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2-25
深晚报道 | 2019深圳关爱行动爱心典型候选名单公示,十佳公益机构、年度推动者邀你“点赞”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6 日起,2019 深圳关爱行动 " 十佳公益机构 "" 年度推动者 " 候选名单开始公示,并在网络上接受市民的 " 点赞 ",共有 20 个公益机构、5 位推动者分别从 124 家被推荐的公益机构、58 位被推荐的推动者中脱颖而出,进入候选名单。

2018 年 9 月 17 日,深圳晚报社启动了 " 十佳公益机构 "" 年度推动者 " 推选活动,经过组织推荐或自荐、征求有关单位意见、初评会评审、公示、终评会评审等程序,最将终推选出 " 十佳公益机构 " 和 " 年度推动者 "。2019 年 2 月 19 日,经初评会评审产生了 " 十佳公益机构 "" 年度推动者 " 候选名单,并在深圳关爱网、" 壹起创益 " 微信公众号公示,欢迎市民点赞支持。

此次公示期为 8 天,从 2019 年 2 月 26 日至 3 月 5 日。 若对候选机构、推动者有异议,可以书面形式并署真实姓名,于 3 月 5 日前向市关爱办反映。(联系人:施小姐 83519680,福田区商报路商报大厦 1301 室,邮编:518034)。

市民可通过两种方式为候选机构、推动者 " 点赞 ":

1. 登录深圳关爱网(http://www.szguanai.com/)后,按照相关提示进行点赞;

2. 关注 " 壹起创益 " 微信公众号进行点赞。

" 十佳公益机构 " 候选名单及事迹简介

1.深圳市罗湖区懿米阳光公益发展中心:心系 " 阳光妈妈 ",打造公益矩阵

" 懿米阳光 " 是在区妇联、区妇女儿童活动中心支持和指导下,于 2015 年 8 月成立,主要服务对象为辖区内的 " 阳光妈妈 "(特指单亲贫困母亲、失业下岗女性、遭遇困境女性)。中心以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和手法为依托,以 " 阳光妈妈 " 的具体需求为根本,充分整合政府、企业、社会资源,为 " 阳光妈妈 " 增收、增能、增值,最终实现自助、助人。中心的服务包括灵活就业、创业孵化、素质提升、婚恋交友以及亲子服务五个方面,已打造出 " 巾帼调查队 "、" 布衣女匠 "、" 书写人生 "、" 益心童行 "、" 懿心相随 " 等公益项目,每年服务量达 6300 多人次,帮助 " 阳光妈妈 " 累计创收 300 多万元,荣获区 2016 年、2017 年突出贡献社会组织等奖项。

2.习学书院:" 图书馆 + 读书会 + 书吧 " 激活社区阅读

习学书院是亲子家庭社区教育、家校教育、特色教育的社会自治教育组织,是公共生活群体、大型传统文化教育传承活动的载体。深圳市盐田区习学书院成立于 2014 年 11 月,是非盈利性社会组织。主要职能是推广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中华文明礼仪、二十四节气、十二生肖和中华传统文化节日等传统文化,开展诵读中华传统文化优秀经典、家长课堂和阳光心态建设课堂等。主要业务是文化推广、企业培训、中小学教师培训等。与此同时,习学书院以公益的形式开始在盐田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家长课堂、亲子共读、心理危机干预课堂、中小学生夏、冬令营等,并得到相关部门的一致好评。

3.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志愿者协会:让更多的市民能享受到更多样化的文化服务

深圳市南山区文化志愿者协会自 2015 年成立至今,严格遵守国家的政策,履行完善的登记制度,会员机构没有变动,逐步完善财务管理制度;按协会章程开展各项活动组织开展了一系列基层文化志愿服务活动,弘扬了志愿者精神,丰富了基层群众文化生活,为市民参与文化活动、享受文化服务、开展文化创新提供便利。据不完全统计,组织服务 3050 场次,累计服务 33572 人次,服务时间长达 126430 小时,受益人数达 134 万余人。

