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 赵丹丹)共享单车自 2016 年底进入南京以来,因押金难退、过度投放、乱停乱放等现象频发就不断引发市民关注。5 月 7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当日举行的第二届中国(南京)道路交通信息化论坛上获悉,随着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阶段的来临,南京正在试点通过第三方信息监测平台来对市内共享单车的总量进行统计,今后通过调研分析,这些监测数据还能用来帮助管理部门和运营企业实现科学调度。
△武定门监测点
周边 100 米内的共享单车都能感知
经常从武定门路过的市民可能注意到,在路边一根电线杆约 2 米高的位置上,多了一台银灰色的小设备,设备的向阳面是一面太阳能板。这就是用来监测附近共享单车数量的 " 定点饱和度监测仪 "。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别看它长得灰溜溜的,敏感性可不差,功能也很强大。它不仅能统计出周边半径 100 米内的共享单车数量,记录下它们的进出时间,还能利用车辆蓝牙编码唯一性的特点,记录、识别出每一辆车,重复进入的则不会统计,进而测算出各企业投放单车的总量。目前南京总共 20 个点位安装了这种监测仪,主要分布在夫子庙景区,武定门地铁站等繁华商圈、地铁沿线等处。
自从 4 月 25 日上线,到 5 月 5 日上午 9 时截止,这 20 个点位共监测到测试范围内的 9 种单车品牌,总数量达到了 67889 辆。
△南京秦淮区监测点列表
解放人力蓝牙监测更智能
南京总共有多少辆共享单车?某个区域内总共有多少辆共享单车?相信管理部门和单车企业都难以给出精确的数字。
在规定共享单车上牌才能投放后,上海采用了逐车扫码的方式,来确定单车的数量及合法性,人力成本耗费巨大。而在秦淮区停车设施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方晓骏介绍,过去,他们主要靠人员巡查目测以及单车企业提供数据,来判断各个停放点的单车数量,相对比较滞后。
方晓骏介绍,现在监测设施可以实时监测到每个点位的单车数量,尤其是可以甄别出各家单车公司在这个点位的具体车辆数量,过多的就可以要求企业尽快清拖,少的可以叫企业来调度。" 这次监测就显示秦淮区 20 个点位一天最高峰停放量达到 5.4 万辆,数据非常大。"
△监测平台设备展示
他表示,数据精准化后,更有利于停车管理部门对共享单车精细化管理,一旦监测到后,第一时间就能通知企业来处理,比过去发现后再通知,速度要快很多,让单车企业 30 分钟响应机制更高效。
企业有没有超量投放一测便知
" 交通运输部对共享单车管理的定位审慎包容、多方共治。" 显然,在推动这项试点的东南大学交通法治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顾大松看来,从第三方角度来参与社会共治则有着更为充分的理由。
当前,南京对共享单车运营管理的主要方法为打分制,打分参考的项目主要为企业的经营管理、部门评价及社会评价,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顾大松认为,通过这个系统,不仅能监测出单车企业有没有超量投放,还能利用掌握的数据科学评估企业的运营管理,相较于打分制,更加严谨。
此外,在对系统收集的信息进行汇总调研后,所得结果不仅可以提供给单车管理部门提升效率,也可以提供给单车企业使用。" 通过这个平台,在某个监测节点上,哪种车辆使用的频繁,哪家的是僵尸车,各家共需要多少车辆,都能细致地分析出来,从而有利于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精细化的管理。" 顾大松说。
从长远来看,系统的监测也将助力南京慢行系统的合理规划。他解释,比如在某个监测点,市民每天有多少辆车骑过来,停放空间够不够,可以根据监测数据进行增补。甚至当监测点更加密集后,还能监测出道路通行的数据,为非机动车道的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鼓励建设共享单车立体停车位
共享单车遭遇乱停乱放,主要原因还是因为有限的城市停放资源。如何管好共享单车,杜绝乱停乱放?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城市交通研究中心研究员尹志芳建议,需要合理划设增设自行车停车位,将停放点、自行车道等基础设施纳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确保停车供给。" 现在有机动车立体车库,也可以鼓励建设配套自行车立体停车位。" 她表示。
她也建议加快制定国家或行业的共享单车运营服务规范。鼓励各地制定《企业服务质量信誉考核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建立运营企业准入和退出机制。加快共享单车的立法研究,比如南京就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规章。另外,对乱停放问题严重,经提醒仍不采取有效措施的运营企业,可采用公开通报或限制投放的措施来约束运营企业。方晓骏也建议,南京要多在支路街巷挖掘非机动车停车位,让主次干道保畅通。去年,秦淮区就在支路街巷挖掘了 10800 平方米的非机动车停车面积。今年计划挖掘 22000 平方米的停车面积。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