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4-12
快快评 | 天价门票追星,小心变成“脑残粉”,小心被骂“私生饭”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去年,王菲 " 幻乐一场 " 演唱会最高票价定档 9800 元,已经引起了舆论的一片惊呼。没想到的是,今年爱奇艺的选秀节目《偶像练习生》总决赛的票价,最高被炒到了 1.8 万元。翻着跟头上升的 " 追星 " 费用,让圈外人目瞪口呆;但在粉丝心目中,再高的价格也阻挡不了他们如火的热情。

都说 " 贫穷限制了我们的想象力 ",但在追星这件事上,贫穷似乎什么也限制不了。动辄上万的门票,早已超过了大多数中国人一个月的工资收入,更何况,很大一部分 " 追星族 " 还是没有收入的 " 学生党 ",这样的花费真的合理吗?粉丝们是不是需要冷静一下?

随着娱乐产业的壮大和互联网的崛起,粉丝经济成为一种新兴的商业模式。爱豆凭着自己的影响力赚取收入,粉丝用消费的方式 " 供养 " 偶像,同时满足自己的追星心理,你情我愿,这本来无可厚非。但是,娱乐产业除了具有消费属性以外,还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受众的心理,塑造着他们的行为模式。因此一不小心,粉丝们追着追着就可能被 " 洗脑 " 了,比如一些粉丝只关注 " 爱豆 " 的正面信息,拒绝相信 " 爱豆 " 的任何负面新闻,除了与自己 " 爱豆 " 有关的事以外,任何事情都不关心 ……

供养爱豆,首先要考虑的是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当年粉丝杨丽娟因为迷恋偶像刘德华,逼着她的父母卖房甚至卖肾来筹资供她赴港 " 追星 ",最后,杨父被迫跳海自杀。这个案例虽然极端,但离我们并不遥远。近年来,粉丝为了追星而出手阔绰的新闻屡见不鲜,比如 " 熊孩子 " 打赏主播十几万元、几十万元,引起家长与直播平台的纠纷,这是另一种更普遍、也更隐性的 " 天价追星 "。

" 天价追星 " 的实质,是盲目的、非理性的追星行为。几乎就在粉丝经济崛起的同时," 脑残粉 " 这个词也在网上流行开来,讲的就是因为追星而失去了理性的人们;而在粉丝群体内部,则把行为极端、作风疯狂的粉丝叫做 " 私生饭 "。这两个词都充满着贬义,暂且不说是否准确,至少表达了网友对非理性追星的价值判断。天价追星之前,先想一想这么做真的好吗?千万别钱都花了,却被说成 " 脑残 " 啊。

ZAKER 南京特约评论员 土土绒

(编辑 余爽)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