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8-05-29
“限塑令”10年,快递、外卖成塑料垃圾使用“大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张瑜 徐红艳 文 / 摄) 一个人每天要产生多少塑料垃圾?早上出门,顺手扔个垃圾袋;吃早饭,豆浆、包子有塑料袋包着;中午点份外卖,包装也是塑料袋;下班了,逛菜场买菜,晚上吃个水果,也都要用到袋子 …… 这样算来,一天将产生四五个塑料袋垃圾。

△送到垃圾中转站的垃圾,很多是袋子

到 2018 年 6 月 1 日," 限塑令 " 施行整整 10 年。10 年间,塑料袋使用率一度下降,但由于新业态的发展,又出现了塑料垃圾回潮现象。从农贸市场、超市,到餐饮外卖、快递,江苏塑料袋使用情况如何?有人说," 限塑令 " 该升级了。

【实施 10 年,成效几何?】

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使用减少 80%、90% 以上

为了保护环境,2008 年 6 月 1 日,我国施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也被大家称作 " 限塑令 "。其中 " 限 " 就是指限制限产限售限用塑料购物袋。其中规定,在所有超市、商场、集贸市场等商品零售场所实行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制度,一律不得免费提供塑料购物袋。

实施 10 年,根据江苏省商务厅的数据,目前江苏大型商场、超市基本做到了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商场和超市的塑料袋使用量分别减少 80%、90% 以上。在生产源头,江苏也会定期抽检。现代快报记者从江苏省质监局了解到,江苏目前有 13 家塑料购物袋生产企业,分布在无锡、苏州、泰州等市。去年对 14 批次产品抽查,有 5 批次不合格。针对不合格的产品,质监部门也将结果通报给生产企业,并要求整改。

【然而还有这些尴尬】

1. 买根葱也要送个塑料袋 蔬菜摊主每天要用掉 400 个

三个西红柿、两根莴笋、一把青菜 …… 老板麻利地用塑料袋将菜分开装好,顺手拿了把葱放到袋子里,递给顾客,瞬间四五个塑料袋用出去了。5 月 29 日,记者在南京豆菜桥农贸市场看到,市民买菜还是习惯用塑料袋。即使有人拎着布袋子,也会用塑料袋套好再放进去。一家蔬菜摊的摊主告诉记者,他们每天要用三四百个塑料袋。" 部分老年人还会多要几个,回去当垃圾袋用。"

△水果摊上的塑料袋

另一家海鲜摊主也表示,塑料袋消耗很大,很多人担心袋子漏水,会要求再套一层。通过走访,记者发现,塑料袋的使用很普遍,存在于南京大街小巷,包括水果店、蛋糕店、奶茶店、花店、面店、饭店、零食店等各类店铺。其中,除了超市的购物袋是收费的,其他塑料购物袋都是免费的。

2. 快递、外卖后来居上 成塑料制品 " 来源 " 大户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购、餐饮外卖等新的消费业态,也让塑料垃圾成倍增长。据公开数据,国内三大外卖平台日订单量 2000 万左右,按照每个订单至少产生一个塑料袋来计算,每天仅通过餐饮外卖,全国将产生 2000 万个塑料袋垃圾。如果其中一半将用于二次使用,那么也将产生 1000 万个塑料袋垃圾。

其实不仅是塑料袋,一份外卖订单产生的塑料垃圾,还有塑料餐盒、塑料餐具等。如果一顿外卖点了两个菜、一碗米饭,就需要三个外卖餐盒和一个塑料袋来包装。此前,有外卖平台公布的数据显示,南京人均每单消耗餐盒为 2.57 个。

【关注】

农贸市场的塑料购物袋为啥 " 卖 " 不起来?