4.深圳市南山区蛇口社区基金会:让公益理念走入社区,走入居民生活

蛇口社区基金会成立于 2015 年,是一家由社区自发而成的社区基金会。蛇口社区基金会的愿景是营造最适于文明和文化生长的社区公共空间。为实现这一愿景,蛇口社区基金会以传承、务实、专业、创新为核心价值观,定位于社区公益平台的角色,积极整合各方资源,以资助为主要形式,支持公益项目和活动,培育多元化的社区自组织、志愿者团队、社会企业等,并致力于向蛇口引进成熟的公益理念、组织及模式。推动社区公益生态持续改善,促进蛇口社会资本不断增值。

5.深圳市宝安区打铁文艺社:持续助力公益,为社会送去关爱与温暖

深圳市宝安区打铁文艺社简称 " 打铁 ",最早的雏形是打铁文艺部落,它成立于 2013 年 8 月 25 日,2014 年 9 月注册为深圳市宝安区打铁文艺社,上级主管单位是深圳市宝安区文联。自成立至今,200 多名打铁成员对外发表文学、书画、艺术类作品二千余篇,社团及成员多次荣获国家级、省市级等嘉奖。打铁发起或参与文化交流、艺术展览、社会宣传和公益慈善演出等活动四百余场,其中部分活动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

6.深圳市龙华区心灵之家公益心理咨询中心:每一次公益,都为心理健康成长助力

每年公益免费心理咨询人数超过 3 万人次,心理危机干预次数超过 10 人次,公益免费心理讲座超过 200 场次。机构先后参与了云南鲁甸地震灾区灾后心理救援,深圳光明滑坡事件失联家属心理干预,深圳地铁 11 号线卧轨事件心理救援,华为女员工和福田梅林女员工自杀事件等。

7.深圳市龙华区龙华景龙社区龙之韵老年人艺术协会:自觉自愿,互助互惠,成果共享,和谐共建

龙华景龙社区龙之韵老年人艺术协会于 2014 年 3 月成立,以中老年艺术爱好者为主体的群众性社会文化艺术团体 , 营造良好的精神文化氛围 , 协会成立以来,除组织社区中老年人开展健身操、柔力球等体育类和小品、舞蹈、时装秀等文艺类活动外,2016 年底开始,从文艺组织向公益组织转型,组织社区深漂老人互助活动和照看脑瘫儿童活动,看陪护社区生病住院老人 60 余人次 400 余天次,义务看望陪伴残疾老人、空巢老人、退伍老兵 103 人 1200 余人次,创建 " 俏婆婆百家菜 " 慈善义卖共募得资金约 5000 余元全部捐献给龙华区慈善会,参加治安巡逻、站岗、宣传垃圾不落地文明劝导、维护交通秩序、清扫卫生等义务活动 2300 余人次。

8.深圳市光明区光明街道义工联合会:走出一条特色的志愿者发展道路

光明街道义工联是由光明街道团工委发起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社会组织。自 2013 年成立以来,义工联秉承 " 送人玫瑰,手有余香 " 的互助理念,大力倡导 " 参与、互助、奉献、进步 " 的志愿精神,开展了交通文明劝导、助老助残、环保公益、U 站服务等系列志愿服务项目,为走出一条特色的志愿者发展道路与及推进 " 志愿者之区 " 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目前,光明义工联已登记注册党员志愿者、团员志愿者及群众志愿者 8000 多人,分别组建了新城公园 U 站、国科大医院东院区 U 站、6 个社区 U 站和义工队、7 支企业义工队和 8 个直属组等 23 支志愿者队伍。

