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钟晓敏 刘静妍)我志愿、我服务、我快乐!5 月 19 日,现代快报欢乐社区行走进南京市桃园居小区,与南京市建邺区兴隆街道、桃园居社区、南京星火公益发展中心一起,开展了一场 " 微爱服务 "。
磨刀、修伞、理发、修鞋、修理小家电 …… 活动中,丰富的 " 便民大餐 ",贴心的服务,很受居民欢迎。十几支 " 最炫民族风 " 歌舞表演,则让大家大饱眼福。兴隆司法所工作人员水玉超还给居民们赠送了书籍。
令人感动的是,在这场 " 微爱帮扶 " 活动中,有很多受助居民表示想做更多的志愿服务,回报社会。
【表演】最炫民族风,让居民跳出好身体
△社区活动现场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5 月 19 日上午 8 点半,桃园居社区广场上,歌声、乐声、笑声此起彼伏,居民们欢聚在一起,一边看歌舞表演,一边享受各种便民服务,好不惬意。
社区党委书记房青皓为活动致辞后,桃园舞蹈队便登上舞台,队长鲍家奇带着几个老姐妹以一曲《欢庆中国年》,揭开了活动的序幕。桃园舞蹈队已经成立十几年了,年龄最大的队员已经 71 岁,她们爱跳舞、喜欢健身,每个月都会排练新舞蹈,参与社区公益演出,在自娱自乐的同时,也给身边的人带去快乐。
随后,丹桂飘香舞蹈队、舒心苑舞蹈队等舞蹈队陆续登场,考虑社区少数民族居民比较多,队长们牵头,特地排练了十支民族歌舞,献给大家。
丹桂飘香舞蹈队给大家表演的是充满蒙古风情的舞蹈《天赐缘》。8 名阿姨步伐轻盈,跳起舞来更是风情万种,谁都看不出她们平均年龄都 65 岁了!队长万月红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支舞蹈队成立 4 年了,起初大家只是因为喜欢舞蹈,跳着跳着就有了很多意想不到的 " 回报 ",大家跳出了好身体,气质也有了很大提升。舞蹈队中,王静阿姨犹如 " 脱胎换骨 ",患有肩周炎的她,以前膀子抬起来都很困难,经过几年的锻炼,现在膀子不疼了,整个人精神气十足。
68 岁的蔡京琳阿姨带领舒心苑舞蹈队,给大家带来了一支旋律和动作都带有浓厚的藏族风情的《蓝色的天梦》。" 跳舞的人永不老!"
蔡阿姨说,只要跳舞,大家的脸上都会不自觉地流露出笑容。目前,团队里年龄最大的已经有 74 岁,蔡阿姨鼓励大家争取跳到 90 岁,跳出快乐生活。
南京师范大学一群大学生志愿者不仅给居民们带来了新疆舞,还给居民准备了相声、魔术等表演。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这场演出,让居民的心靠得更近。现场,不少观看表演的居民悄悄向社区咨询,想加入舞蹈队,跟着邻居一起跳出健康,跳出好心情。
【服务】老行当进社区,居民一再申请 " 迟点走 "
每次的社区行,最受居民欢迎的就是各种免费的便民服务。这次,现场有磨刀、修伞、理发、修车、修鞋等多种服务。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磨刀师傅苏仕银不止一次参加快报欢乐社区行活动,非常了解居民的需求。他提前一个小时就来到活动现场,而他刚坐下来,就有居民拎着菜刀赶来,有的人还拎了不止一把刀。
" 你们把刀放下来,交给我,该干什么事就干什么事。"
苏师傅告诉大家,干完事情直接来取刀就可以了。
浸泡、擦洗,先磨内刃面、再磨外刃面 …… 一把用钝的菜刀,在苏师傅的精心打磨下,很快又恢复锋利之身。整个上午,苏师傅忙着给大家磨刀,连口水都没有喝。他说,喝水容易上厕所,太浪费时间。而即使这样,忙到中午 11 点半,现场还放了 20 多把菜刀待磨。
修伞、理发、修鞋等便民服务,也备受居民欢迎。活动快结束时,居民王女士才把她的老父亲用轮椅推到现场,想要理发。原来,她刚刚知道活动,就赶紧把父亲送来了,因为父亲半身不遂,平时出小区理发很麻烦。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 行!" 理发的志愿者二话没说,就答应下来。
因为居民一再恳请 " 迟点走 "" 再帮帮忙 ",志愿者也非常给力,有的忙到下午 1 点多钟才收摊。有居民主动要给他们点外卖,也被婉言谢绝了。
【帮扶】获得微爱帮扶,她想做更多回报
社区活动现场,还来了 3 位面塑师傅。瞧,一块小面团,在面塑大师王燕的手上,反复揉捏一会儿,一个活灵活现的小猪佩奇就展现在大家面前。
△现代快报记者 钟晓敏 摄
王燕介绍,她的老公是个面塑师傅,结婚后她就跟在老公后面捏着玩,后来就成了一名专业的面塑师傅。平时,她专门在一家酒店捏面塑,周六休息,她就带着两个小徒弟,一起来参加活动了。
这次,她们捏的小面人,全部捐出来义卖,义卖款将交给南京星火公益发展中心,捐给淮安一群困难群体。
义卖专区,还有售卖手工串珠的。原来,这是社区 " 微爱帮扶社 " 的编织志愿者在义卖,编织志愿者队长、78 岁的樊树霞老人告诉记者,她每天下午两点都会带一群志愿者在社区手工串珠,作品全部用于义卖,义卖款专门帮助本社区困难群体。
5 月 19 日,微爱帮扶社将再伸援手,给 6 户因病致贫、却又不够申请低保救助的家庭关爱,为每户家庭送上 600 元慰问金。
" 谢谢!" 领到慰问金,居民赵爱珍连声道谢。她告诉记者,她和老伴退休后,退休金都不高,但小日子一直过得其乐融融。不料,老伴去年 10 月 19 日突发脑溢血,在重症监护室住了 80 天,花了 178 万元都没有抢救回来。这笔医药费,有近 100 万都是自费,是她和女儿跟亲友借来的。
背负巨额债务,她心里一直沉甸甸的。" 我没有想到,社区会关心我。" 收到慰问,已经做了 4 年平安志愿者的赵爱珍说,她以后要为社区多做点事,回报社会。
为了让爱持续传递,现代快报还联合南京星火公益发展中心牵线,让桃园居社区作为大学生实践基地。以后,南京师范大学大学生志愿者将定期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