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3-15
想欣赏徐州“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美吗?这里你一定会喜欢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白雁 刘伟娟 / 文 马晶晶 / 摄)未来 10 天,不用去徐州,在南京就能欣赏到徐州 " 一城青山半城湖 " 的美啦!3 月 15 日上午,袁志山《大美徐州》暨系列山水作品展在江苏省美术馆开幕。现代快报记者获悉,此次画展是由江苏省文化厅与徐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江苏美术馆、徐州文广新局承办。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徐州市副市长李燕等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画展共展出袁志山先生近年创作的作品及写生稿 130 幅,其中《大美徐州》系列作品近 60 幅。

画展开幕式上,袁志山还向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和徐州市人民政府捐赠作品,受赠单位分别向袁志山颁布捐赠证书。据了解,此次展览从 3 月 15 日持续至 3 月 25 日。

艺术再现 " 一城青山半城湖 "

此次展出的《大美徐州》系列作品近 60 幅,通过在徐州筛选出足以代表这座城市的名胜古迹来进行创作,展现了故黄河、戏马台、云龙山、云龙湖的现状,让观者感受到现代城市所具有的当代气息。

袁志山的《大美徐州》系列作品不仅是记录了徐州这座古城的历史发展印记,更是歌颂了徐州人的奋斗精神。在传统中国画的艺术创作中,关于如何用水墨表现 " 都市 " 这一题材,是目前中国画界的一道难题。这不仅需要对基本绘画技术的灵活掌握,更需艺术家的真实情感、品味、文化素养以及对艺术表达方式的独到见解。袁志山以传统的国画形式为基础来创作的 " 大美徐州 " 水墨写意作品,通过传统国画独特的笔墨语言,来歌颂徐州这座古老文明的城市,特别是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徐州翻天覆地的变化。让 " 一城青山半城湖 " 的大美徐州,通过艺术创作出现在人们的面前。

据介绍,2017 年袁志山《大美徐州》系列作品的创作,被列入省政府的文化基金资助项目。2017 年 12 月 15 日,江苏省文化厅厅长徐耀新等领导到徐州考察调研,对 " 大美徐州 " 系列作品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袁先生的这批作品,以徐州新时代的新变化、新面貌为表现对象,艺术再现了徐州 " 一城青山半城湖 " 的现代风貌,紧扣时代发展脉搏,讴歌时代主旋律,笔墨精到,立意高远,是一批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优秀作品。体现和实践了习总书记关于文艺作品要讴歌人民,表现人民和为了人民的精神要求。一个著名画家,为表现一个城市,而创作出如此壮观和大量的精品力作,在历史上及当今画坛都是难能可贵的创举。

激情创作,一年多时间绘就 50 幅

袁志山在接受现代快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大美徐州》系列作品的诞生,缘于他多年来对这座古老历史文化名城的深爱。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为响应祖国召唤,袁志山放下所热爱的音乐与绘画专业,离开了艺术校园,走进了驻守在徐州的解放军某部绿色军营。初见徐州," 我以一颗年轻而激动的心,打量徐州这座古城的深邃与深沉,沧桑与厚重,深深被这座雄性之城所震撼!"

袁志山说,徐州这方深沉的土地,曾经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驻足," 白居易在这里写下‘滿床明月满帘霜’的孤独,苏东坡在这里写下‘一色杏花三十里’的烂漫,萨都剌在这里写下了古徐州的形胜与沧凉。"

循着他们的脚步,五十多年后,袁志山再次来到徐州。几乎同时,我国著名作曲家谷建芬也来了徐州。谷建芬此行,以一首激昂的曲谱与八百年前的萨都剌 " 合作 ",谱就了深沉、大气、恢弘的诗歌:" 一饮尽千盅 ",而袁志山则决定,用手中的画笔,为徐州绘出千百年最美的姿态!

