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1-23
18年奉献给扬尘防治,他让南京人更畅快呼吸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李娜)"PM10 显示是 129,启动自动喷淋系统。" 1 月 23 日上午,在南京江北新区一处工地,现代快报记者刚进入工地,一阵 " 雾状人工雨 " 就从天而降,工地大屏幕上 PM10 指数开始逐渐降低,据介绍,施工现场的实时视频和环保数据,在市、区两级扬尘管控智慧平台上都能看到。人称 " 拼命三郎 " 的南京市环境监察总队总支书记葛学勇又一次以工地为起点,开始了一天的工作。而这样的 "5+2"" 白加黑 " 的日子,他已经坚持了 18 年。

"2010 年南京的扬尘管控是个空白区域,当时全市共有 1000 多个工地,最严重的区域平均月降尘量 30 吨。" 葛学勇告诉现代快报记者,为了严控扬尘,南京环保部门专门成立了工地环境管理科,在环保执法一线工作了近 10 年的葛学勇临危受命,负责牵头全市工地扬尘管控工作。

△葛学勇带队突击夜查工地扬尘情况(左二)

" 工作阻力非常大,工地负责人和工人认为只是在施工,根本不知道这种行为已经违法了。" 葛学勇表示,曾经有一个最牛工地,距离市民居住区只有 1.5 米的距离,施工噪音和扬尘对生活影响很大,他们接到 100 多次投诉,工地依然我行我素。区环保执法人员去检查时,竟然被拒之门外。葛学勇知道后,连夜带着三个工作组及多家媒体赶到现场,约谈工地负责人,明令工地在彻底整改之前必须夜间停工,并连续 7 天对工地进行了上限处罚,最终工地不仅解决了群众投诉的问题,也履行了处罚义务。

2013 年 1 月 1 日,葛学勇参与起草的《南京市扬尘污染防治管理办法》正式颁布实施。南京的工地扬尘管控工作经历了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的转变。根据专项办法,环保部门有权责令限期停工整改,对违规工地起到强有力的威慑和敦促作用。葛学勇和同事们执法底气更足了,他的工作重点又转向了智慧工地的建设。

" 以前只是用堵的方式对工地加强管理,比如增加围挡、上洗轮机,把污染控制在工地范围内,但这只是临时措施。" 葛学勇介绍,从 2017 年开始,南京三年要建设工地、区、市级三个扬尘管控智慧平台,进行智慧工地管控,到目前为止,南京已经有了 142 处 " 智慧工地 ",即工地内部要有洗轮机,围挡上要有喷淋设备,塔吊上要有喷淋系统,覆盖不到的地方要有雾炮补缺,整个工地有检测平台。目前,南京 2300 个工地的平均月降尘量降至 4.18 吨以下。

△葛学勇夜查梅山钢铁有限公司(右一)

每次收到市民的点赞,葛学勇的高兴之情溢于言表:" 南京天更蓝,空气更好了,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功劳!"

18 年来从没休过一个年休假,越是节假日越要加强环保检查 ……1 月 19 日,葛学勇作为基层环保工作者 , 从 140 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当选为由中国环境报社、中国环境网主办的 "2018 最美基层环保人 ",也是全国 10 名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来自江苏的基层环保工作人员。

(南京市生态环境局供图 编辑 刘魏)

相关标签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