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潘琳娜 记者 鹿伟)又到一年清明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迎来众多参观者和祭拜者。据统计,清明假期共计有 14.3 万人次观众来到纪念馆参观,寄托哀思,缅怀遇难同胞。与去年同期(2017 年清明假期,共有 11.6 万人次来馆参观)相比,参观者人数进一步攀升。对此,纪念馆启动大客流应急预案,安全、平稳、有序度过小长假。
清明假日上午 8 点不到,纪念馆入口处已经排起了长队。除了南京本地的各界人士前来参观、祭奠以外,还有世界各地的单位、高校 " 组团 " 来参观。许多观众说:" 在清明节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向遇难同胞们献花、鞠躬,是最好的历史教育。" 许多网友在纪念馆官方微博留言:" 排了三小时的队,只为献上一束花 "、" 展厅很震撼,是无法用语言和图片描述的 "。
清明假期,由纪念馆出品的《7 分 42 秒 <2018 清明祭 > 还没看完已泪流满面》视频刷爆网络,截至 4 月 7 日 18:30,相关视频被新华社客户端、央视新闻官方微博、人民日报客户端、共青团中央等国内重量级央媒、政务微博及明星大 V 转发。据不完全统计,全网阅读量超过 6000 万人次。此次清明祭活动以 " 紫色追忆、和平之声 " 为主题,获得南京大屠杀部分幸存者及其亲属、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属、国际友人,以及众多社会人士积极响应与参与,成为今年纪念馆清明节主题活动的一大亮点。
清明小长假中,南师附中新城小学南校区的队员们来到纪念馆开展清明祭扫活动,用庄严肃穆的祭奠仪式追思遇难同胞。之后,同学们挑战 " 紫金草表情 " 任务,在任务中 " 结识 " 紫金草女孩,感受紫金草温度,传递紫色哀思。
清明假日,纪念馆与南京侵华日军受害者援助协会为前来吊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死难者遗属后代、观众免费准备菊花和祭拜用品。在遇难者名单墙前,人们向遇难同胞献花、上香、跪拜。
(编辑 周冬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