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 (记者 耿朴凡)惊蛰刚过,万物复苏。在烂漫的春花间,你有没有遇到过翩翩起舞的中华虎凤蝶?作为我国特有的蝴蝶种类、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昆虫专家眼中的 " 国宝 ",它们的种群、生存环境现状如何?
3 月 8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市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获悉,"2018 年南京中华虎凤蝶同步调查 " 将于 3 月 10 日在南京地区开展。这不仅是全国首次针对南京地区的中华虎凤蝶种群受胁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同步调查,还将首次采用多地点直播方式,对调查过程进行跟踪记录。
近 120 颗卵,能变为成虫的仅有个位数
黄色衬底的前翅,间有如虎斑的粗黑条纹,外缘黑带内还缀着黄、红斑纹 …… 对于南京人来说,高 " 颜值 " 的中华虎凤蝶并不陌生。紫金山、老山、、牛首山等,都曾发现过它们栖息的身影。
走在山间,如果你在杜衡叶子发现十来粒小小的、密集的浅绿色 " 珍珠 ",那么恭喜你,它们很可能是中华虎凤蝶的卵。此次同步调查发起人、南京中华虎凤蝶自然博物馆馆长张松奎介绍,每年 3 月中下旬,是中华虎凤蝶的产卵高峰期。一般产卵约 120 粒,一次约 10-20 粒,卵期约 21 天。
新出生的幼虫会自动排队," 抱团 " 生长,以杜衡为食。不过,中华虎凤蝶一年一代,短暂的幼虫期后,便是长长的蛹期。" 成蛹高峰期在 5 月中旬,蛹期一般有 300 天。" 而一生中最美的成虫时期,仅有短暂的 25 天左右。" 在生长过程中,还有很多天敌。120 粒虫卵,经过卵、幼虫、蛹,最终变为成虫,可能也只有 6 只。"
上世纪 80 年代,在市区就能邂逅中华虎凤蝶
近年来,南京城市化速度加快,中华虎凤蝶的生存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数量日益减少。张松奎估算,目前南京市每年种群数量,估计在万只以上。而以前,在市区就能邂逅一只中华虎凤蝶。
△中华虎凤蝶栖息地
" 上世纪 80 年代的 3 月初,我在鸡鸣寺附近,就看到过一只中华虎凤蝶。" 张松奎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表示,只要栖息地不被破坏,中华虎凤蝶发生地数量和最早记录几乎一样。但由于城市发展需要,市区的一些低山丘陵,如九华山等,已经很难有中华虎凤蝶栖息了。
在张松奎看来,一方面是山林过度开发,破坏了中华虎凤蝶的栖息地;另一方面,如果灌木丛长年没有人工的适当干预、砍伐,底下的杜衡等绿植也会退化乃至消失,使得其急剧减少。" 还有一些爱心人士,会采卵带回家中孵化。放回自然环境时,它们已经不能适应了,反而造成自然中的虫卵变少。"
3 月 10 日开展同步调查,未来还将持续进行
" 我们将在 3 月 10 日的 9 点到 11 点,在南京地区开展同步调查。" 张松奎介绍。据悉,中华虎凤蝶每年大约在三月中上旬惊蛰节气前后羽化,也被称为 " 惊蛰蝶 ",南京是长江中下游地区观赏中华虎凤蝶的最佳观测地点之一。因此,选择 3 月成虫发生高峰期进行同步调查,对一年一代的中华虎凤蝶尤为合适。
活动将针对中华虎凤蝶栖息地、种群数量、生态地貌等进行调查记录,系全国首次针对南京地区的中华虎凤蝶种群受胁状况进行的一次大规模同步调查。观测点包括老山、紫金山、牛首山、幕府山、汤山等数十座低山及丘陵,范围几乎涵盖南京全市,以曾经发现过中华虎凤蝶的栖息地为重点调查路线。
调查将作为 " 南京生物多样性调查活动 " 的一部分,持续进行下去,每年会以不同主题、不同形式,协调江苏省境内、长江中下游各省的有关大学、科研院所、环保单位和民间蝴蝶社团,开展中华虎凤蝶的同步调查。
首次通过直播形式跟踪调查,还有互动答疑
想参与这次调查?想看看栖息在山中的中华虎凤蝶?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此次调查将首次采用多地点直播方式,对调查过程进行跟踪记录。其中,南京中华凤蝶自然博物馆便是室内直播点之一。
△张松奎
" 到时候,我们会邀请有蝴蝶观测兴趣的亲子家庭,在馆内参观学习,聆听知识讲座。" 张松奎说,希望能让尽可能多的市民、学生参与和观看调查全过程,了解南京的中华虎凤蝶生物种群及生态现况。另一路由专家组成的老山组野外调查队伍,也将同步视频直播调查实况。在登山观测的同时,介绍沿途自然景象和意外发现。网友还能通过互动答疑方式,向专家提问。
本次同步调查最终将根据形成南京地区现有中华虎凤蝶栖息地图,掌握其在南京的种群受胁情况和栖息地状况,为农林、环保部门提供真实可靠的保护动物种群受胁状况调研报告,以便将来更有针对性的开展保护行动。(张松奎供图)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