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01
深晚独家 | 2018年最后一天,一群“稀客” 来深圳湾过元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18 年 12 月 31 日,连续阴冷多日的深圳终于迎来了一个难得的好天气,久违的冬日暖阳让深圳湾的色彩重新变得鲜艳、明亮。

12 时许,福田红树林国家级保护区的 2 号鱼塘里,已经聚集了 45 只珍稀候鸟——黑脸琵鹭。在它们身边,还有数百只反嘴鹬、针尾鸭、绿翅鸭、琵嘴鸭、赤颈鸭、青脚鹬等候鸟在水中忙着觅食。

▲ 3 号鱼塘中的黑脸琵鹭群。

每年的候鸟季,黑脸琵鹭的身影始终备受深圳人关注。在政府和民间的共同保护下,近年来这种世界级的珍稀候鸟数量一直稳定在 4000 只左右,其中约 10% 的种群会在深圳湾越冬,深圳也因此成为全球最重要的黑脸琵鹭越冬地之一。

▲在 2 号鱼塘中捕食的黑脸琵鹭。

▲ 2 号鱼塘中的黑脸琵鹭群。

▲ 2 号鱼塘中的黑脸琵鹭群。

在岸边的树丛中,红树林保护区工作人员正在利用高倍单筒望远镜对黑脸琵鹭进行仔细观察。黑脸琵鹭大群集结的场面并不常见,一般的观鸟爱好者一次能在同一区域看到超过 10 只以上已属难得,因此,当天出现在 2 号鱼塘里的 40 多只黑脸琵鹭自然引起了专业鸟类调查工作者的注意。而调查的结果也证实了专业人士的判断:这群黑脸琵鹭中,有近 10 只佩戴着脚环,这说明它们已经成为科学家的定点观察对象。脚环是 " 鸟类环志 " 之一,是科学家为了对野生鸟类进行研究,将野生鸟类捕捉后套上人工制作的标有唯一编码的脚环、颈环、翅环、翅旗等标志物,再放归野外,用以搜集研究鸟类迁徙路线、繁殖情况,从而搜集鸟类分类研究的基础性数据。

▲黑脸琵鹭飞过深圳湾上空。

2 号鱼塘东侧的 3 号鱼塘里,则聚集着近千只普通鸬鹚、一小群黑翅长脚鹬和针尾鸭等候鸟。两只斑鱼狗在空中不停穿梭着,搜寻着它们的午餐。当发现目标的时候,它们会快速地扇动双翼,让自己悬停在空中,然后突然间像一支离弦之箭一样直刺水面,闪电般的一击之后,未等水花落下,它们已经叼着一条仍在拼命挣扎的鱼儿,飞到岸边的树丛中去享用大餐去了。

▲ 3 号鱼塘中的普通鸬鹚。

下午 3 时许,2 号鱼塘的大约 10 只黑脸琵鹭开始陆续飞到 3 号鱼塘的一处草丛后面,与此前从深圳湾方向飞来的 15 只黑脸琵鹭聚集在一起。它们在水中整齐地排成一排,戏水、梳妆,看样子很是惬意。

▲在 3 号鱼塘中戏水的黑脸琵鹭。

再往东去,便是深圳河入海口,这里也是深圳河与新洲河的交汇处。在这里,除了 5 只黑脸琵鹭正在河口觅食,河面上还聚集着上千只红嘴鸥。每当疏浚河道的船只驶过,红嘴鸥就成群结队地尾随着船只的航迹,捕食被船桨翻到水面上的鱼虾。

▲在深圳河口捕食的红嘴鸥。

▲赤颈鸭。

▲一只针尾鸭飞过 3 号鱼塘。

▲捕食中的琵嘴鸭。

▲红嘴鸥。

这是 2018 年的最后一天,也许候鸟们也知道新年就要到来,它们兴致勃勃地聚在这里,上演了一场生机勃勃的迎新舞会。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文 / 图

相关标签

深圳湾 元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