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齐琦 记者 舒越 文 / 摄)5 月 20 日,南京大学 116 周年校庆大会在仙林校区举行。2008 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刘敏,作为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南大法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在现场励志开讲,震撼全体师生。
△南大校庆现场
乘坐地铁时,她会给需要的人让座
△三位发言者。从左到右: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哲学系唐正东;2008 年汶川地震的幸存者、全国大学生年度人物、南大法学院 2016 级硕士研究生刘敏
" 我是一名汶川地震幸存者,经历过生死考验地震中我失去了右腿。今天站在这里,想分享一个特殊学生眼中的南京大学。"2016 年,刘敏从四川大学以综合素质成绩第一名的成绩保送至南京大学,成为法学院的研究生。
利落短发、白皙皮肤、开朗的性格,很难让人想到,眼前这个漂亮的小姑娘,曾经经历过地震被压埋、截肢、血透等等身体 " 折磨 "。她笑着告诉记者,虽然失去了右腿,自己现在乘坐公交车还会给需要的人让座,她很高兴自己走在路上,不会再被当做残疾人对待,慢慢被社会接纳、认可,这个转变让她看得见未来和希望,从而变得更加乐观。
" 我并非强人,也有软弱的时候,在南大的呵护和老师同学的关怀下,我收获很多:知识、友谊、爱心、做人、荣誉,每一项都是沉甸甸的情意 ……" 刘敏动情地回忆,2017 年,她因截肢残端软组织水肿和骨刺无法穿戴假肢,很多同学主动申请轮班陪她去医院做检査;宿管阿姨看她双手拄着拐杖,会主动询问是否需要帮助;去食堂的时候,打饭大叔会冲她微笑,说多给你点羊肉,补补身体。" 这些关爱,这些温暖,充满校园每一个角落,我无法释怀,默默记在心头,带着这些温暖的爱激励自己努力前行。" 刘敏说,南京就是她的第二故乡,她非常喜欢这个温馨的城市。
刘敏透露,自己从小就想当一名军官,但因为截肢的原因,只好放弃," 我学习法学已经 6 年,毕业后要回到家乡,做一名有正义感的司法人。"
南大 116 周年生日,师生纷纷送祝福
△南大校长吕建
中科院院士、化学化工学院郭子建在发言中回顾了从加盟南大至今近 20 年的点点滴滴。他表示,这 20 年里,南大见证了他科研生涯中的每一次成绩;营造了一个开放、共享的学术生态;遇见了一群包容、互助的良师益友,还有一批批求真、务实的可爱学生。" 这就是我感受到的南大精神!"
长江学者奖励计划特聘教授、哲学系唐正东分享了自己的感受," 我们每一个人就是一所学校,都是南大。南大文化的传承就是靠一个个具体的同学和老师完成的。"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