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28
明城墙保护利用申遗,南京再投45.93亿元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胡玉梅)650 多岁的明城墙是南京体量最大的文物,由南京领衔的 " 中国明清城墙 " 联合申遗工作一直备受关注。 5 月 28 日,南京、西安、荆州、兴城等 14 座 " 明清城墙联合申遗 " 城市代表齐聚南京,召开联合申遗第六次工作会议。虽然明城墙申遗路还很遥远,但各联合申遗城市信心满满,南京从今年起将再投入 45.93 亿元,用于南京城墙的保护利用和申遗工作。中国明清城墙申遗文本编撰者、南京大学教授贺云翱表示,明城墙申遗路虽远,但贵在过程。

" 打包 " 申遗路走了 12 年,申遗城市在增多

2006 年,南京、西安、荆州、兴城四座城市,正式列入国家文物局申遗预备清单;从此," 中国明清城墙 " 走上了漫漫申遗路。在申遗路上," 中国明清城墙 " 申遗的队伍一直在壮大,2009 年,除了原有的 4 座城市,襄阳、临海、寿县和凤阳也加入其中,变成了 8 座城市联合申遗。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宣化、正定、长汀、开封、肇庆和歙县也申请加入申遗阵容,扩大了 14 座城市,形成了 "8+6" 模式。

这些明清城墙包括都城、府城、战略防卫城市等各种类型,代表了中国城墙最高成就。如今,古老的城墙已经从防御工事成为集历史、建筑、文化、旅游价值于一身的珍贵的文化遗产。

贺云翱表示,申遗城市增加并不是简单的 " 捆绑式申遗 ",而是全社会越来越珍视文化遗产的结果," 为什么会不断增加?每座城市对城墙本身的价值认知,在最近的十几年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它对展现中国古代的城市文明,每座相关城市自身的发展特色、发展规律、空间确定、城市的功能布局,以及城市优美景观的塑造,都产生过重大的作用。这么多的城墙实际上构建了有内在逻辑关系的文化共同体。"

不焦不急,中国明清城墙正式申遗尚需时日

曾经," 中国明清城墙 " 联合申遗计划于今年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交申报文本,但由于今年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开始实行 " 新限额制 ",结合国家当前申遗工作形式," 中国明清城墙 " 申遗之路还很长,用专家的话说 " 还需要一定时间 "。

对此,贺云翱解释说,多个城市需要坚定申遗目标,协同有效推进," 中国明清城墙申遗,目前跟国外的已经成为世界遗产的、或者正在申报的城市相比,我们还是有差距的。" 比如:要有非常好的田野调查、考古发掘、测量的工作,而且城墙在风化,我们该如何防风化?城墙在修复,我们该如何来保证修复材料的科学性,等等。贺云翱说,城墙保护跟城市本身的发展,跟当地居民的共同分享,这些方面还有若干工作要做。

" 城墙申遗之路虽然很长,但贵在过程。" 贺云翱举例说,明年,南京明城墙就有一座现代化的能够代表世界遗产水平的城墙博物馆,这个博物馆就在南京中华门的旁边,它能够更好地阐释南京城墙及中国城墙,还有世界城墙的内涵。同时,通过对南京明城墙的保护利用,居民会有更美的环境,现代人们的生活要求,生态文明的水平,会得到大幅的提高

南京大手笔,再投入 45 亿多保护利用明城墙

会上,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南京市于今年 3 月出台加强南京城墙保护利用和申遗的实施意见,确定 5 大类 23 项 52 条工作任务,投资概算达 45.93 亿元,并列入市政府挂图作战重点督办事项。这些项目包括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对世界文化遗产的要求,率先开展城墙监测预警平台建设等。此外,南京将投资 2.8 亿元建设南京城墙博物新馆,新馆由何镜堂院士团队设计,计划 2019 年建成,将成为展示中国古代城墙历史与文化的专题博物馆,以及申报世界文化遗产的展示地。

与会代表对下一步申遗工作达成了共识,商定将以申遗促进城墙的保护和利用,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向世界推介中国清明城墙文化遗产。接下来各城市将形成合力,加强城墙本体保护和环境控制性保护,开展环境整治,改善城市环境提升人居环境,挖掘提炼城墙价值,讲好中国城墙故事,同时将保护与开放利用融合发展,使文化遗产融入百姓生活,让文化遗产 " 活起来 "。

(编辑 张爱红)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