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鹿伟 文 / 摄 通讯员 司马力)长江三角洲区域集聚了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我国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城市,这里科教资源高度集聚、实体经济稳健发达,是我国 "T" 字型经济布局中头部城市的集中地。未来,这些城市将如何 " 抱团取暖 ",推进创新发展一体化?1 月 27 日,建设 " 长三角创新圈 " 专家研讨会在南京举行。来自上海、南京、杭州、合肥等城市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齐力建议加快建设 " 长三角创新圈 ",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
△会议现场
空间布局啥样子?
建议 " 一圏一核三城多点 "
与会专家们认为,加快 " 长三角创新圈 " 建设,是落实国家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战略的重大举措,对提高长三角城市群在全球创新格局中的地位、提升南京创新首位度、构筑具有先发优势的发展模式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会上,江苏省战略研究院相关人士介绍了关于加快建设 " 长三角创新圈 " 的建议。根据建议," 长三角创新圈 " 的空间布局为构建 " 一圈一核三城多点 " 的创新发展新格局:" 一圈 " 即依托沪宁合、合杭高速铁路、G42、G50、G60 高速公路、长江中下游航道、区间航空航线等立体交通体系,通过沿线城市创新要素交流融合、紧密合作形成的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创新创业生态圈;" 一核 " 即发挥上海科技创新中心和综合性科学中心的龙头核心作用;" 三城 " 即进一步强化南京、杭州、合肥等三个区域双创中心城市的辐射联动;" 多点 " 即推动创新圈内更多城市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更加包容的理念全方位开展创新合作,聚力打造世界有影响力的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国家自主可控产业策源地和全国区域协同创新和发展示范区。
未来," 长三角创新圈 " 将向西加强与武汉、重庆、成都等长江沿线若干节点城市合作,带动形成 " 长江经济带创新圈 "。
专家观点
建议破除沿线城市间制度壁垒,建立人才柔性流动机制
如何打造 " 长三角创新圈 "?与会的专家学者纷纷建言献策。
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王书华认为,打造长三角创新圈,就是要破除沿线城市间制度壁垒,促进创新要素自由流动、高效配置,这不仅是对长三角创新一体化布局的进一步优化和完善,对全面建成全球一流品质的世界级城市群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推动长江经济带创新发展具有引领性作用。
这几年,沪宁杭合等城市的科技创新合作取得了一些成效,积累了一些合作经验,但也存在着一些体制性障碍和问题。
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的教授曾刚表示,破除制度壁垒是长三角创新圈建设的关键环节。为此,他建议,首先要破除人才流动障碍,建立城市间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打破户籍、身份、档案、人事关系等刚性制约,突破工作地、工作单位和工作方式的限制,实现智力资源合理流动。
其次是要消除市场准入壁垒,破除区域歧视、主体歧视、所有制歧视等歧视性市场准入 " 门槛 ",完善沿线城市一体化的市场准入和产品销售机制。第三是要填平政务服务沟壑,全力推进区域 " 互联网 + 政务服务 ",实现长三角创新圈一网通办。最后是要突破金融融通瓶颈,加快推进沿线城市在金融信息、风险投资、信用体系等方面的一体化。
建议优化创新链分工,在沿线城市设若干 " 伙伴园区 "
在 2018 年度 " 中国城市科技创新发展指数排名 " 前十名中,上海、南京、苏州、杭州等 4 个城市上榜,是 " 前十名 " 中数量最多的城市群(京津冀 2 个、粤港澳 2 个)。
中科院南京分院院长杨桂山表示,上海、合肥是国家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南京是国家科技体制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并正全力推进创新名城建设,杭州聚力打造数字经济第一城,加快建设 " 长三角创新圈 " 有利更好发挥上海、南京、杭州、合肥核心作用和双创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他建议,构建形成 " 一圈一核三城多点 " 的创新发展新格局。在此框架布局下,各地应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 我对长三角创新圈的建设非常看好。" 安徽大学教授宋宏建议,要充分发挥城市间创新资源比较优势和互补性,优化中心城市与中小城市创新链分工,构建从基础研发(123)、应用开发(456)到产业化(789)的功能梯度布局。
在宋宏看来,第一层次以上海综合性科创中心、南京创新名城、合肥科学中心、环杭州湾大湾区为核心,重点开展科学探索和原始创新,发挥产业创新策源地功能;第二层次以国家级新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高新区为主阵地,联合综合性科创中心城市群,重点开展高技术应用研发;第三层次以中小城市为节点,开展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建设高科技产业承载区。
创新的目的在应用。浙江省社会科学研究院所长、教授徐剑锋建议,要大力培育科技产业集群。瞄准技术前沿,联合攻克一批前瞻性引领技术、颠覆性硬技术,培育形成区域创新发展的新动能。他建议在沿线城市设立若干 " 伙伴园区 ",鼓励产业关联度高的高新园区之间建立富有活力的伙伴关系,构建共同推动创新、共同培育产业、共同享受利益的良好机制。
(编辑 陈海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