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19
深晚报道|十大关键词带你读懂深圳今年发展蓝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在昨日召开的市六届人大七次会议开幕式上,市长陈如桂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提到,2019 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 7% 左右。市政府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化市场化改革,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

在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中,报告对居民的教育、医疗、就业、养老、住房以及环保等都提出了具体目标。为此,深晚记者提取 10 个关键词,带市民了解深圳今年的发展蓝图。

建设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关键词 1:粤港澳大湾区

举全市之力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增强核心引擎功能。牢牢扭住大湾区建设这个 " 纲 ",深度对接港澳所需、深圳所能、湾区所向,携手建设富有活力、国际竞争力的一流湾区和世界级城市群。

打造前海粤港澳大湾区合作示范区。全面推进前海城市新中心建设,启动沿江高速前海段与南坪快速衔接工程、国际交流岛等重大项目规划建设,开工建设前湾会议中心、桂湾公园等公建配套设施,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480 亿元以上。

关键词 2:营商环境

力争全球经济体营商环境排名前 30 名

坚持以营商环境改革为重点,狠抓改革攻坚。建设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改革创新实验区,持续推进企业开办注销、施工许可、税费缴纳、市场监管、社会信用、跨境贸易等领域改革,继续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 " 深圳 90" 改革,推动水、电、气、网等服务便捷化,力争达到相当于世界银行发布的全球经济体营商环境排名前 30 名的水平。

关键词 3:科技创新

设立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

坚持把创新作为城市发展主导战略,加快建设国际科技产业创新中心。建设世界一流的光明科学城。对标最高标准、最高水平,加快推进材料基因组等大科学装置建设,前瞻布局重大创新平台和创新孵化器。加大土地整备力度,加快重点项目和配套设施建设。

加快补齐基础研究短板。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力度,确保基础研究投入比例不低于财政科技专项资金的 30%。设立深圳市自然科学基金,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高起点规划建设西丽湖国际科教城。推进未来网络试验设施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争取国家第三代半导体技术创新中心等落户深圳,做实诺贝尔奖科学家实验室。

关键词 4:实体经济

引进一批投资 10 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项目

做强做优实体经济,打造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示范区。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推进华星光电 T7、亚太卫星、大族激光智能制造、全普微激光等重大项目建设,打造新能源汽车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创建医疗器械等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着力引进一批投资 10 亿元以上的先进制造项目。

关键词 5:智慧城市

率先开展 5G 商用试点

打造国际一流智慧城市,抢抓智能时代发展先机。构建全球领先的智能化信息基础设施。加快高速宽带网络工程建设,率先开展 5G 商用试点,超前布局物联网、智能网联汽车等新型基础设施,加快超算中心二期建设。完善大数据基础设施,建成政府管理服务指挥中心和城市大数据中心。推进全面感知体系工程建设,加快城市基础设施智能化改造。

关键词 6:生态文明

淘汰老旧车 5 万辆

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全力开展 " 水污染治理决战年 " 工作。压实河长、湖长、湾长责任,统筹执法措施、管理措施、工程措施、技术措施,确保全面消除全市黑臭水体,实现深圳河、观澜河、龙岗河、坪山河考核断面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水质,推动茅洲河水质明显改善。

深入实施 " 深圳蓝 " 可持续计划。全面推广国 VI 标准车用燃油,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加快工程车电动化更新应用。加强机动车排放监管,淘汰老旧车 5 万辆,加快充电桩建设,建立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

关键词 7:一体化发展

高起点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

深入实施 " 东进、西协、南联、北拓、中优 " 战略,推动城市高水平发展。推动城市一体化发展。主动融入全省 " 一核一带一区 " 区域发展新格局,加大特区一体化攻坚力度,优先将教育、医疗、文化、科研等重大项目布局原特区外。打造坂雪岗科技城、北站商务中心区、笋岗 - 清水河片区、西丽高铁新城、坪山中心区、坝光国际生物谷、盐田中心区等一批城市新空间,加快华富村、湖贝、新桥东等旧城区更新改造。高起点规划建设深汕特别合作区,推动深汕高铁、深汕第二高速等项目尽快开工。

