级加速,城市竞争力增强,外来人口流入速度也将适度加快。预计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总人口将增加 87 万人左右,到 2020 年末全市总人口预计将达到 910 万人左右。同时,人均预期寿命达到 82.5 岁。

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平均年龄提高约 0.8 岁

未来几年,南京市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但比重会下降,劳动人口平均年龄也将变大。

据悉,2015 年末,全市人口中 15-59 岁劳动年龄人口为 603.53 万人,占总人口的 73.28%。预计 " 十三五 " 期末,15 — 59 岁劳动年龄人口将增加至 634.88 万人,但劳动年龄人口比重将下降至 69.97%,较 2015 年下降 3.31 个百分点。" 十三五 " 期间,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较快,但与此同时,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年龄将由 2015 年末的 36.28 岁,稳步提高至 2020 年末的 37.07 岁," 十三五 " 期间将提高 0.8 岁左右,劳动年龄人口内部结构趋于老化。

年均增加 5.82 万老年人,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2015 年末全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 136.88 万人,占总人口的比重达 16.62%。未来南京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将不断加深,预计 " 十三五 " 期末全市 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达到 165.99 万人,占总人口比例将上升到 18.29%。" 十三五 " 期间,60 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 29.11 万人,年均增加 5.82 万人。

老年人口数量增加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不仅将对医疗卫生、养老保障、养老服务等公共服务体系带来挑战,还将对劳动就业、养老储备、社会投资和消费等领域带来深刻影响。

为此,将推动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含中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有条件的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医养结合服务。鼓励社会力量参与老年护理机构建设。支持闲置床位较多的一、二级医院和专科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到 2020 年,各区至少有 1 所具备二级综合医疗资质老年疾病专科特色明显的医院;65 岁及以上老年人全部纳入健康管理;护理型床位比例不低于机构养老床位的 50%。

推进新型城镇化,全市人口城镇化率将达 85% 左右

南京人口城市化水平还将不断提高,城镇人口集聚能力显著提高,老城人口合理分散,新城新区职住平衡逐步显现。到 2020 年,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分别达到 79% 与 85% 左右。

根据规划,南京主城区要通过生产方式转变和产业结构升级,吸引高素质、技能型人口集聚,全面提高人口素质,合理引导区域内人口流动。浦口、六合、溧水、高淳等重点开发区域,要着力完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主城区综合服务功能,强化人口和产业发展联动,提升人口集聚力。

推进 " 租购同权 ",实施 " 人才居住证 " 制度

规划中提出," 十三五 " 期间,南京市要把创新驱动、人才强市列为首位战略。围绕创新名城建设,积极推进以 " 宁聚计划 " 为代表的人才吸引工作,加大外来人口引入速度,不断增强对外地人才的虹吸效应。到 2020 年,每万劳动力中高技能人才将达 880 人。

如何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一方面,南京将积极实施 " 租购同权 " 改革,扩大居住证持有人享受本地户籍人口享有的公共服务和社会福利待遇。另一方面,将实施 " 人才居住证 " 制度,为人才提供职称申报、医疗、落户、社会保险、居留和出入境、住房、子女就读、配偶就业等配套服务。同时,还将深化南京市户籍制度改革,吸引有能力在南京稳定就业和生活的人员进城落户。

" 二孩 " 时代,每区都将有一所妇幼健康服务机构

随着 " 单独二孩 " 与 " 全面二孩 " 政策的相继实施,出生人口短期内显著回升,预计 " 十三五 " 期间,全市年均出生人口在 9 万人左右。这也意味着,医疗卫生和基础教育供给将面临一定挑战。

规划表示,南京将以区为主体,科学测算新增幼儿园和小学人口数据,新改扩建一批幼儿园和中小学,形成与人口增长和人口流动相适应的教育资源供给。建立健全学前教育公共服务体系,新增学前教育资源以举办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惠民幼儿园为主,重点向新城新区、郊区、农村等地区倾斜。到 2020 年,在公办幼儿园和民办惠民幼儿园就读幼儿比例主城区不低于 85%,其他区域不低于 90%。

同时,重点加强产科、儿科和妇幼保健等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服务能力建设。到 2020 年,实现每个区有一所政府举办的独立、标准的妇幼健康服务机构。进一步加强南京市儿童医院(河西)建设,六合、溧水、高淳每个街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至少有 1 名全科医生提供规范的儿童基本医疗服务,满足儿童医疗卫生需求。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南京 养老 高淳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