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1-25
深晚报道 | 龙岗区六届人大四次会议召开 全面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建设美丽龙岗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 月 24 日,龙岗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龙岗区区长戴斌代表龙岗区政府向大会作了政府工作报告。报告总结龙岗区过去一年的工作成绩,描绘了 2019 年的发展蓝图,重点推进龙岗区生态文明建设,打造绿色宜居环境,提升居民幸福感。

报告指出,龙岗去年在综合经济实力上再上新台阶,初步预计,2018 年龙岗区生产总值超过 4200 亿元,稳居全市第二,3 年突破两个千亿大关,增长 11%。规上工业企业增加值 2747 亿元,增长 17.7%,跃居全国工业百强区榜首。

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多件重点民生实事较好完成

教育和医疗等重点民生领域问题一直备受市民关注。大会上,戴斌指出,去年龙岗区九大类重点民生领域支出 255.5 亿,增长 5.2%,占财政支出比重达 75.9%。新改扩建 7 所公办学校,新增公办学位 1.56 万个,增量全市第一,连续三年获评全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先进单位。

医疗方面,市平湖医院顺利封顶,8 个公立医院、7 个社康中心改造项目集中开工,国际一流的深圳质子治疗中心落户,龙岗区获评国家级妇幼健康优质服务示范区。新开工筹集人才住房和保障性住房 1.8 万套,居全市第一。

戴斌在报告中指出,去年龙岗区率先在全市启动分区规划编制,完成 "4+2" 重点区域海绵城市、产城融合及质量型开发详细方案。大运枢纽、平湖枢纽站城一体化开发研究扎实推进,龙岗河 " 一河两岸 " 设计国际咨询完成专家评审。出台建设工程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持续 " 行走龙岗 ",打造龙翔大道等 3 条花卉景观大道,市容环境深度蝶变,环卫指数测评跃居全市 " 三甲 ",龙城街道 7 个月排名全市各街道第一。

加快生态环境保护

全面打造宜居龙岗

2018 年,龙岗区突出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完成多项治水提质任务,全年完成治水提质投资额 87.43 亿元,比上年增长 174%。34 条黑臭水体主体工程、764 公里污水管网、1478 个小区正本清源改造任务按期完成。

一直以来,龙岗区牢固树立了 "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 的生态发展观,充分利用特区一体化和东进战略契机,紧紧围绕打造 " 生态高地 " 目标,以对历史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推动生态保护工作,加快生态高地、美丽家园建设。

戴斌指出,下一年,龙岗区将全面落实深圳 " 水污染治理决战年 " 各项部署,实现 44 条黑臭水体全部消黑,完成 615 条小微黑臭水体治理,力争 13 个河流交接断面水质稳定达标。实施小区正本清源项目 2000 个以上,新建污水管网 150 公里以上,深入推进缺陷管网修复,实现正本清源、雨污分流管网 " 两个全覆盖 "。扎实推进河道综合整治,完成 21 条河流综合整治工程。加快推进 3 座新建污水处理厂调试投产、5 座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实现出水指标满足地表准 IV 类水标准。深入开展 " 散乱污危 " 企业和面源污染整治,推进 " 清四乱 " 及 " 五清 " 工作,从严整治河湖管理范围乱占乱建行为,并将全区所有水库、山塘和小微黑臭水体纳入实施范围。

同时,龙岗区将加快推进儿童公园、低碳公园等建设,计划新改建社区公园 6 个、街心花园 22 个,完成龙城公园绿道建设;加快打造龙岗河 " 一河两岸 " 重要景观节点,高水平建设龙腾工业区 2 公里滨水活力带;加快 213 个城中村综合治理。深入推进 " 公厕革命 ",完成 462 座公厕升级改造。从严管理,不断提升环卫管理水平和作业标准,持续改善城区环境品质,全面打造绿色宜居环境,建设美丽龙岗。

推进城区规划建设

提升整体功能品质

2018 年,龙岗区全面开展 "4+2" 重点区域城市设计,坂田南片区纳入坂雪岗科技城,坂田国际艺术中心项目全面启动;大运中心配套设施开发利用有序推进;国际低碳城核心区 34 公顷土地实施整体规划,国际低碳体验中心建成使用;阿波罗未来产业城建设取得新进展,交通动脉山水二路贯通;探索重点区域均衡布局,谋划培育更多区级重点区域;优化调整一、二级水源保护区;完成 1 平方公里较大面积产业空间专项整备;城市更新供应土地 80.7 公顷,在全市实现完成量 " 三连冠 "。

戴斌表示,2019 年龙岗区将立足湾区规划城区空间,对标国内外先进城区,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宏大视野下谋划未来发展,将龙岗打造为辐射带动和服务能力强的粤港澳大湾区战略腹地。深入实施产城融合示范区建设行动计划,推动工业化和城市化同步发展、地上地下基础设施同步规划建设,促进产城要素合理配置。加快编制龙岗分区规划,统筹安排重大项目、城市大型公共设施、交通设施等,确保空间总体规划与法定图则之间的有效衔接,实现 " 多规合一 "。加强城市建筑风格和人文设计的国际化引导,打造错落有致、富有层次感和艺术感的 " 城市天际线 "。

此外,龙岗区还将加快轨道 10 号、14 号、16 号线建设,推动 3 号、10 号线东延段尽早开工,争取 16 号线南延、17 号、21 号、33 号线等纳入新一轮轨道建设规划。加快推进龙坪路、丹荷路等主干道建设,深入实施打通断头路三年行动计划,打通断头路 10 条。推进新型公交试验线规划研究,破解大布吉等片区出行难问题。完成 10 条以上公交线路调整,开通一批 " 社区微巴 ",500 米范围公交站点覆盖率提高至 95.5%。开展路权调整等交通微改造,打造慢行交通示范项目,新改建自行车专用道 15 公里。新增海绵城市面积 10 平方公里,开工建设综合管廊 46.2 公里。加快推进双水源工程和深圳水库、雁田水库截排工程,建成坂田、平湖、坪地片区应急供水保障工程;投入使用 3 个 110 千伏变电站;新增燃气管网 10 公里。(深圳晚报记者 高申现 郑燕妹)

" 两会 " 声音

人大代表朱杰:

希望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

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插上翅膀

" 我作为企业界代表,我更关注的是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一个区域的强弱是和经济挂钩,一个区域的经济效益与企业的发展挂钩,龙岗区在 2018 年对优化营商环境确实做了很多工作,推出了 20 条优化环境的方案,但还有继续改进的空间,比如如何利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来优化政府服务的办事效率,进一步落实降低实体经济的运营成本,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的问题。" 朱杰表示,希望 2019 年政府能够切切实实做好这方面的工作,为民营经济的发展插上翅膀。

人大代表张育彪:

打造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

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

张育彪表示,南岭村经济的转型是追求高质量的转型,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布好局、起好步,要逐步淘汰低端业态,引进培育更适合创新发展的高科技企业。" 也有低端业态的企业离开南岭村,这个并不是坏事。" 张育彪表示,这是村集体创新转型过程当中必须要面对的事情。" 要舍得一时的经济利益,忍受转型时期的‘阵痛’。" 张育彪说,对于未来发展,自己和南岭村已在心中有了规划:要先稳定好先进制造业,通过区里政策释放的改革红利,腾挪出空间资源,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打造新兴产业的孵化基地,培育更多高科技企业。

相关标签

营商环境 粤港澳大湾区 融资 人大代表 朱杰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