关键词 8:全球区域文化中心

推进新十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

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深入实施 " 文化创新发展 2020",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开展文化旅游品质提升行动,打造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让文化软实力成为特区新的竞争力。

高水平建设文体设施。推进深圳歌剧院、科技馆、国家博物馆深圳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规划建设,开工建设美术馆新馆、中国红树林博物馆、深圳湾文化广场和宝安公共文化艺术中心,建成坪山文化中心等设施,完善提升南头古城等十大特色文化街区,筹建深圳工业博览馆新馆。新建 80 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

关键词 9:精准脱贫

精准推进 323 个相对贫困村稳步脱贫

落实精准脱贫攻坚战部署,坚决完成对口支援和扶贫协作任务。贯彻乡村振兴战略,坚持产业扶贫、造血式扶贫,全力推动先富帮后富、携手奔小康,全年安排帮扶资金 28 亿元。继续做好援疆援藏工作,建成喀什深圳产业园三期工程。扎实推进对口广西百色、河池扶贫协作 , 加强劳务输出、农产品、产业园区、旅游等方面合作,继续推进教育扶贫、医疗扶贫。认真做好全面对口帮扶河源、汕尾工作,抓好深河、深汕产业共建园区建设,推动建设好深河人民医院、深汕中心医院等民生项目,精准推进 323 个相对贫困村稳步脱贫。

关键词 10:幸福深圳

九大类民生支出 2709 亿元

着力建设幸福深圳,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全年计划完成 10 个方面 40 项民生实事和一批民生微实事,安排九大类民生支出 2709 亿元,其中教育、医疗支出分别增长 11% 和 13%。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高等教育高水平发展;深入推进 " 健康深圳 " 建设;打造市民满意的食品安全城市;强化基本民生保障;加强社会治理。

数读

2019 年民生实事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全年计划完成 10 个方面 40 项民生实事。这 40 项民生实事清单昨天也已对外公布。通过一些关键数据,可以对这些民生实事进行更直观的了解。

教育:3.1 万个

○高质量新改扩建公办中小学校 18 所,新增学位 3.1 万个以上。

○向 30 万名符合我市就读条件的民办义务教育学校学生发放学位补贴。

○新增 60 家以上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为有需求的学生提供午餐午休服务。

医疗:3500 张

○高质量新改扩建医院 5 家,全市新增病床 3500 张。

○新增社康机构 30 家以上,开通家庭医生服务热线。

○建设 5 个中医医疗质控中心、6 个中医专科联盟、建设 5~7 个中医专科护士与护理技术培训基地。

就业:8 万人

○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8 万人。

○继续实施 " 青年驿站 " 项目,为 3000 名来深应届毕业生提供免费住宿、就业指导、城市融入服务。

居住:8 万套

○全市人才住房、安居型商品房、公共租赁住房开工筹集 8 万套 / 间、供应 3.4 万套 / 间。

社会保障:4500 名

○为约 4500 名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购买重大疾病补充医疗保险;为 2000 人次来深建设者及其子女提供大病医疗资助。

○新增养老床位 1000 张;在 30 个社区试点开设 " 长者饭堂 "。

出行:300 公里

○优化新增 85 条以上公交线路,改善 10 个以上片区的公交微循环。

○治理交通拥堵节点 100 个,打通断头路 10 条。

○新改扩建自行车道约 300 公里。

○开通 5 条以上国际新航线;开通深圳机场码头至珠海九洲港水上航线。

文体:230 场

○举办 230 场 " 美丽星期天 " 等周末品牌及文化进社区等公益文化活动,放映 6000 场公益电影。

○为 5 万名市民提供国民体质测定与运动健身指导服务,组织开展公益健身指导服务 1 万小时。

○新建 80 个以上便民利民健身场所。

环境:40 个

○完成新建、改建公园 40 个。

○新建、扩建 6 座水质净化厂,推进 17 座水质净化厂提标改造,新增污水处理能力 40 万吨 / 日。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相关标签

深圳 基础设施 营商环境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