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14
低价中标后不想亏本,做假名牌地板充数被一眼识破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俞文杰 记者 陶维洲)为确保中标,张某等人不惜血本报了低价。当甲方要求按指定的地板品牌装修时,他们犯难了。为了避免亏本,张某伙同他人生产使用假冒的地板。第一次被识破后,他们又紧急打上商标、合格证,并伪造检测报告、供货证明等材料。但因为差别实在太大,纸终究没能包住火。近日,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某等 4 人提起公诉。

张某和王某是北京一家建筑装饰公司的项目经理和采购员,为了顺利中标江西某地展览中心的改造项目,他们不惜大幅压低标价。虽然报价低,但他们仍承诺在木地板项目中使用某名牌地板。但问题是,如果真的按约履行,不仅工期来不及,更会导致亏本。

于是,他们想到了仿冒。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他们联系好了合作厂家后,很快就收到了货。然而,在安装过程中,监理单位发现这些地板不仅包装有问题,而且商标、防伪码、合格证等统统没有,于是要求停止施工,立即整改。

虽然这样一来要增加 2 万多元费用,但张某等人仍选择继续错下去。他们将这些地板回炉打上了假商标、合格证、防伪标识等,还设法弄了份假检测报告和供货证明,并为此特意做了个假章。

过了约一周,这批假地板就又送了回来。形式上看不出问题后,监理单位同意恢复施工。然后,随着工程的推进,甲方和监理单位发现这些地板色差实在太大,与他们的品牌认知实在有点不相符。于是,他们索性直接联系了该品牌所属公司,这一求证才发现上了当。

报警后,张某等人很快落网,供述了伙同他人生产约 500 平方米的假冒某品牌地板的事实,涉案价值约 15 万元。5 月 10 日,苏州市吴江区检察院以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对张某等 4 人提起公诉。

检察官提醒,制造、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数额五万元以上的将构成犯罪,切勿为了短期经济利益而触犯法律底线。

(编辑 高霞)

相关标签

检察院 吴江区 检察官 报警 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