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心的市民可能会发现,近日深圳市区一些公园正在悄悄发生变化。荔枝公园的围栏消失了,公园园景与道路街景融为一体;莲花山南坡密不透风的绿植已被清理,改造成草地、绿树;而原本看不到海的滨海大道,经过绿化提升后蓝天、大海、椰林、草地尽收眼底。为打造 " 世界著名花城 ",2018 年 9 月以来,深圳市城管局公园管理中心对莲花山公园、深圳湾公园、园博园等 6 个市属公园进行的绿化品质提升。昨日,记者对这些公园进行了实地探访。
植物疏朗通透 滨海大道能看到海了
车行滨海大道,记者留意到路南侧深圳湾公园的植被已经出现了一些变化,遮挡人们看海的密集植被变得舒朗,蓝天、大海、绿树、草地一览无余,滨海大道终于成了能看到海的大道。
▲经过一番改造,从滨海大道可以通透地看到椰林、大海。
深圳湾公园近期实施的花带建设项目位于滨海大道南侧,西起小沙山,东至海滨生态园,长约 5 公里。市公园管理中心园容园艺部周兰平博士介绍,这里最早的树木种植于 1999 年,期间又增种了很多速生树种,经过近 20 年的生长已经显得植株过密、严重老化,影响了景观效果。本次改造除了对绿化带进行梳理,还在沿线重要节点如地铁口及入口停车场等种植开花乔木洋红风铃木和紫花风铃木等,成片成带种植地被植物风雨兰,形成上层自然舒展、中层疏朗通透、下层精致靓丽的绿地空间,打造具有深圳地域特色的滨海景观,为沿滨海大道南侧增加一道可以看海的靓丽风景线。
莲花山公园也对一些过于密闭的绿植进行了改造。公园的金桂路是前往山顶广场俯瞰中心区美景、瞻仰小平铜像的必经之路。该路段从莲花湖区至山顶广场的沿路植物经过 20 多年生长,原本密闭无法进入。记者在现场看到,改造后,这片区域已经变成疏朗通透的闲适空间,游客漫步林间草地休憩同时,还可欣赏到莲花湖美景,而以前这一景观完全被密集的植物遮挡。
▲金桂路变原本郁闭度极高、无法穿行的植物,变成通透的草地和树木。
拆除围栏 公园与道路街景融为一体
记者了解到,本次公园绿化提升,公园管理方在优化、美化公园沿路植物景观的同时,还拆除了公园沿街围栏,将公园景观和道路、街景融为一体,打造出园城融合的和谐风景。
莲花山公园南坡面向红荔路,原有绿化种植基本采用了植物密植或叠加的方式进行种植,将公园与道路隔离,台风 " 山竹 " 对此区域造成严重破坏。此次提升对乔灌木和地被进行了清理,组团式种植大腹木棉等开花乔木,底层铺种草坪,打造疏朗通透的自然景观。在拆除隔离市政空间的围栏后,将有效开放公园美景,进一步扩展市民的活动范围和休闲空间。
▲莲花山公园南坡延伸到红荔路,改造完成后公园和路面自然衔接。
荔枝公园红岭路段原有入口位置隐蔽、空间狭小,宽度仅 1.5 米,标识性不强,且绿化层次多,视线不开阔。此次提升不但对公园原有出入口进行了扩建改造,拆除沿街围栏,打开市政街区与公园内部的视线交流通道,并在绿化带增加通过性步道,实现公园与街道的无缝衔接。
▲荔枝公园和红岭路无缝衔接,公园街景融为一体。
品质提升 游园环境更优美舒适
除了上述 3 个公园,市公园管理中心还对园博园、儿童公园、儿童乐园进行了绿化品质提升。市公园管理中心园容园艺部负责人文波介绍说,园博园此次提升主要包括打造迎宾广场花海,提升百步云梯、映翠湖、欢乐剧场周边和南门广场停车场等区域的绿化景观效果。
▲市民漫步园博园南广场。
此外,市属公园 2019 年将新增一批综合服务岗亭,包含消防、防爆、医疗救急等功能,预计共将设置 61 个服务岗亭。各公园内原有的垃圾桶将逐步撤掉,新增和改造 120 个垃圾分类投放点。在园博园,记者看到这款升级后的垃圾分类设施功能更完善,除原本的洗手和垃圾投放功能,更增加了洗脚池和夜间照明设施。
▲公园里的垃圾分类投放点,同时也是洗手、洗脚的水池。
儿童公园已建成 30 多年,园内景观衰退严重。此次将公园分为神秘草丛、伙伴之家、童话丛林、飞跃丛林四个部分进行景观营造,通过清除、梳理现状植物,种植常绿开花灌木,营造了缤纷花果童话世界。
▲儿童公园的绿树让人恍若进入童话世界。
2011 年建成开放的儿童乐园近期也通过种植新奇花灌木,并配以部分时花营造花境,点缀动物小品,增强公园北门片区的景观性和趣味性。目前,各项品质提升工程已经进入收尾阶段,春节前将全部完工。
深圳晚报记者 陈龙辉 冯明 编辑 刘琨亚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