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18-04-23
周之江: 一位嗜书成瘾的读饱之士#领读中国 悦读贵阳#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作为嗜书成瘾的一类人,贵阳孔学堂文化传播中心副主任周之江年均阅读量高达一百本图书以上,遇到好书,他不仅会反复阅读,还会做下笔记,找周边相关的书去读,以便逐渐深入。闲暇之余,书法、印章都是他的爱好,最近,他刻了一枚方印章曰 " 读饱之士 ",他说,之所以不叫 " 饱读 ",是因为觉得自己仅为一个饕餮之徒,不敢妄攀饱读诗书的高人。

兴趣是选书的首要标准,比如,最近周之江就集中阅读关于金石学的一些著作,上下周边,都会找来读一遍。" 待饭未熟还读书 "。现在,由于工作忙、杂事多,很少有人能常常真正抽出整块整块的时间出来阅读。周之江说,台湾出版人傅月庵著有《天上大风》一书,其中写到:" 人生多庸碌,此事古难全。三国时代的董遇就曾哀叹没时间读书,只能利用‘三余’:‘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晴之余。’到了宋代,欧阳修要当官,还要写文章,忙得不得了,‘三余’无望,只好致力于‘三上’:‘马上、枕上、厕上也’。"

时代在进步,如果真想读书,便可把马上换车上,改成公交车。假设一个人一天搭车十五分钟,上厕所也十五分钟,睡前到入眠还是十五分钟好了,总共四十五分钟。一分钟读四百字,一天就读一万八千字字,一星期七天是十二万六千字,每页假设五百字,则是二百五十二页,大约就是一本书的份量了。

" 购书而不读书 ",针对这一现象,周之江认为,一多半的嗜书成瘾者,买书的速度总是远胜于读。这种恶性循环构成了所谓的 " 收藏 ",这种恶习带来的另外一个恶果,则是买书读书皆无章法。

新近巴黎大学文学教授兼心理分析专家皮埃尔 · 巴亚尔所著的《怎样谈论你没读过的书》,这个勇敢的学者承认,自己没有读完《尤利西斯》,《雾都孤儿》甚至仅仅只是听人谈论过而已,至于弗洛伊德的《释梦》,已经完全忘掉了,而亚里士多德的《诗学》自己压根一无所知。

不过,巴亚尔先生还是申辩说," 知道一本书的方法很多,你可以略读,可以从头读,却不把它读完,也可以只看目录。你学习和一本书共处。" 这种态度显然是要不得,不过,也有人支持表示," 我喜欢同时读四到五本书。就像赛马,只有一两本书会赢 "。

周之江认为,其实,我们都不是 " 食不厌精、脍不厌细 " 的圣人,适合的只是 " 且待我一家家吃将来 " 的猪八戒风格。读书无方,自甘堕入野狐禅一路,起码 " 灵性尚存 ",这便很值得欣慰了。

凡是已经被认定为经典的书籍,周之江觉得都有反复阅读的必要性。每读一遍总有收获,而且不单是读,还要做笔记,找周边相关的书去读,逐渐深入。他说,熊十力先生有一段关于读书的文字说:" 凡读书,不可求快,而读佛家书,尤须沉潜往复,从容含玩,否则必难悟入。"" 每读一次,于所未详,必谨缺疑,而无放矢。缺疑者,其疑问常在心头,故乃能触手求解。若所不知,即便放矢,则终其身为盲人矣。"

# 进入专题 # 分享更多大咖领读

贵阳晚报全媒体记者 谢孟航

视频制作 / 黄震 视频助理/ 张强

责编/ 段筠 编审 / 李枫 签发 / 蒲谋

相关标签

贵阳 猪八戒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