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全媒体 2019-02-13
2019年度“世界最美的书”是它!《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迷倒老外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李明非 记者 郑文静)如果书也有容颜,你最爱的是哪一款?近日,2019" 世界最美的书 " 评选在德国莱比锡揭晓,一本记载了江苏城乡生活、民生、风俗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从全球 600 多部候选作品中脱颖而出,让各国爱书人为之倾倒。它,到底有多美?现代快报记者独家专访设计师周晨为您揭秘。

【获奖】

从全球 600多件评比作品中脱颖而出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由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旗下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出版。周晨设计,龚为摄影,潘文龙撰文,是国内首部纪实性区域老行当记录的合集。

该书曾获得 2018 中国 " 最美的书 " 称号。

评委会给《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如下评语:设计处处显示真情,用老店铺包点心的粗陋纸张并打毛边,表现逐渐消失的民间老行当百业,有朦胧之美。采取古老而民间的装订方式,页码设置奇特。内文的文字与大图片使用不同材质来表现,丰富了视觉语言。黑白图片印在粗陋纸张上,产生古老斑驳的意向,仿佛显示了新百业皆源自老行当。

" 最美的书 " 是上海市新闻出版局于 2003 年创设的书籍设计评选项目,至今已举办了 16 届。每年的获奖图书都送到德国莱比锡参加次年的 " 世界最美的书 " 评选,先后有 346 种 " 最美的书 " 代表中国亮相莱比锡,其中 20 种图书获奖。

2018 年 11 月,来自全国各地的 25 种图书获得 2018 年度中国 " 最美的书 " 称号,并代表中国参评 2019 年度 " 世界最美的书 " 评选。

最终,《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摘得 2019" 世界最美的书 " 称号。

由德国图书艺术基金会主办的 " 世界最美的书 " 评选已有近百年历史,代表了当今世界书籍艺术设计的最高荣誉。组委会今年共收到来自全球 32 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评作品 600 余件。最终 14 部作品荣膺 2019" 世界最美的书 " 称号,这些获奖作品分别来自 10 个国家或地区。

现代快报记者获悉,获奖图书将会在莱比锡书展和法兰克福书展与读者见面,并在世界各地巡展。

【揭秘】

周晨设计,龚为摄影,潘文龙撰文,三人联手致敬匠心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是国内首部纪实性区域老行当记录的合集。图像资料丰富,具有视觉张力;文字叙述,笔调自然优美,融合史料与采访记录,可读性强;全书整体设计为毛装本,手工装订,朴素厚重,是一部致敬匠心的作品。

此前,国内关于工艺和行当类别的书也不少,但如此全面反映一个区域的纪实类作品,从未有过。

书中将江苏的老行当分为衣饰、饮馔、居室、服侍、修作、坊艺、工艺、游艺八类,图文并茂、自成体系。具有三大特点:一、项目选择覆盖面广,既顾及全省又突出苏州、扬州、泰州等行当密集、工艺繁荣之地。二、全书共计九十多题,涉及一百多个项目,以纪实摄影手法呈现,颇具规模,具有图像史料的价值。三、文字注重史料挖掘,但文笔流畅,语言优美,可读性强。

想要做成这样一本书,难度不小,但周晨、龚为和潘文龙还是决定试试。

江苏泰州的摄影家龚为,十余年专注老行当,积累了数以万计的珍贵老行当照片资料,他的老行当摄影作品曾获得 2009 年第 6 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民俗摄影 " 人类贡献奖 "。

本书撰文作者潘文龙,工作生活在苏州,对老手艺也情有独钟,曾经担任《手艺苏州》的编导,他爱好专研文史,笔调清新。

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艺术教育出版中心主任周晨,是设计师,也是这本书的选题策划人。

他们三个人常常共同去采访,获取一手资料,感受着手艺人的工作和生活状态,目睹这些老行当逐渐远离现代人的生活。" 那些被人淡忘的老行当、老手艺、老作坊、老字号,伏地而生根植于民间,是推动本土文化产业的富矿。政府推动文化产业,其主因是要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鼓励创新。创新需要文化的积淀,但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资源,正在你我的身边急速凋零。这正是我们策划《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原因。" 周晨告诉记者。

中国古代数字系统 " 苏州码子 ",对本书至关重要

《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的诞生,为我们留下了当代江苏城乡生活、民生、风俗的珍贵资料。它的美,同样让人印象深刻。

全书放弃了机械化的装订方式,搓纸为绳,取代锁线,以纸钉固定。四面的毛边效果,与毛装本的整体相协调。内页选用了几种不同的纸张,黑白与彩色相间,最主体的一款纸张就是普通的包装纸。在周晨看来,它就像纸张中的灰姑娘,颜色和质感与老行当主题格外吻合。" 不过,粗糙的质感,确实给印刷带来不小的难度。"

本书设计的另外一个重要创意点,是重现了逐渐消亡的中国古代数字系统——苏州码子。

" 苏州码子 " 也叫草码、花码、番仔码、商码,产生于苏州,是中国数字文化演变的产物,历史悠久,脱胎于南宋的算筹,在民间各行各业交往中广泛使用。当阿拉伯数字成为社会主流后,苏州码子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 汪曾祺在《草巷口》一文中提到了苏州码子。英国电视剧《神探夏洛克》中也将这一神秘符号安排进了剧中的情节。曾旅居澳门的海上篆刻名家陆康先生告诉我,澳门面店的价目单,古董店、当铺及中药房的记账本上至今还在使用。马来西亚的朋友也为我提供了宝贵的线索,可见苏州码子的影响力。我专门到京张铁路的青龙桥车站,寻访苏州码子的遗迹,几块用苏州码子书写的计程碑,完好伫立在那里。在苏州档案馆,我看到了苏州鸿生火柴厂的老工资单,用的正是苏州码子。"

周晨希望,他们用《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这样的方式回归民间、致敬匠心,可以唤起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人来关心老行当,让这些老行当能够代代相传、薪火不灭。

【亮点】

江苏不仅好书多," 最美的书 " 也多

江苏不仅拥有为数众多的好作家、好出版社,也拥有一批国内顶尖的书籍设计师。著名设计师朱赢椿,就曾两次获得 " 世界最美的书 "。还有很多来自江苏的作品,夺得过中国 " 最美的书 "、" 世界最美的书 " 称号。

赢得 2018 年度中国 " 最美的书 " 称号的 25 部作品中,来自江苏的就多达 6 部。除了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的《江苏老行当百业写真》,还有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醍昂:白明的国度》,书籍设计:曲闵民、蒋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书籍设计:晴佳;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云上》,书籍设计:周曙;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高二适先生年谱》,书籍设计:周伟伟;南京出版传媒集团南京出版社《第九届全国书籍设计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集》,书籍设计:赵清、朱涛。

这些书,同样美轮美奂,同样在德国莱比锡的评比现场,迷倒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爱书人。

(编辑 余爽)

相关标签

苏州 莱比锡 泰州 脱颖而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