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3-22
嫌天气预报不准?“智慧气象”可秒测天气变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林雯 记者 舒越)提到天气预报,大家并不陌生,但你知道晴天、雨天甚至暴雨、雷暴等强天气到底是如何预报的吗?准确度又有多少?3 月 22 日,世界气象日的前一天,现代快报记者来到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揭开 " 天气预报 " 的神秘面纱。

△行业用户服务平台

智慧气象,大大提高预报准确率

据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团队带头人苗春生教授介绍,气象是一个典型需要运用大数据的行业,每日由气象观测设备探测得到的数据信息,经过筛选、分析、数值模式运算、融合等一系列复杂的处理,得到气象业务上所需的各类数据。

苗春生表示,现在公众对天气预报的需求已经不限于是否下雨、温度如何升降了,大家渴望更精细、更准确、更长时效的预报。" 近年来,通过应用云计算互联网、移动互联大数据及人工智能等技术,气象科学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包括气象业务、服务、管理全过程都充满智慧,尤其在气象服务上,可实现预报精确、及时、便捷。" 他解释,研究院成立的目的就是利用这些新技术来服务气象、服务百姓、服务各行各业,甚至起到减灾作用,提高公共服务能力。

" 我从事气象预报员有 20 几年,对气象行业的变化很有感触。" 团队核心成员、强天气预报专家邵玲玲研究员告诉记者,多年前,气象预报员遇到诸如疑似雷暴这样强天气因子时,都是一群人围在一起讨论、判断,一般要 30 分钟后才能基本准确辨别,经常会空报、漏报,准确率并不高。现在,研究院运用机器学习技术把海量气象数据输入计算机进行自主学习,自主判断,实时识别各区域内的不同类型强天气,不仅保证了时效性,使得空间分辨率可精细到公里级别,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准确率。

未来还将服务高铁、电力领域

据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信大气象科学技术研究院是签约南京市 " 两落地、一融合 " 项目的新型研发机构,是专门从事气象科技研发和气象信息的高科技企业,成立以来通过引进和吸收国内外新技术,自主创新开发了一系列气象新技术和新产品,为中国气象业务现代化和气象服务市场化提供了技术支撑与需求服务。

近几年,核心团队承担了国家科技支撑、国家 "6X2" 工程、国家 "908" 专项等现代气象业务软件系统建设项目;研发了 " 海洋大气资料实时 / 延时接收处理系统 "、" 高温热浪预报预警系统 "、" 强对流天气监测预警系统 " 等具有国内领先水平的气象专业软件系统。

苗春生透露,研究院当前气象产业服务已在多个省市开展,涉及民航、新能源等多个行业,未来还有望在高铁、自动驾驶等领域提供相应技术支持。

" 举个例子,高铁长沙到昆明段有一段 260 公里左右的山区,沿线共有 63 个自动观测站实时监测风速。一旦风速超过一定的数值,高铁运行速度就需下降。" 苗春生介绍,中国铁路总公司找到他们团队,希望能够实现每隔 10 秒、间隔数公里报一次风向风速。苗春生说,这项靠传统的人工预报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最终靠 " 人工智能 " 技术可以将其攻克。

(编辑 刘魏)

相关标签

天气预报 高铁 大数据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