9.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为慈善之举搭建多元平台

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简称 " 深慈联 ",是在深圳从事慈善事业的自然人、法人和其它组织自愿联合发起成立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于 2016 年 9 月 1 日正式成立。深慈联以健全慈善行业运行机制、增进社会信任、推动慈善行业健康快速发展为宗旨,直接为全市慈善行业服务,是连接政府、慈善组织和社会各方的枢纽型慈善行业组织和公共服务平台。

10.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为残障群体打造一条无障碍通道

深圳市信息无障碍研究会成立于 2005 年,是中国国内第一家专注于信息无障碍的民间 NGO。愿景是:让所有人都拥有无障碍的工作和生活环境,使命是 " 加速中国无障碍环境建设的进程 "。成立至今的十三年,始终坚持在信息无障碍领域。主要为互联网产品提供信息无障碍优化方案 : 协助产品及服务在可及性、可用性、可理解性等方面全方位提升 , 使产品可以被视障者、读写障碍者、听障者、老年人等各类障碍用户顺畅使用。组建了第一支以障碍工程师为核心的 " 信息无障碍专家 " 团队 , 为全球互联网企业提供专业的信息无障碍解决方案 , 服务内容涵盖无障碍咨询、培训、测试、公关等全套服务方案 , 以协助产品实现信息无障碍化。

11.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打造 " 出入为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 " 的温暖城区

深圳市龙华区慈善会 2016 年 5 月 6 日正式挂牌成立,是龙华区首个具有公开募捐资质的枢纽型公益慈善组织。自成立以来,机构筹集资金超过 1.03 亿元,支出金额超过 4553.09 万元,发展会员 352 个,开展活动受益人数达到 17000 余人,参与人数达到 55000 余人次。

12.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致力公益事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

深圳市华强公益基金会由深圳华强集团捐资 1000 万元成立 , 在灾害救助、扶贫助学、环境保护、养老事业、教育公益等领域积极开展活动,传播慈善理念 , 推动公益事业进步。

基金会成立 7 年来 , 先后开展了鲁甸地震、雅安地震、芜湖赈灾等自然灾害相关公益项目;连续五届资助慈展会,联合发起成立了深圳慈善事业联合会、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深圳市志愿服务基金会等社会组织;开展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助学项目,连续四年资助该县贫困学校 ; 通过 " 互联网 +" 方式开展 0-5 周岁贫困家庭儿童耳蜗资助项目;2017 年,捐资 700 万元用于和平县华强中学教育精准扶贫,多维度聚焦精准扶贫 ,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3.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让弱势群体感受到更多的人文关怀

2011 年,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喀什)社会工作站(简称深喀社工站)在深圳市民政局、深圳援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深圳市社会工作者协会、喀什市民政局的大力支持下正式成立,成为南疆三地州第一家由政府主导、民间自主运营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机构。深喀社工站紧扣党中央治疆方略,围绕自治区党委决策部署,以及喀什地区贯彻落实民族团结、宗教和谐、改善民生、维护稳定等工作目标,围绕新疆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结合喀什的实际情况,实施开展社会工作服务项目,帮扶人群涉及到贫困农户、青少年儿童、妇女、老年人、残障人士等弱势群体,服务总量达 20 余万人次。

14.深圳市律师协会:捐资助学、赈灾救危

律师成立的行业自律性组织,以提高律师的执业素养,维护律师的合法权益,加强行业自律为主要宗旨。近年来,深圳市律师协会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深圳法治建设为价值追求;组织深圳律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服务党和政府中心工作,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积极参与政府信访工作、调解群体事件、化解社会矛盾、参与法律援助、提供法律咨询、举办法律讲座、开展宣传普法等,切实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了专业的法律服务,为促进政府依法行政与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此外,市律协积极开展捐资助学、赈灾救危等多种形式的公益活动,充分发挥律师作用,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大局,得到了党和政府、人民群众的肯定,受到了省市司法行政机关的表彰和认可。

15.深圳市美丽深圳公益基金会:开展 " 关爱环卫工人 " 系列活动,致敬 " 城市美容师 "

