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1-11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南京市政协委员建议将养老护理院纳入“医联体”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徐岑 / 文 王光强 / 摄)南京 60 岁以上户籍老人 141.89 万人,占总人口的 20.85%,比全国提前 10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如何满足老人的健康养老需求?1 月 10 日下午,南京市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举行 " 创新医养结合模式 " 专题议政会。15 位政协委员从政策衔接、人才队伍建设、医养综合体建设方面,建言献策。多位委员建议,将养老护理院纳入 " 医联体 "。

南京已建成 112 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

南京目前的医养结合水平怎么样?南京市副市长霍慧萍通报,南京现有 60 岁以上户籍老人 141.89 万人,占总人口的 20.85%,比全国提前 10 年进入人口老龄化。目前,全市共设有康复医院 11 家、护理院 34 家、养老机构 228 家。护理型床位达 2.06 万张,占养老院床位总数的 55% 以上。

为了应对南京老年人基数大、增速快、寿龄高、空巢多的实际特点,以及对多样化、多层次的健康养老服务需求较为迫切的特点,南京正在创新探索医养结合服务模式。包括加快完善 "15 分钟健康服务圈 ",将全市 138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卫生院)的服务辐射到家庭,通过家庭医生提供家庭巡诊、社区护理、家庭病床等适宜服务,为老人直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截至 2018 年,全市共组建 912 个家庭医生团队,重点人群签约 193.64 万人次,签约率达 72.75%。同时,全市已经建成 112 个社区居家养老综合护理中心。

不过,医养信息不贯通,运行成本较高,人员配备不足,仍是突出问题。围绕这三个方面,15 位政协委员提出建议。

政协委员建议将养老护理院纳入 " 医联体 "

大家讨论最多的,就是希望将养老护理院纳入 " 医联体 "。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广播电台体育节目主持人沈婷婷表示,目前对养老护理院的考核标准,是参照一级医院。但养老护理院只服务院里的老人,如果也像一级医院一样设立放射科、大生化的检验科等,非常浪费资源。更重要的是,养老护理院并不能和一级医院一样进行转诊。

对此,沈婷婷建议,降低养老护理院的准入门槛,形成护理院自己的准入标准。同时,将养老护理院纳入医联体,与各大医院直联。这样,护理院内的老人如果发生医疗问题,可直接转诊。医院的慢病科室,以及长期卧床且需要护工照顾并需要一些医疗辅助的病人,则可以通过养老护理院进行护理。

南京市政协委员、鼓楼区卫计局副局长安冬梅也提到,要充分发挥医联体在医养结合中的作用,资源共享,技术共享。建议根据养老机构老人的服务需求,划分机构等级,按需匹配医疗卫生服务,实现医养结合服务精准化。

采取现代学徒制,定向培育护理员

针对人员缺口问题,也有多位政协委员提及。南京市政协委员、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副校长孔敏在议政会上讲到了学校招生难的问题。" 我们学校开设的老年管理服务专业,2017 年招了 26 个人,2018 年招了 11 个人,报名的学生很少。" 她建议,可以采取现代学徒制,定向培育学生,拓展建设人才队伍。

南京市浦口区中心医院胸外科副主任医师周存荣也专门提了 " 关于养老机构护理员队伍建设的建议 "。他表示,可以在临床护理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养老护理培训,让毕业护士同时持有执业护士证和养老护理专业证。同时,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高从业者素质。提升职业门槛,为从业者赢得社会尊重。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养老 政协委员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