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舒越)3 月 6 日,南京大学宣布成立人工智能学院,引发各界关注。3 月 9 日,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该校当天新开设了一门 " 人工智能 " 选修课,30 名初一学生正饶有兴趣地学习着编程。这一举措意味着 " 人工智能 " 教育将逐步向青少年普及。
虚拟超市、" 刷脸 " 进图书馆 ……
走进 AI 世界,从编程学起
据了解," 人工智能进课堂 " 系列课程是在南京市鼓楼区教育局、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中国科学院智能信息处理重点实验室的联合指导下,由中科视拓和南师附中树人学校合作推出的中小学选修课。
△开课仪式
" 人工智能进课堂 " 课程监制刘昕博士告诉记者,这节选修课每周一次,每个课时 70 分钟,总共 10 个课时,课程主要包含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是理论知识,对学生们进行启蒙教育,让他们了解人工智能、机器学习是什么,有什么实际应用; 另一部分是包含目标检测和人脸识别这两个 AI 热门技术的实践环节,比如在虚拟的超市中,让学生通过 AI 技术的基础知识进行编程,即可检测出包括水果等等各种物体;还可以设计出 " 刷脸 " 门禁系统,方便图书馆管理。
△学生们在认真听讲
对于初中生来说,编程会不会太难了?对此,刘昕解释," 经过细致考虑,我们专门开发了 SeeTaaS 云平台。" 学生不用掌握任何编程语言,在图形化的界面中,用点击拖拽的便捷操作方式,便可基于深度学习技术,进行 AI 模型的设计生产。在各种实践项目中,学生自然而然地接受到了启蒙教育,同时激发对 AI 的兴趣。" 基本上在一学期内,学生就可以熟练掌握两套 AI 模型设计。" 刘昕说。
仅限 30 个名额,不到 2 小时被 " 抢 " 完
南京市鼓楼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董伟山表示,近年来,人工智能一直是热门主题。国务院于 2017 年 7 月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提到," 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 "。南京市于 2017 年 12 月底发布了《市政府关于加快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从战略、组织、政策、知识产权、宣传等多个方面,确保人工智能战略目标全面实施、落地。
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告诉记者," 人工智能 " 课程在选课平台上开放 30 个名额,不到 2 小时便被学生 " 一抢而空 ",很多没报上的孩子都觉得非常可惜。" 考虑到年龄、学业压力等等因素,这学期的人工智能课程暂时只对初一学生开放,如果效果不错,我们会逐步向高年级孩子开放。"
△南师附中树人学校校长孙小红
董伟山透露,树人学校是南京首个试点学校。" 未来我们将组织鼓楼区更多教师参与人工智能教学的培训,紧跟时代,将这门课程普及到更多中小学课堂。"
(编辑 郭子煜)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