△菜场的塑料袋

商超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农贸市场的塑料购物袋为啥 " 卖 " 不起来?" 塑料袋不值钱,这一把 70 个,总共也就 1 块 5。" 一家早餐店老板介绍,如果你收费,其他摊主不收费,生意就丢了。另一家蔬菜摊摊主王师傅表示,一个西红柿卖 1 块多,也就赚两三毛,如果用好袋子,成本就要两三毛,基本没得赚了。

而农贸市场的塑料袋都有 " 固定 " 来源,每隔两三天,都会有人送货到市场,什么型号的塑料袋都有。记者注意到,只有成本 5 毛钱的塑料袋上标有 " 环保水产专用袋 " 和塑料回收标志,两三分钱的则没有。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2016 年,南京就曾发布升级版 " 限塑令 ",鼓励和引导市场开办者或场内经营者在市场内设立合格塑料购物袋专营(或兼营)点,实行塑料购物袋统一采购、销售,遏制不合格塑料袋进入市场。不过,记者在探访中看到,绝大多数农贸市场都没有这样的专营点。 " 这不是强制规定,也没有处罚措施,农贸市场很难推行。" 豆菜桥农贸市场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需进一步出台配套措施。

没限住外卖、快递污染," 限塑令 " 过时了?

更尴尬的是,外卖、快递等塑料包装、餐盒、餐具,似乎都不在 " 限塑令 " 范围内。现代快报记者注意到," 限塑令 " 提出,要禁止超薄塑料袋和限制塑料袋使用,并提出相应落实举措。但对其他业态内的塑料制品使用,并没有涉及。

对此,南京市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王达浩也有所关注。"10 年前限塑令出台的时候,网络外卖、快递业还没有这么受欢迎,如今因外卖、快递产生了大量的餐盒、餐具等形式的塑料制品垃圾,加强监管是必然。" 他表示,不可降解的外卖包装和购物塑料袋一样,掩埋可能 100 年都难以降解。未来一段时间,管住外卖、快递等的白色污染问题,尤为重要。

【建议】

把菜场统一管起来 要有相应处罚措施

针对 " 限塑令 " 实施 10 年存在的问题,专家学者、各行各业的人也提出了很多建议。5 月 29 日,在鼓楼区怡景花园垃圾中转站和麻家巷垃圾中转站,现代快报记者满眼看到的都是塑料袋。工作人员表示,生活垃圾大部分是袋装的,有超市买的垃圾袋,还有的是购物袋二次利用。

△菜场的塑料袋

鼓楼环卫所华侨路保洁分公司经理孙西艳表示,片区内的塑料袋垃圾,最大的源头是农贸市场。" 要从源头上制定统一的规定,把菜场管起来,而且要有行之有效的手段。处罚多了,自然就不敢了。" 而在塑料袋的使用上,她建议,最好使用可降解的塑料购物袋。此外,也可以用牛皮纸、纺布袋等其他可降解的材料。

建议在外卖和快递中加收垃圾处理费

针对快递、外卖等新业态造成的塑料垃圾问题,在今年江苏省两会期间,省政协委员、省住建厅副厅长宋如亚也提出 " 扩大限塑令的实施范围,将快递、外卖等新兴产业纳入其中 " 的建议。他表示,由于快递和外卖塑料垃圾增长过快,可以按照 " 谁污染谁治理,谁污染谁付费 " 的原则,在外卖和快递中加收垃圾处理费。

5 月 29 日,宋如亚告诉现代快报记者,目前,江苏省商务厅已经对他的建议作出回复。省商务厅表示,下一步将加大绿色流通推广力度,引导企业积极运用可回收包装材料,开展简约包装及包装回收活动,鼓励采用新型环保包装材料。此外,还将严格执行行业监管,加强与工商、质监、环保等部门的沟通联系,形成行业监管合力,提升执法合力,提高监管效能。

借鉴国外经验,配套补贴政策

" 限塑令 " 该如何升级?王达浩认为,关键在 " 疏 ",不是 " 堵 "。" 为什么塑料袋的使用量一直这么大,是因为一次性包装用品在日常生活里不可缺少。" 在他看来,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寻找一次性可降解的材料来替代。

" 但现在的可降解材料成本高,推广起来就很难。" 王达浩表示,可借鉴外国的经验,从国家政策的层面上出台法规,支持可降解材料的使用,比如规定使用这种材料,国家会给予商家或者消费者相应补贴。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南京 污染 西红柿 三毛 外卖平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