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09
梦想成真,耗时2年,他们用8.5万元拍了部谍战片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在南京,一群有着电影梦的师生,拍出了一部获赞无数的谍战微电影《流风日》。现代快报记者采访主创团队后发现,为了这部 35 分钟的片子,这群师生其实已经筹备了两年之久,一共只有 8.5 万元投资的剧组,穷到连盒饭都买不起,每天每个人只有一瓶水一个面包,省下来的钱都用来买道具、租场地、请群演。

△《流风日》剧照

△南艺学生和老师组成的主创团队 郑文静摄

5 月 20 日首映,比雷剧神剧 " 良心 " 多了

1930 年,第五次反围剿战役打响,战场之外的情报战无声无息,却厮杀惨烈。老奸巨猾的国民党特派员王奎武,把远道而来的老同学顾成安排在身边当秘书,而顾成真正的身份,却是中共地下党员。风云变化,人心难测,究竟谁是敌人、谁是叛徒,谁又是可以帮助顾成得到密码本的中共王牌特工 " 寒冰 "?

大时代背景下,一方小小舞台上演着惊心动魄的刀尖之舞。这就是《流风日》剧情的开始。

作为江苏高校自主拍摄的第一部谍战题材微电影,《流风日》将在 5 月 20 日 "2018 南京艺术学院毕业展演活动 " 上首映。在这之前,它已经得到了众多点赞。在提前观看了这部作品的媒体和业内人士眼中,这部作品已经超越了微电影的范畴,品质接近院线电影,比起很多粗制滥造的雷剧神剧 " 良心 " 多了。

而这部 " 良心 " 之作,是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系的七八个学生和四五个老师一起,仅仅用了 8.5 万元就拍出来的。

电影化标准拍摄,将角逐众多奖项

" 两年前,我们就想拍了,但经费总是差那么一点,只好一边修改剧本一边筹钱。" 身为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系主任,尤达带领的这个专业,2014 年才刚刚成立,教与学,都还在摸索前进。

幸运的是,在院方的支持下,2018 年该专业第一届学生毕业之际,《流风日》终于诞生,而且拍摄和制作都是银幕电影的标准。

△剧照

目前,这部作品已经确定将参加北京大学生电影节、金熊猫奖、金鸡百花微电影奖、中国国际微电影节金羽翼奖、亚洲微电影艺术节金海棠奖等的角逐,并积极参加国外电影节的短片单元。

在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院长王方看来,《流风日》虽然有稚嫩之处,却已经体现了专业人员应该有专业水准这样的职业要求。" 现在手机可以做的事情很多,拍摄设备非常低端化,但高校希望培养的,不是电影发烧友,而是真正想要进入影视行业的专业人员。我想,这些孩子们做到了。"

拍摄幕后

关键字 · 穷

△拍戏现场

管钱的人,最知道剧组有多穷。" 有些戏份必须要请群演,而群演超过晚上 6 点就要管他们晚饭,为了压缩资金,不管他们那顿晚饭,我们在晚上 5 点 58 分让他们结束。" 制片主任沈思行哭笑不得地回忆," 当然,我们也没那么抠,毕竟一天工作 20 多个小时,太累了,夜里熬夜的话还是会给大家订 5 块钱一份的蛋炒饭。"

关键字 · 累

△拍戏现场

如果说副导演王子亭累的是心,那么摄像王志浩累的就是身体了。除了摄像,他还要管着外联。有时候,他和其他男生还要帮着搬道具," 因为影视基地里面是空的,什么都没有。" 他告诉记者,最终在银幕上看到的服装、道具,甚至桌子、柜子,都是剧组的师生们一点点搬运着搭起来的。"

关键字 · 值

△拍摄现场

南京艺术学院传媒学院影视摄影与制作系主任尤达,是《流风日》的导演、编剧。身为整个团队的主心骨,他却并没有得到优待。主创团队每天每人一瓶矿泉水一个面包,他也一样。

《流风日》完成后,尤达觉得,最终效果已经比预期好很多了,可以给学生们 100 分。

" 当然有不足的地方,跟孩子们聊天,说再有两万块,这个片子还能再上一个档次。" 尤达笑着说,自己因为《流风日》,脸皮都变厚了," 请演员,请不要钱的。包括我们的音乐,我就说这次没钱,唱主题曲的也是朋友。很想谢谢这些人,帮我们一起完成了这个梦想。"(剧照和现场图由受访者提供)

(编辑 余爽 刘魏)

相关标签

南京艺术学院 面包 导演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