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2-11
我在南博修文物:跟着“文物医生”给古籍“洗澡”,用镊子补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韩雨霁 胡玉梅)折痕,虫蛀,霉斑,灰尘 …… 一本来自清代的古籍静静平躺,百年间的岁月已经让它 " 伤痕累累 ",唯有通过 " 文物医生 " 的双手,才能让它 " 以旧换旧 ",焕发出原来的光彩。

百年前的古籍如何修复?修复过程中又有哪些不为人知的 " 神器 "?近日,现代快报记者跟着南京博物院冬令营的队伍一起走进了南京博物院,跟着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的 " 文物医生 " 一起体验了把在南博修复古籍的奇妙感觉。

用水给文物 " 洗澡 ",每个气泡都要 " 赶跑 "

一张早已破损、泛黄的古籍残件静静地躺在在湛蓝色的垫板上,从上至下慢慢读下去,文章体裁好像是小说一类,但由于中间破损严重,因此彻底断了篇,而这,就是正在等待问诊的清代古籍文物。" 纸方便携带,但是纸也非常脆弱。" 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员工徐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更何况百年过去了,再完好无缺的纸也会 " 生病 ",因此就需要后人的力量把它们修复出来,而这就是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中," 文物医生 " 的日常工作之一。

首先是诊断,就是看目标古籍都有哪些 " 病症 "。" 一般来说,霉斑、虫蛀、细菌、微生物、脚印、汗渍都是比较常见的问题。" 南京博物院社会服务部员工张毅说,像霉斑、虫蛀现在通过高科技脱酸处理就能处理干净了,而污渍、脚印等问题则需要用热水冲泡。纸也能用水洗?张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跟现在的机械纸不一样,以前的手工纸是由淀粉粘合纤维制成的,就像丝缠绕在一起一样,因此不容易溶掉,也正因此,可以事后修补。

" 这张古籍事先进行了脱酸处理,接下来就需要采用湿修法进行修复。" 徐畅说,第一步就是给它 " 洗澡 "。将沾满清水的毛笔慢慢划过背面朝上的古籍,顺着一个方向把纸的折痕擀平,既不能求快,否则容易扯坏纸张,手下也不能过分犹豫,不然就容易起气泡,直到整张纸都被润湿平整," 洗澡 " 也就完成了,而这个时候再看洗刷毛笔的清水,已经由清变黄了。

用镊子补洞,连纸张的纹路都要对齐

古籍 " 洗完了澡 ",接下来就是补洞。在这一阶段,需要先准备好一份特别定制的、与对应古籍同等材质的修复用纸,预估出补洞需要的尺寸,并用手撕下相应大小的修补用纸,接着在破损边缘涂上一层淀粉浆糊,粘上撕好的修补用纸就可以了。

" 这些过程讲起来简单,但是做起来很麻烦,需要足够的耐心跟细心。" 徐畅告诉现代快报记者,比如取用修复用纸之前就要先注意它与原件纸张的纹路是不是一致,调整完成后再进行手撕。为什么不用剪刀?因为剪出来的纸张边缘就会显得不自然,而当好不容易撕出了差不多大小的修补用纸,还要注意拼接时原件与修补用纸的重叠范围。" 重合处的宽度不能超过 2 毫米。" 徐畅补充道,因此即使破损处已经粘贴完毕,也需要继续用镊子进行二次加工。

细眯着眼睛,手拿着镊子慢慢夹去多余的重合部分,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手心里也渗出了汗 …… 现代快报记者也进行了体验,由于长时间用镊子进行操作,补到关键处手还会不自觉的发抖,等到小拇指盖大小的破损修补完毕,一个小时已经过去了,而这对于专业的 " 文物医生 " 来说,还都只是家常便饭。" 现在文保所里就有一个工作人员,每天的工作就是修复一份长四尺的清代殿试卷。" 徐畅说,有一次那位工作人员还开玩笑说,等到这张卷子修完,自己也该退休了,虽说是夸张了,但就那件文物的工作量和修复难度来说,至少要修上几年才能完成。

书画装裱有讲究,这些 " 神器 " 你都认得吗?

不过,对于古籍书画来说," 修旧如旧 " 也只是它得以保护传承的第一步,如何将它重新装裱,并得以留存也是 " 文物医生 " 们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就有这么一块区域是专门为书画装裱所准备的,跟机器装裱相比,这里的专家们更推崇传统书画的装裱方法,就是用浆水手工装裱,这样装裱出来的书画对原画的伤害更小,而且日后想要再把托纸揭开,只要用热水就能把粘合用的浆糊泡软,从而再次进行修复和装裱。

那么,传统书画装裱到底该怎么做?南京博物院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所中的工作人员白玉介绍,首先方裁画心,正面向下平铺在装裱台上,然后将羊毛排笔刷上浆水,并用棕刷将对应的纸托刷在画心背面再反复刷实,接着在托纸四周图上厚浆,接起来上墙晾干、裁剪、装框就可以了。也许有人会说,听起来也并不是很复杂?但要想把每一个细节都做到位,需要极度细心才能完成。

" 就以用羊毛排刷刷浆水为例,刷完后还有个细节,就是检查纸张上有没有排笔遗留下的羊毛等杂物。" 白玉说,乍一看可能不会注意,但是一旦画心跟纸托合并,就是个梗,非常难看,所以一定要仔细检查,有的话就用针锥把它挑掉。" 而这个针锥也有讲究,得用适合挑杂物的长针锥,而不是扎眼更适合的短针锥。" 白玉说,像这样的专业工具还有很多,再比如自制的木质裁刀,相比于普通裁刀就更 " 温柔 ",不容易伤害纸张,而装裱台上的红色垫板,则是尽最大程度让修复人员在进行操作时看的更清晰。" 这些工具很多都是我们自己做的,因为只有自己知道,如何让改造用起来才得心应手,从而把每一个细节都落实到位。"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医生 南京 白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