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曹伦平 记者 林清智)3 名青年民警从距离终点 300 米处跑步出发,拖行重达 50 斤的轮胎 30 米,使用单警装备对拒捕 " 嫌疑人 " 进行控制;随后继续向前推进,从警车后备箱拿出长警棍、盾牌等车载警用装备,S 形跑过 10 个 " 围观群众 ",对 " 持刀暴恐分子 " 进行控制——在盾牌的掩护下,一人持武器对 " 暴恐分子 " 进行武力控制,另一人使用长警棍进行击打,这样三击三联动之后," 暴恐分子 " 的行凶刀具被击落,说完警告语后,其中一名民警用几秒钟的时间完成上拷锁死的动作;之后,他们继续向前奔跑,遇到一名 " 受伤群众 " 倒地,两名民警按照急救要点搬运 " 伤员 " 并送上 " 救护车 "……
△戎姗姗在进行 10 米距离跪姿实弹射击。马镇丹 摄
这是 4 月 27 日上午镇江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训练场青年民警训练的场面,记者从镇江市公安局新闻中心获悉,上述过程须在 2 分 30 秒内完成。
" 尽管只有 300 米的距离,但中间穿插了多个任务,强度高、节奏快。全套任务完成后,整个人已经瘫在地上,动都不想动。每完成一次,身上的衣服都会湿一次。" 去年 6 月刚刚大学毕业的青年民警刘阳说。
△拖行 50 斤重的轮胎。马镇丹 摄
" 要使他们从社会青年完成到青年民警的身份转变,就必须让他们完成‘三大关’的考验:体力上的消耗、思想上的锤炼和心灵上的洗涤。" 江苏省公安厅高级教官、镇江市人民警察训练学校实战训练大队长袁南鹏介绍,他们组织教官研究设计了具有代表性的警情案情,对案件现场保护与初步勘察、人员车辆盘查、醉酒人员及精神病患者滋事、暴恐分子行凶等诸多常见及可能遇到的暴力警情进行模拟情景教学和实战训练,旨在让这些警营 " 门外汉 " 迅速实现成为一名合格人民警察的 " 蜕变 "。
△使用伸缩警棍等装备制服 " 嫌疑人 "。马镇丹 摄
据镇江警校政委陈卫东介绍,此次入警训练班共有 85 名学员民警,他们此前均没有从警经历,如何快速地进入角色,在基层所队的警务实战中 " 拉得出、打得响 ",关键就靠这 4 个月的入警训练。
△制服 " 暴恐分子 "。马镇丹 摄
在射击馆,一名 20 多岁的女民警身着重达 30 斤的防弹衣,头配警用头盔,正在准备手枪实弹射击。在教官说开始后,她奔跑到距离射击靶 25 米处的地方准备取枪,但教官突然大声喊道," 你的枪坏了!"" 枪装得不对!"" 防弹衣穿歪了!"……
△在盾牌掩护下,绕过 " 围观群众 "。马镇丹 摄
面对这些干扰,这名女警丝毫不为所动,她紧张有序地完成枪支分解结合,手握腰间枪套,快速奔跑 15 米到达射击位置,50 秒内完成 10 米距离的立姿五发、跪姿五发的实弹射击。
尽管身边枪声此起彼伏,她仍紧盯射击目标,最终十发全中。
△运送 " 群众伤员 " 上救护车。马镇丹 摄
镇江市公安局实战教官、原联合国维和部队枪械教官李军介绍,这名女警叫戎姗姗,今年 23 岁,入警前在南京一家 IT 公司工作,之前没有任何射击基础。在经过不同环境下的抗压射击等实战训练后,目前 100% 的学员民警都顺利通过实弹射击考核,94% 的民警射击中靶率达到 90% 以上。
△车载警用装备综合运用。马镇丹 摄
" 其实,我们已经端了 2 个多月的砖头了。" 戎姗姗说,为了提高据枪精准性和稳定性,警校教官安排他们每晚在宿舍进行双手端砖训练,一次 10 分钟,三次为一组," 一开始训练下来,我们吃饭时连筷子拿着都吃力。"
" 警体技能训练一直是青年学员民警入警训练的重要科目,同时也是推进系统化实战训练,提升全警战斗力的重要基础。" 镇江市公安局实训指导处处长武泽锋指出,没有一身过硬的警体技能,怎么能够在实战中精准打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练为战,战必胜,一切围绕实战在练。" 警体技能训练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除此以外,还有理想信念与警察职业修养、执法规范化、警务化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力争让他们迅速从一名 " 菜鸟 " 成长为基层所队的一把 " 好手 "。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