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2-27
捷豹“气囊自爆”第42天,仍未公布原因为哪般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实习生 潘鑫 记者 张雷)距离捷豹 F-pace 高速气囊自爆已过去了 42 天,现代快报对此进行了持续关注,而南京车主张志在与捷豹厂商进行了数次 " 交锋 " 后,终于在 2 月 14 日,以 4S 店为其更换掉整套气囊系统、又赶上春节而暂告一段落。不过,让张志气愤的是,至今他还不知道气囊自爆发生的具体原因。另值得关注的是,捷豹发生气囊自爆事件后,捷豹路虎中国并未采取停售、警示或检测捷豹 F-pace 气囊服务等措施,这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九条规定不符。

△漫画 俞晓翔

事件回顾

1 月 16 日,南京市民张志与他的司机驱车赶往马鞍山,在宁马高速上以 80 多码的速度行驶过程中,车子右侧车门内上方的安全气囊突然爆开,坐在副驾驶位置的张志正好被前门气囊盯到脸部,同时腰部的气囊以及右后门气囊也都打开了。更令他心惊的是,随后车子紧急制动,万幸的是后面没有车跟随,不然后果不堪设想。

1 月 17 日上午,这辆捷豹 F-pace 被南京中捷 4S 店救援车拖回,并组织全面检查。事后 4S 店方承认该车是在无任何撞击情况下发生的气囊自爆。后来,捷豹路虎中国也给现代快报记者回复时,也对此进行了确认。

然而,在事后的维权过程中,张志遇到了很多烦心事:一是解决方案始终不能达成一致,二是事故原因得不到明确回复。后来,张志无奈之下同意 4S 店为其更换整套气囊系统,但提出捷豹厂商要及时对气囊自爆发生的具体原因予以告知。不过,自 1 月 17 日数据传到捷豹英国总部至今,张志仍然没有收到相关答复。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孙玉春 摄

厂家没有回复实质内容

根据张志的反映,现代快报记者日前联系到江苏中捷 4S 店。该店高经理称,目前他们还没有收到来自厂家的检测结论,而具体何时出来他也不知道。随后,记者再次通过电邮采访捷豹路虎中国及其代理公司灵思云途营销顾问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灵思云途):

1、在消费者同意厂商为其更换整套气囊系统后,厂商是否已拿到气囊芯片?如已拿到,是否再次进行了检测,根源在哪里?将何时可以公布气囊自爆发生的具体原因?

2、此事距今已有 40 余天,为何还未向消费者和公众公布具体原因?

3、日前,由于存在燃油泄漏隐患,捷豹路虎中国予以召回 2016 年 11 月 8 日至 2017 年 12 月 8 日生产的部分 2018 年款进口捷豹 F-PACE,共计 8011 辆。按照《家用汽车产品修理、更换、退货责任规定》,存在燃油泄漏隐患与安全气囊自爆以及此后紧急制动,应同属于严重安全性能故障,为何存在燃油泄漏隐患的车辆召回,而该问题车不召回?

2 月 27 日中午,记者收到由灵思云途转来的捷豹路虎中国的回复邮件。捷豹路虎中国称,经技术人员判断,张志车辆副驾驶座一侧的侧气囊及安全带均有非预期触发,因此判断此问题不属于安全气囊 " 自爆 ",属辅助约束系统根据指令触发工作。为确认原因,拆解下来的触发工作的气囊相关部件会快递发往英国,但由于春节假期快递停运,待快递恢复后,捷豹路虎技术人员会在 2 月 26 日将拆解下来的触发工作的气囊相关部件快递发往英国总部,请总部同事进行数据读取并分析原因,具体检测结果还需耐心等待。

" 更换这套系统总共费用十万元左右,如果没有问题怎么可能给我免费换?" 看得出来,张志很想知道原因何在,且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他有知情权。" 想把这个车卖掉,不敢开了。" 张志就认一个理," 花这么大的代价给我修了,一定有问题。"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孙玉春 摄

未采取停售、警示或检测气囊服务等措施

记者翻阅《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发现,第十九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尽管捷豹 F-pace" 气囊自爆 " 是个案,但据记者了解,目前已有买了或计划购买与张志同款车型的部分车主,已对发生 " 气囊自爆 " 表示除了惊讶的态度,并对捷豹 F-pace 的安全性能产生了疑虑。截至发稿,记者调查发现,捷豹厂商并未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孙玉春 摄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可向相关部门举报

对此,记者咨询了多位律师,他们均表示,消费者对事故发生原因肯定是有知情权的,即便汽车生产商和经营者暂时不能明确地告知消费者,也有义务给出一个调查期限。并且,还要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七条规定,听取消费者对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意见,接受消费者的监督。

南京高朋律师事务所律师陈明认为,开车本身就是一个存在危险的行为,那么车子又发生 " 气囊自爆并紧急制动 " 事故,这就成了存在很大安全隐患的问题了。陈律师建议,如果厂商在这个知情权问题上悬而未决的话,可向市场监督管理、质量监督管理等部门举报。对此,现代快报将继续关注。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捷豹 捷豹路虎 南京 捷豹f-pace 4s店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