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 " 最美信访干部 "、龙岗区人大代表、布吉街道可园社区党委第一书记、居委会主任、工作站站长张海威,日前在北京新华网演播厅 " 改革足迹信访访谈 1+1" 上,讲述他在基层工作 " 变上访为下访 ",构建居民诉求平台,解决基层实际问题,探索社区治理新经验做法。 1 月 24 日,刚从北京回来参加龙岗区第六届人大会的张海威接受了记者采访。
张海威,在信访岗位工作十多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 6350 宗,帮助困难群众申请救助金 260 万元,为群众挽回损失 620 万元,为民工追回欠薪 1800 多万元。张海威到社区工作后,深感责任重大,但他角色转变,为民不变,他在服务大厅挂出以自己名字命名的 " 张海威劳模创新工作室 ",探索社区工作的新方法,取得了明显成效。
变上访为下访
可园社区是龙岗区最大的花园式住宅社区之一,有 9046 户 25668 人,商铺 360 户。该社区物管、停车、就学等信访问题突出,居民经常到市、区、街道上访,在小区拉横幅。张海威通过 " 劳模工作室 " 开展接待日、进社区等调解活动,将居民上访变为下访,拉近了和居民的距离。
解民忧于社区
最让居民啧啧称赞的是,小区垃圾收纳清运难题的有效解决。可园小区只有一个垃圾中转站,占用人行道,挨着小区居民楼,遗留的垃圾导致了该路段脏乱差,业主经常投诉上访。针对这一问题,张海威带领社区干部听取居民的意见建议,与小区管理处、业委会协商,向布吉街道职能部门反映,召开了 20 余次协调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乱停车导致交通堵塞也是可园社区的老大难问题,张海威了解情况后,利用人大代表身份建议,率先实现龙岗区首个社区引进 " 宜停车 " 项目,解决停车难及道路拥挤问题,还协调收费标准从二类降到三类,为居民谋得实实在在的利益。
牵挂居民探索社区治理新局面
张海威在社区的调研活动中,了解到老年象棋爱好者没有活动场地,通过与物业协商,不仅解决了问题,还通过社区 " 民生大盆菜 " 项目开展象棋培训和比赛,为他们提供活动经费保障,社区老人交口称赞。 张海威十分重视社区老年人的文化活动,并支持巩固壮大社区文化团队,培育基层文化队伍,组建有特色的文化队伍,通过 " 传、帮、带 " 扩大社区文化的影响力,提高社区文化档次和文化品位。社区老协合唱团、舞蹈队等多次在省市比赛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张海威在忙碌的工作中还经常抽时间去看望社区的低保户、孤寡老人,节假日更是带上社区干部去看望他们,送去社区组织的一片爱心。得知可园社区困难家庭刘桂艳的情况后,多次到刘桂艳家中慰问,为刘桂艳瘫痪的丈夫免费提供了理疗床垫一个、吸氧仪器一部、轮椅一台,让他们重拾生活信心。
张海威从扎根信访十年,到服务社区一线后,虽然身份和工作性质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但是 " 深入群众、为民服务 " 的心不变。他立足本职工作岗位,秉持着 " 为人民服务 " 的精神,创新工作模式,真正为民办实事、解难事、做好事,得到各方点赞。
两年多来,他深入社区 300 多次,走访群众 200 余人,跟进办理信访问题 70 余件,妥善处理了社区信访积案 5 件。社区物业、居民给张海威赠送的锦旗有三十多幅,日前受邀到北京参与新华网演播厅 " 改革足迹信访访谈 1+1",受到各方关注。
深圳晚报记者 高申现 通讯员 李昌战 黄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