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4-05
清明节,让我们一起文明祭扫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钟晓敏 郝多 刘静妍)又是一年清明时。为了让文明、健康、生态、和谐的清明祭祀新风深入人心,清明节里,现代快报社区行联合南京市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宝塔桥街道恒盛嘉园社区,五老村街道树德里社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社区,举办了社区清明公祭活动。献上一束鲜花、写一段寄语、追忆一段家风家训 …… 数百位居民移风易俗,用文明的方式缅怀先人、寄托哀思,让爱和温暖延续。

社区居民和外国留学生交流祭扫文化

清明节前,湖南路街道青岛路社区邀请了一些外国留学生,和社区的居民一起文明祭扫,并且分享,交流祭扫的风俗。

一位来自德国的留学生柔伊介绍,每到家人的祭日时,她会和父母,兄弟姐妹带一些鲜花,水果,在墓地上铺上毯子,然后先进行一个简单的祷告,并且汇报一下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之后,就会拿出野炊的工具,花一天的时间,在墓地上举行家庭 Party。

美国的一位留学生也表示,在他们那里,墓地一般都会和家离得比较近,因为在他们的观念里,这样,逝去的亲人就可以保护着他们,并且大家也可以一起共度美好的时光。

△青岛路社区,外国留学生和居民交流祭扫文化

青岛路社区书记甘琳表示,让社区居民和外国留学生交流祭扫文化,也是希望大家可以借鉴这样的方式,去祭奠我们的亲人,真正做到文明祭扫。

网上送花,点蜡烛,用文明的方式寄托哀思

4 月 4 日,秦淮河畔、逸仙桥广场上,树德里社区清明公祭活动,在肃穆的音乐声中拉开帷幕。

很多居民自发来到广场,参加社区公祭活动。树德里社区主任王照怡说,以前清明祭祀,很多老人都喜欢焚烧纸钱,为了改变这一状况,社区一直在努力。倡导老人在世时,子女多尽孝,做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人去世后丧事从简,文明祭奠。" 现在,大家都在慢慢接受这个理念了。" 王照怡说,社区公祭活动已经连续做了好几年,参加的居民越来越多,这说明文明祭扫的理念在慢慢渗透人心。

" 以前每年去排队扫墓。"75 岁的周奶奶说,她现在腿脚不大方便了,现在通过社区公祭平台缅怀去世的亲人,感觉也很好。当主持人宣布祭祀活动开始时,她和大家一起面向 " 追思墙 " 方向三鞠躬,向先人表示由衷的崇敬及哀思之情。

随后,居民代表朱金红朗读 " 追思先人,文明祭祀 " 倡议书。" 在清明节文明祭祀,是一种态度,是一种道德的选择。" 朱金红说,以前她也会去墓地祭祀,烧纸钱,但是这几年通过社区文明祭祀宣传的开展,她就参加社区公祭,还学会通过互联网,向先人祭上一束网络鲜花、一支蜡烛表达自己的哀思。" 这样一来,我们就不仅仅只是在清明节时期才想起祭祀先人,每当想起已故的亲人时,就登录网站送上一支蜡烛,送上一段旋律,慢慢回忆,静静追思。"

" 清明寄托哀思,不在于形式,而在于感情。" 72 岁的王大爷说,已经连续 4 年参加社区清明公祭活动。这样不仅仅向先人寄托了感怀,与此同时也为自己减轻了负担,展现了当代人的文明。

社区公祭,让文明祭扫深入人心

清明节前,南京市鼓楼区宝塔桥街道恒盛嘉园社区也举办了公祭活动,近百名居民参加了活动。

有居民代表现场朗诵了《故乡的亲人》,充满悲情的声音,激荡的旋律,感人的话语,打动了现场的每一位居民。最后,清明古乐想起,大家每人手拿一束菊花 ,走到台前轻轻放在祭奠台上,深深鞠上一躬,用文明的方式表达自己的哀思。

文明祭扫不仅是大人们的事,也走进了孩子们的心里,在南京市栖霞区尧化街道,尧石二村社区党总支与南京石化二公司幼儿园教育支部携手举办了 " 弘扬传统文化,传播清明习俗 " 活动。

社区全科社工倪莲静通过动画片,ppt 带领小朋友们了解清明的由来,以及清明的各种习俗活动,同时告诉小朋友们,清明假期要文明祭祀、文明出行,不乱扔乱丢垃圾。

社区吴禄喜书记表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人人有责,要从小抓起,做到传统文化进校园。

(编辑 郭子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