遍览暌违已久的徐州,袁志山陶醉于它从内到外美:天更蓝了,山更绿了,水更清了,林更秀了,花更艳了,路更宽了,楼更高了 ......,更重要的是,人更美了。此后,他在徐州设立了自己的水墨研究工作室,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长住徐州,泼墨书写。

徐州这座日新月异的城市,赋予艺术家以激情。他意气风发的挥毫泼墨,疯狂而准确的点画,在一年时间里创作出了 50 多幅作品,于是就有了《大美徐州》系列。

近 6 米长画作《大美徐州》成亮点

多年来,袁志山在水墨的探索中,经过千万次的试验,储备了许多得心应手的技能与经验。" 大胆落笔,细心收拾 " 正是是他所提倡的中国画写意精神。

袁志山说:" 中国画是水墨的哲学,笔墨之间有一种看不见的因素在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这便是‘气’。气韵生动,气包洪荒,气所决定的是艺术生命要素。要用生命情感去体验人生,感情像燃烧的火焰一样去作画,激情驱动,笔的力度应该是洪钟大吕,金声玉振,尤其是山水画作品中展现出中国壮美山河的磅礴大气之势,拙朴浑厚之美,神秘朦胧之感。"

艺术家的艺术追求,在他的作品中有充分的体现。展览现场,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幅巨幅现代水墨作品,这幅宽 570 厘米,高达 192 厘米的巨作,正是袁志山的《大美徐州》。观众驻足在丈六巨作《大美徐州》作品前静静欣赏,久久长留。

特地从徐州赶来的张先生在参观完展览后说他在《大美徐州》作品里中找到了许多熟悉的地标,更令他感动的是,艺术家用高超的绘画语言进行了淋漓酣畅的表达,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来自南京本地的祁女士则表示,她非常喜欢《大美徐州》暨系列山水作品展," 徐州的山青水秀人美,都在画里了。艺术家用传统的水墨,讲述了现代徐州的故事。"

嘉宾点评

省国画院原院长点赞袁志山作品 " 有种 "

开幕式上,多位嘉宾、专家对袁志山画作进行点评。江苏省文化厅原副厅长、江苏省国画院原院长赵绪成用 " 有种 " 两个字,慷慨激昂地评价袁志山本人及其作品,赢得观众一片掌声。

赵绪成说,袁志山最显著的特点就是 " 有种 ",这是自己对袁志山的第一印象,也是终生印象。他称,袁志山做人、作画、做事都 " 有种 "。赵绪成说,徐州堪比杭州、苏州,云龙湖堪比西湖、太湖。袁志山将徐州的美呈现在一幅幅作品上,有种。赵绪成回忆道,有一次在参观袁志山的画展,他就题词 " 有种 " 这两个字,至今被袁志山保存着。在做事方面如何 " 有种 "?赵绪成说,袁志山在南京博物院工作,没到退休年龄就主动退休,奔赴上海等地画画,最终 " 混到 " 徐州,还举办《大美徐州》作品展,很是有种。

同样,对于袁志山及其作品,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原中国艺术研究院美术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委员、理论研究室主任,文化部高级职称评委陈醉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他称,袁志山是重感情、重情义、重生活的人,在徐州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在徐州工作,还不断地通过作品来表现徐州的绿水青山。" 袁志山不光画徐州,画江苏,他还画安徽,画西藏等祖国的大好河山。说明他对生活重视,充满热爱和感激,他将对故乡的爱都迸发在了画作上。" 在陈醉看来,袁志山还是一位很勤奋的画家,不然不会创作出这么多参展作品。

此外,未能莅临开幕式现场的原人民美术出版社总编辑、国务院参事、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程大利和国内著名画家石虎专门向袁志山发来贺信,并由主持人宣读。

链接:袁志山个人简介

1943 年 12 月出生在江苏泰兴。自幼在南京读书成長。1962 年放下所热爱的音乐、美术专业,离开艺术校园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行进在济南军区第 68 军的队伍中。退役后,自 1972 年起在南京博物院从事书画(院藏绘画)硏究,现代绘画艺术交流,中国画创作。至今,己先后在江苏美术馆、 中国美术馆、上海、广州、安徽、福建等美术舘以及台湾、 香港、美国、欧洲等地举办过 14 次个人大型画展。由江苏美术出版社,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人民日报社,台湾雄师出版社,香港繁荣出版社等出版发行多部画册。职业画家。

(编辑 高淼)

相关标签

徐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