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安莹 徐红艳 / 文 马晶晶 / 摄)呱呱,前方有路障,两只蟾蜍左右徘徊,最终落入小水桶 …… 这是南京大学环规院的专家们,在盱眙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做的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现场。
5 月 22 日,是第 25 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态环境部发布的主题是 " 纪念生物多样性行动 25 周年 "。这一天,江苏省环保厅在盱眙县铁山寺森林公园举办 " 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 系列纪念活动,为环保部南京所在盱眙建设的生物多样性观测基地揭牌。
铁山寺国家森林公园拥有大面积的次生林海和群山环抱着纯净的天泉湖。有着 " 江苏动植物基因库 " 和 " 江苏小九寨沟 " 的美誉。这里吸引人的不只是美景,还是江苏动植物的基因库,物种资源十分丰富。这里植物种类丰富,尤其是木植物种多样化性显著,共 131 属 258 种;野生动物有狼、狗獾、狐狸、黄鼠狼等近 40 种。
那如何鉴定和动态观测上面这些小动物呢?南大环规院生态环境专家芦昱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他们在草丛里放了一块黑布作为障碍物,两边各放一只小桶,两栖动物从小河小塘里面爬出时,遇到障碍物后走不过去,它们就会朝两侧走,正巧走进了桶里。
这就是就是观测中的 " 生物陷阱 ",不过别为这些动物担心,专家们根据形态学特征和生学特征鉴定出是 " 何方神圣 " 后,就会立即放生。
(编辑 余爽)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