基金会成立于 2016 年 7 月,是 2015 年由市文明委发出号召,市城管局牵头 16 家知名公益慈善机构、爱心企业共同发起成立的。自成立以来,以 " 关爱环卫工人 " 为重点,以 " 凝聚社会力量,推动城市文明 " 为宗旨,推动建设整洁优美、宜居宜业、包容互助、和谐文明的美好家园,打造深圳精神文明建设新品牌。通过开展环卫工人紧急救助、重大疾病医疗补助、特困家庭补助、子女助学、节假日慰问等,切实解决环卫工人的实际困难,并宣传推动垃圾不落地、垃圾分类减量、生态文明建设等文明创建活动。基金会搭建平台,引导和凝聚更多的市民、企业及社会各方力量,积极参与城市共治、热心推动和参与关爱环卫工人活动,弘扬慈善精神,增强公众慈善意识。

16.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保障妇女权益,促进男女平等

深圳市妇女儿童发展基金会是由深圳市妇女联合会发起成立的公募基金会,通过整合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媒体等多方资源,搭建公益支持平台,解决社会问题。基金会致力于改善妇女儿童生存和发展环境,提高妇女儿童素质,推动社会创新,促进妇女儿童事业发展。

17.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用实际行动帮助有需要的人

2009 年开始,深圳登协主办体育与公益相结合的大型体育赛事 " 为爱奔跑 " 至今已连续举行九届,每年都有上千名跑者共同为公益项目筹款,帮助有需要的人。协会完成 2015 年冰雪马拉松、2015 年女子马拉松,并成功运营 2016" 逸仙杯 " 中山国际马拉松活动。2017 年,完成全国 4 站为爱同行公益健行活动、为爱奔跑▪深圳(盐田)山海健康跑、 深圳大鹏新年马拉松、2016 年万科松花湖冰雪马拉松、中国(深圳)女子马拉松启动赛、中山马拉松等品牌赛事活动。同时,协会伙伴持续发挥项目运营优势,成功组织运营 2017 环阿尼玛卿雪山极限越野赛;2017 首届南科大 - 松禾科技接力马拉松;2017 中缅瑞丽—木姐国际马拉松。

18.深圳市绿果果低碳环保志愿服务协会: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从事城市居民生活垃圾分类公益环保宣传活动的策划推广:三年来共开展宣传推广及资源回收活动 14400 多场次、学术交流 14 场次(全国性的 1 次),公益培训及社区论坛、讲座 2000 多场次。探索垃圾 " 三化 " 创新途径、推动分类分流体系建设,成为深圳市垃圾分类的先进单位。3)志愿服务的团队建设:现有环保志愿队伍 4000 余人,参与宣传活动 20000 多场次 ( 分类宣传、美丽深圳、交通劝导、文明出行、春节慰问等 ) ,提供志愿服务 32000 多人次,受益群众居民近百万人次。连续 5 年为大梅沙 " 国际风筝节 " 提供志愿服务及后勤保障支持。

19.深圳市福田区公园之友城市管理服务中心:做公园之友,助力科普宣传、生态环保

公园之友成立于 2015 年 7 月,是全国首个公园管理类社会公益组织。公园之友倾力公益、关注民生、聚焦生态,汇聚了一批园林绿化、生态环保、建筑交通等行业精英、权威专家和众多关心热爱公园的社会公众。自 2015 年成立至今, 公园之友先后开展了园林科学大讲堂活动、" 心赏花园 " 关爱视障者计划、香蜜公园无障碍体验等公益活动,获得了社会一致好评。此外,公园之友始终关心城市生态建设,开展了第 19 届国际植物学大会科普系列活动、" 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打造著名花城 " 系列活动。

