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刘静妍 / 文 施向辉 / 摄)" 马克思是 1818 年出生的,他是个‘ 10 后’ "" 马克思是一个热情、执着的人,他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趣 "…… 马克思究竟是一个怎么样的人?
5 月 3 日,《风云激荡 200 年——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历史文献展》作为江苏省纪念马克思诞辰 200 周年系列活动之一,在南京大学美术馆开展。
本次展览以马克思的生平档案和历史文献为基础,分 "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 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 "" 剩余价值的发现 "" 马克思晚年的生活和探索 "" 马克思主义在传播中发展 " 五个阶段,通过一批实物与档案文献立体化呈现了马克思主义形成发展至今风云激荡的 200 年历程。
不一般,这尊 " 马克思 " 雕像从容淡定
展厅中,不仅复原了马克思在伦敦创作《资本论》的书房和座椅的场景,公众还能看到一系列的书籍、老照片,还有马克思的雕像。
一走进展厅,公众就能看到高达 2.19 米的马克思雕像,他面带微笑,仿佛迎面向大家走来,精神抖擞。前来观展的人纷纷走到雕像旁站定,与雕像合影留念。
这尊雕塑由中国美术馆馆长、著名雕塑家吴为山创作。据介绍,区别于一般的站像、坐像纪念碑,《马克思》雕像选取马克思行进中的姿态,着力刻画和表现作为思想家和哲学家的马克思。他目光深邃,从容淡定、迈步前行,寓意马克思主义哲学是一种透视社会历史本质规律的科学真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传播中不断发展深化。
超珍贵,这份原始手稿首次对公众亮相
微微泛黄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都是文字;细看,这些字笔迹行云流水,有的还画了一条条的横线 …… 这个笔记本不简单,是一份超级珍贵的马克思原始手稿。
" 这份手稿本身充满传奇。" 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张义修介绍说,这份手稿全称是马克思《布鲁塞尔笔记》中的第四本笔记本。
"1845 年,马克思来到布鲁塞尔,在这期间,马克思在思想上的重要进展就是创立了唯物主义历史观,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 张义修对现代快报记者介绍说,马克思看书有做笔记的习惯,只要是阅读,他就会做笔记,这本笔记本是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做的第四本笔记本,手稿的主体部分是摘录了一些经济学家的著作,比如:斯托奇、平托、柴尔德等经济学家著作,都有摘录;同时,手稿还包括了 1861 年至 1863 年间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的数学算式和家庭账目笔记。据此可推断,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过程中使用了这一笔记本。
" 手稿是白纸线装的,原有 30 张纸 60 页,展出的有 27 张纸 54 页,其中 49 页写有字迹。" 张义修介绍说,划线部分,应该是马克思划的重点。类似于现在大家常说的 " 敲黑板,划重点 "。
手稿辗转流传,于 2014 年被江苏弘阳集团董事长曾焕沙先生收藏。该手稿的纸张和笔迹经德国柏林—勃兰登堡科学院和荷兰阿姆斯特丹国际社会史研究所专家鉴定,为目前中国收藏的唯一一份相对完整的马克思原始手稿。这次也是这份珍贵手稿原件首次和公众见面。
有意义,5 位书法家共同手书《共产党宣言》
这次展览,由江苏著名书法家孙晓云、王卫军、谢少承、张守跃、黄继革等联合创作的《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一亮相,就引起了观众们的强烈围观。
《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长 22 米,宽 0.45 米,1.5 万余字,全部由小楷完成,看上去清新、有力。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今年是《共产党宣言》发表 170 周年,创作这件作品非常有意义。
"《共产党宣言》从前言到结尾,一共 5 部分。我书写的是前言部分。"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江苏省书法家协会主席孙晓云告诉现代快报记者,在书写前,书法家们到展厅实地查看,确定了作品长度、纸张大小,从安徽定制了相应的纸张。书写的时候,5 位书法家用同样的纸张,同样的毛笔,统一的风格来书写,最终创作完成。" 为了完成这件作品,有的书法家眼睛写肿了,有的书法家腰扭了,但大家都很认真。"
" 我写的是第一部分,也是《共产党宣言》中最长的一部分。"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王卫军说,创作《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是一项非常严谨的工作,不能有一个错别字,书写的时候要严格对照原文,错了就重头来过。同时,按照中国书法的传统,他们创作的《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没有标点符号,这样做,也是为了作品的相对统一性。看着展柜中的作品,王卫军感到很欣慰,不过,他透露创作的时候还是挺苦的," 我每天书写八九个小时。最吃不消的是眼睛,因为字相对小,每写半小时眼睛就容易花,不得不停下来休息,然后继续。颈椎也受不了,因为一直要埋头书写,一周下来,颈椎疼,写字的大拇指现在还有点麻麻的。"
江苏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少承创作的是最后一部分,他说 " 我从小就很崇拜马克思,所以创作《共产党宣言》书法长卷,我觉得挺自豪的。" 谢少承透露,为了创作书法长卷,他先临帖临摹了 3 天,第四天才开始动笔,而且,发现错别字就返工重来。" 一共重写了 3 次。"
很有趣,马克思家庭小游戏是 " 自白 " 和飞行棋
马克思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南京大学青年教师张义修说,他心目中的马克思是一个热情、执着,比我们想象中更有趣,文学造诣非常深厚的人。
这次展览,通过马克思的点点滴滴,让观众更深入地了解马克思。展厅中,一份《德意志意识形态》手稿复印件,让人看了忍不住要说:原来,你是这样的马克思。只见手稿上,左边是工整的文字,右边除了文字还掺杂了很多涂鸦。" 这份手稿中,左边整齐的字是恩格斯写的,右边是马克思看了以后的补充写。上面的人物头像,是马克思画的,是他们理论论战的对手或相关的人物。" 张义修介绍。
在马克思的家庭生活部分,展览展出了马克思爱玩的飞行棋以及和家人一起玩的 " 自白 "。" 自白,类似现在网络上点名回答问题的游戏,可以看到他的家人问他一些问题,比如,你最喜欢的事、最讨厌的事,然后作互动。" 张义修说,现在人们玩的游戏,在 100 多年前,马克思已经在玩了。
而飞行棋棋盘的名字很有趣,名叫 " 大罢工 "。为何取这个名字?张义修说," 这与他的政治立场有关。"
本次展览由江苏省委宣传部主办,南京大学承办,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南京图书馆、南京博物院、江苏省美术馆、江苏弘阳集团协办。展览将持续至 6 月 3 日。
(编辑 高淼)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