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 / 文 顾炜 / 摄)老话说 " 一梳梳到发尾 ,二梳白发齐眉 ,三梳儿孙满地。" 你知道,我们都会用梳子梳头。你知道,你手中木梳的木料有多少岁了?需要多少道工艺?
5 月 18 日是世界博物馆日,今年的主题为 " 超级连接的博物馆:新方法、新公众 "。为了迎接这一重要的国际性纪念日,当天,南京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在南京市博物总馆的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瞻园)推出了《常心匠韵——常州非遗精品展》。展览撷选了常州梳篦、留青竹刻、乱针绣等共 115 件套展品,并邀请常州梳篦工艺传承人邢粮现场展示常州梳篦的制作工艺。
清朝时期,苏州官员专门为宫廷 " 定制 " 常州梳篦
展厅中,邢粮身边围满了观众,看他在木梳上一点点烙画。邢粮身边的展柜里,摆放了各种梳篦,大大小小、长长短短,造型也各不相同:这些梳子有梳头发的、梳胡子的;有象牙制的、有杨树制的、也有玳瑁制的梳篦 …… 其中一把小小的梳子,梳柄是龙的造型,看上去精致的很。" 这是用来梳眉毛的,看起来像是木头的,实际上是银鎏金,做工非常精致。"
邢粮说,他制作常州梳篦 40 年,也是梳篦收藏爱好者,自己珍藏了 1000 多件梳篦,将来想在常州开一家专门的梳篦博物馆。
说到常州梳篦,邢粮充满自豪。他说,常州梳篦制作工艺技艺形成于魏晋时期,迄今已有 1500 多年的历史,1973 年常州东郊古墓中出土了一把高背半圆形漆雕菊花图案木梳,经考证是东晋末期(公元 420 年)的产物;上世纪 70 年代,湖北江陵柏马山战国时期楚墓中,也发现了一把木梳,木梳上标有 " 延陵西门 " 的字样,经专家考证,这把木梳是古代常州制作。
据地方文献记载,常州梳篦制作工艺到明清时期,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清光绪年间,苏州织造府官员每年到常州定制一批精品梳篦,作为御用品,送进京城宫廷,所以常州一直享有 " 宫廷名梳 " 的美誉。
选用梳篦的木料,都是百年以上
青花瓷工艺梳系列、金陵十二钗系列、青果巷系列 …… 邢粮说,这些梳子都是他创作的,都拿了各种奖项。
现场,很多观众好奇,木头梳子的木料是怎么选的?" 也许,你会觉得木梳普普通通的,但实际上,你拿在手里的木梳子,它的年龄比你大多了。" 邢粮说,木梳子对木料的要求很高,一般来说黄杨木是非常好的,选木料的时候,要选几百年的,年纪越大的木料,硬度越合适。
一把木梳,从选材到最后制作完成,一共有 28 道工序。最起码要经过开齿、撞齿(抛齿)、划样、锯背(造型)、描绘(烫绘)等工序。开齿的时候要将划好齿样的梳坯装上操作台用梳板刹闸紧,用夹锯开齿。开齿前,执锯平正,不伤齿面,齿要均匀,没有锯影,1959 年以后逐步手工改为机械,唯有黄杨木梳仍是手工操作。而撞齿则要用砂纸修齐齿脚,按齿线一根一根撞齐,使齿根齿缝平整正直,确保质量 ……
邢粮说,每一把木梳都承载了木梳匠人们的匠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