20.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和谐家园—深圳市反家暴社工援助计划

深圳市鹏星社会工作服务社成立于 2007 年 5 月,是深圳市首家专业社工机构,也是中国首家由高校教师领办的社工机构。2007 年 7 月,民政部和深圳市相关领导为深圳鹏星揭牌,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等 20 多家新闻媒体对鹏星的揭牌仪式进行了报道。鹏星以关爱、务实、创新、进取为核心文化,机构目前有 260 多名员工,服务领域有社工服务、专业培训、服务评估及顾问督导等,此外,鹏星承接了 20 多项课题研究和评估工作。

十年来鹏星获荣誉 500 余项,成立了深圳市鹏星家庭暴力防护中心,在东莞、佛山以及福建晋江成立了鹏星兄弟机构。鹏星以集团化的方式共同打造服务品牌,将继续沿着规范化管理和专业化服务的目标,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 年度推动者 " 候选名单及事迹简介

1.深圳市交警局:智慧交通和文明交通的推动者

2018 年,在市委市政府和市公安局党委的正确领导下,深圳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着力打造智慧交通和文明交通,为市民提供了更好的道路交通环境和更多惠民利民的爱心举措。全年实现:1. 两个首次。全市交通事故死亡人数首次低于 300 人、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首次降至 1 以下;2. 三大突破。交安机制、交警营房建设、智慧交通建设实现重大突破;3. 两项第一。交管 20 项 " 放管服 " 改革工作和 " 遏事故、保安全 " 行动均排名全省交警第一名 ;4. 两项新高。交通执法量、城市交通文明指数创新高 ;5. 多项全国首创。在全国率先开启 " 刷脸 " 执法试点工作、率先建立 4KS 实景作战平台、率先试点推出开放区域预约通行措施、率先研发使用车管创新设备、首创智能组合机箱、首建智能信号集成控制平台和车辆综合应用平台等。

为推动文明交通建设,深圳市交警局开展全市交通安全大整治,使全年夜间事故下降 15%;组织全市 591 所小学成立了 " 家校警 " 交通安全护航队,每天守护着全市 10 万多名学生的交通安全。各区、各街道组织成立 70 支深圳交通文明志愿者服务队,交通安全和文明宣传覆盖面得到显著提升。

2018 年,全市交警加班加点,经受了高温高湿、山竹台风等多重考验,圆满完成多项重大安保,收获多项荣誉称号。

2.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深圳市分公司:为来深建设者铺设一条 " 温暖回家路 "

深圳联通深入践行党的十九大精神,贯彻落实 " 以人民为中心 " 发展思想,在市直工委等单位领导下,为帮助来深建设者春节平安回家,同时满足他们对通讯产品的刚性需求,2018 年新春期间动员 33 个党支部 586 名党员,近 8000 人次全情投入到 839 场 " 温暖回家路 " 活动中,为 14 万名来自全国各地的城市基层建设者提供了免流量通信的大礼包和返乡的爱心大巴,让他们感受到春天般的温暖。

为了组织开展好 " 温暖回家路 " 活动,深圳联通与十几个省市驻深办和十几家商会群策群力、整合资源、高效联动,突出党建引领、群团合力的特点,在全市形成爱心接力,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每场活动,联通人都赶到现场,煮上姜茶,备好礼包,举起引导牌,热情地迎接每一位返乡过年的工友,同时还协同四川大竹流动党委开展 " 跟随式 " 送温暖活动,随车共同前往达州,在列车上持续开展文明服务,一路伴随返乡。

" 温暖回家 " 活动得中央电视台关注,深圳和多家异地媒体进行了专题报道。通过快速复制、模式升级,深圳联通持续推出了 " 春回鹏城 "、" 关爱满鹏城 " 等一系列大型主题活动。" 温暖回家路 " 活动也被评为 2018 年 " 深圳市十佳企业文化案例 ",获得广东省直机关单位第六届工作技能大赛优秀奖。

3.李罗力:推动深圳慈善事业发展

李罗力,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名誉会长兼执行长、南开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原副会长。

