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谢毓灵 / 文 顾炜 / 摄)当《梅花三弄》《茉莉花》遇上交响乐,当古琴的婉转细腻遇上了西洋乐器的气势磅礴,这部《金陵交响》让人仿佛穿越金陵数千年的历史,一夜梦回。5 月 28 日,在江苏大剧院,一部由江苏省演艺集团交响乐团带来的《金陵交响》音乐史诗,为 2018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市民的嘉年华、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为期 4 天的名城盛宴圆满落幕
5 月 28 日,2018 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圆满结束,这 4 天来,830 多万南京市民与来自世界 68 个国家和地区的 400 余名嘉宾一同感受了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历史之蕴,寄情于辞、跨越时空的文学之美,多样共存、互鉴共进的合作之道。
在闭幕式上,名城会组委会主任,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统战部部长陈勇表示,本届名城会参与的国家和地区、参与的嘉宾人数、活动的规模都达到了历届之最。不仅有百余场系列活动,让更多的南京市民参与到这场文化盛宴中,打造出市民的嘉年华,还有不少优质的合作、项目借此机会 " 搭起桥梁 "。
在 " 博物博览 " 论坛上,国家博物馆、省文化厅、南京市达成战略合作;南京艺术学院和国际博物馆协会合作建立的国际艺术博物馆学院挂牌成立;《南京都市圈公共博物馆合作联盟协议》正式签署。
在 " 文学出版 " 论坛上,来自 " 一带一路 " 沿线国家的青年文学家围绕 " 文学 "" 互鉴 "" 青年 "" 创意 " 与 " 遗产 " 等主题展开对话," 一带一路 " 国际文学论坛会址永久落户南京;在 " 非遗创新 " 论坛上,国际设计师南京驻地计划第二季正式启动;南京金箔创研中心、亚朵非遗文化酒店等项目完成签约。
据了解,下一届南京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将在 2020 年举办。
《茉莉花》《梅花三弄》,交响乐也能满满南京味儿
鼓号齐鸣奏响的雄伟壮阔、古琴加长笛潺潺的优美曲调、一曲《梅花三弄》接着一曲《茉莉花》,让人仿佛做了一场穿越金陵古今的梦。" 从 2016 年开始,我们就开始构思创作这部交响乐了,花了两年半终于创作完成。" 江苏省音乐家协会副主席崔新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部作品也是由他和周湘林、王丹红 3 位作曲家一同谱曲完成的。
" 这部《金陵交响》是浓缩南京 2600 年建城史和近 500 年的建都史的交响乐作品。" 崔新说,从开篇的《虎踞龙盘》到最后的《石城雄风》,这部作品讲述了从东吴定都建业到南朝的古城风韵,再到如今南京城市繁荣。" 第三乐章《秦淮流韵》由我作曲,主要表现了金陵市井的繁荣、‘曲水流觞’中的人文情怀,以及六朝时期开始的夫子庙的灯会,曲调间有着浓郁的金陵风韵。" 崔新说。
虽是交响乐,但每个音符间都流露着浓浓的南京味儿、中国风。比如第二乐章《烟雨楼台》讲述的是南朝时期佛教盛行,中间用了非常典型中国乐器的古琴," 这部交响乐中还出现了《梅花三弄》、《酒狂》的音乐元素,还用到了南京著名的民歌《茉莉花》。这都是为了让这部交响作品拥有更明显的金陵符号。" 崔新说。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本次名城会闭幕式上是这部音乐史诗的首次演出,未来这部作品还将在江苏各地,如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等进行 10 场左右的巡演。
(编辑 刘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