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葛小林)2018 年春节我们将迎来戊戌狗年,常州还有 " 狗 " 地名吗?按理说,狗是与人类较为亲近的动物,跟狗有关的地名应该不难寻找,但出人意料的是,常武地区带 " 狗 " 的地名却是少之又少。现代快报记者从常州市姓氏与地名委员会了解到,在常武地区现在还能查到有关狗的地名只有狗爬桥、狗咬弄、捉狗墩和放狗墩四个啦!其中,狗爬桥的由来,还跟大名鼎鼎的苏东坡有关系!
难为苏东坡的 " 狗爬桥 "
在《武进古迹纵览》中记录了武进湟里塘里村北有一座 " 狗爬桥 "。在村民的带领下,记者找到了这座老桥。这是一座坡度很陡的石桥,南北跨向,桥身是黑砖,桥墩是整块的大石块雕砌而成。桥栏上还可见 " 东桥 " 等斑驳字样,墙面上已长满了野草,着实显得破落。
村民们都把它叫做 " 狗爬桥 ",说它的来历与苏东坡有关。常州市姓氏与地名委员会会长孙晓锋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苏东坡在常州定居后,听闻滆湖风光秀丽,便跟好友佛印和尚一起去游玩。在滆湖中泛舟,遇到了风浪,小舟被吹到了湖边一个小渎口,他们进渎系舟,上岸步行野游。后来听当地人说,附近有一座童兴禅寺,便一路小跑而去。途中有座桥又高又陡,他们爬到桥顶已是气喘吁吁。佛印和尚说:" 这桥真够我们爬的。" 苏东坡连连说:" 真够爬的。" 当地百姓遂把此桥称为 " 够爬桥 ",以后又音讹为 " 狗爬桥 ",流传了下来。
据孙晓峰介绍,后来陆路改道,此桥东移重建,改称为 " 东村大桥 ",但当地人仍称此为 " 狗爬桥 "。
" 狗咬弄 " 的狗狗还真很多
在《武进县地名录》中,记者又找了一个叫 " 狗咬弄 " 的地名。这是位于嘉泽潘庄桥,只有五六十户民村的的自然村。村民们多以庄、蔡、杨、周等姓氏居多。有些房子的大门口还挂着 " 狗咬弄 * 号 " 字样的户排号。
有村民告诉记者,现在的村子都是新建的,以前的老村都是老房子,有狭长的弄堂。村里家家户户都养狗,有一位秀才从村里经过,被狗追着跑,于是就有了 " 狗咬弄 " 的名字。
如今,这个村子多以苗木种植经营为主,村前村后都有不少苗木田地,家中养狗看林护院,记者前去采访时也险被狗追着跑。村民们笑着说,这些狗大多是草狗,也就是中华田园犬,很好养又聪明,见到生人来就叫个不停,是看家护院的 " 好手 "。
行将消失的 " 捉狗墩 " 和 " 送狗墩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常州雕庄有个 " 捉狗村 ",不过记者实地走访发现," 捉狗村 " 实乃 " 捉鸠村 "。当地朝阳村委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捉鸠村村外原先有个小土墩,确实是叫 " 捉狗墩 "。不过,因为紧挨着运河,随着运河的拓宽,捉狗墩也就消失了。
不过,在常州经开区的宋剑湖里,还留存着一个 " 送狗墩 "。现代快报记者从《武进宋剑湖》的记载中注意到," 送狗墩 " 是宋剑湖中的标志性小岛。" 宋剑湖联通京杭大运河,几千年来都是船舶运输的交通枢纽,船来船往,送狗墩正好在湖区两大水域的交界处,很多船民都以它为航标 ",孙晓峰告诉记者。" 以前,家里养的猫猫狗狗,不忍心随便扔掉,就送到这个小岛上,让它们自生自灭,久而久之,就成了送狗墩的由来 "。
记者注意到,随着历史和地貌演变,如今宋剑湖水域也都变小了。湖中的 " 送狗墩 " 上还有稀稀落落的几棵树,在寥落的冬季显得越发小了。
为什么 " 狗 " 地名这么少?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在常州,除了鼠、猪、猴三个生肖没有对应地名外,其余 9 个生肖都可以找到许多老地名。像牛塘镇、虎臣桥、虎渡桥、白兔墩、龙船浜、龙虎塘、蛇墩、马元巷、马杭桥、马公桥、羊家村、鸡笼山等,其中以 " 龙 " 和 " 马 " 数量最多,均不下百处,如大马园巷、马鞍墩、牛马槽等。孙晓锋表示,这些地名的产生主要是受到了农耕文明与吴、楚文化的影响。
照理说,狗是人类的朋友,为什么关于狗的地名这么少呢?孙晓峰告诉记者,与龙、马、羊这些生肖动物给人带来富贵吉祥的寓意不同,带狗的词语往往包含着贬义,因此直呼 " 狗 " 音也似乎有点不雅,致使我国带 " 狗 " 字的地名非常少见,全国县级以上行政区划中没有一个地名带有 " 狗 " 字,常武地区的关于 " 狗 " 的地名也就屈指可数了。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