2016 年,为积极响应市政府推进深圳慈善事业改革的号召,李罗力同志退休后发挥余热,积极参与筹备成立深圳市慈善事业联合会并主持工作。两年来,联合会在李罗力的带领下,创新性地开展工作,引领深圳慈善行业进入新阶段。1. 在全国率先开启慈善行业规范指南的制订工作。2. 发布了深圳市第一本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深圳市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6-2017)》,总结传播了深圳慈善事业发展模式和经验。3. 与国内首家开设公益慈善管理专业全日制本科教育的高等院校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为长江商学院推选公益生,推动培育专业化人才。4. 创新性开展社会组织分类工作,大大提升了深圳慈善公益的需求方与供给方的资源配置效率。5. 举办 "2018 中国慈善行业组织发展研讨会 ",推动建立全国慈善行业组织联动机制。6. 打造深圳第一台慈善晚会,全面组织开展慈善月活动,推动深圳慈善文化发展。7. 举办 "2018 深圳慈善发展论坛 ",加强深圳慈善理论研究。

4.深圳狮子会:" 正己助人,服务社会 "

深圳狮子会积极参与每届关爱行动,倡导 " 参与式服务 ",大力组织发动 4000 多会员开展助残助学、医疗卫生、扶贫帮困、赈灾重建、社区服务等公益服务活动 7500 多次,服务经费约 2.8 亿元。

2018 年狮子会组织捐款 110.61 万元支持粤东赈灾;为 26 户汕尾东二村贫困户进行住房改造;开展精准助残,资助全市低保家庭残疾人,在 57 个街道职康中心设立 " 红狮服 · 助残站 ",提供狮爱午餐、经济帮扶、技能培训等服务;开设四个 " 非常学堂 " 教学点,每周六天免费为 1144 名脑伤儿童开展学前教育和社会化干预的公益课堂;开展 " 救在你身边 " 急救知识普及,受益人数约 2 万人;此外还开展为解决冬季血荒的红色行动狮子捐血月活动、为贫困白内障患者免费提供复明手术的光明行、为美化环境的 " 爱地球 · 深呼吸 " 等。

深圳狮子会动员狮友积极投身公益领域,会员参与度高、受益面广、持续性强、服务类别多,有力推动了深圳公益事业的发展。深圳狮子会荣获国家卫计委等单位颁发的 "2012~2013 年度全国无偿献血促进奖特别奖 ",两次蝉联 " 鹏城慈善组织奖 "。

5.郑卫宁:推动残疾人人力资源成为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优势补给

郑卫宁," 残友 " 创始人,重症血友病患者,1999 年带着 5 位残疾人在家创业。经过十几年奋斗,把 " 残友 " 发展为一个集团规模的残疾人高科技综合就业平台,使 5000 多名残疾人实现了信息技术高新企业的稳定就业,并搭建了一个多方受益的慈善公益平台,形成了标准化可复制的残疾人就业加生活社区的社会企业经营模式。

郑卫宁先生作为全球五位社会企业家之一受邀出席了 2009 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他开创领导的残友社会企业群获得国际首届社企唯一金奖,并入选中国社科院 "2012 年十大慈善热点事件 "。郑卫宁先生荣膺中国消除贫困奖、2013 CCTV 慈善盛典公益人物、全国劳动模范、全国自强模范、中华杰出公益人物、2008 北京残奥会火炬手、深圳特区 30 年 30 位杰出人物、首届深圳十大社会组织功勋人物、中国最佳商业领袖奖 " 年度企业公民 " 等荣誉称号。

郑卫宁先生带领的残友集团,以 " 残疾只是特征,知识就是力量,就业构建和谐,科技创造效益 " 为发展理念,努力实践 " 残疾人人力资源是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优势补给而不再是社会发展的弱势包袱 ",成为国际社会创新与社会公益的典范品牌。

深圳晚报记者 徐斌报道 编辑 刘琨亚

相关标签

深圳 慈善 志愿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