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19-02-26
奉旨涮锅!在中国火锅大赛里夺冠的一定不是你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大年初一,网红故宫在角楼开了一家火锅店,该店最大的亮点是号称拥有货真价实的御厨房味道,每晚只招待 30 锅,目前预约已经排到了今年 4 月。故宫火锅咱暂时是吃不上了,就先扒一扒火锅的前世今生解解馋吧。

1989 年,位于南京高淳固城的朝墩头遗址,出土了一件 4000 多年前的生活用品 " 四足双层方陶鼎 "。虽然物件已有些残缺,但仍能看出 " 上下两层 " 的结构。在当时,只要是能吃的食物,以肉类为主,通通都丢入鼎内,然后在底部生火,让食物煮熟。由此可见,距今 4000 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火锅的雏形。

△四足双层方陶鼎

商代的 " 火锅 " 更进一步。一只在 1989 年出土的商代兽面纹青铜温鼎,被认为是火锅的代表作。这个温鼎最有意思的设计是,腹腔内有个夹层,就像炉灶一样可以放上炭火,保持鼎内盛放的食物始终是热的。

△商代兽面纹青铜温鼎

1974 年至 1975 年,考古人员在陕西宝鸡茹家庄发掘了两座西周墓葬,出土的随葬器物中,有两只有盘鼎。其中一只上部是个立耳鼓腹圆鼎,底部中央有个圆柱鼎足,立于一个三足盘上。这是当时的火锅,底部盘内可置炭火加热。不过从容量看,只够一人食用,看来是 " 一人一锅 "。

2010 年,陕西西安发掘出一座距今 2400 多年的战国时期秦墓,令人称奇的是,随葬的青铜鼎内居然还盛有骨头汤。锅里的骨头后被鉴定是狗骨,说明战国人就开始吃 " 狗肉火锅 " 了。

到了汉代,火锅变身为 " 鸳鸯火锅 "。江苏盱眙县境内大云山西汉墓中考古出土的一件分格鼎,是墓主、西汉江都王刘非的器物。看起来这是一位讲究的火锅 " 吃货 "。分格鼎,顾名思义就是将鼎分成不同的烧煮空间,避免不同味道的料汤串味,又能吃到不同的味道,这不就是今天的 " 鸳鸯锅 " 吗?

△分格鼎

元代时,关于火锅的传说与忽必烈有关。相传在征战途中,忽必烈命厨子准备羊肉给战士们吃,但遇上部队突然要开拔,厨子见状,把羊肉切成薄片在锅中涮,肉色变白就撒上细盐盛出,忽必烈连连称赞,吃完翻身上马大胜一场。庆功宴上,忽必烈又与将帅们分享了这一美食,自此,涮羊肉成为了宫廷佳肴。

明代吃火锅又再度升级。明代宋诩所撰的《宋氏养生部》提供了涮肉的方法,将肉 " 视横理薄切片,用酒、酱、花椒沃片时,投宽猛火汤中速起 ",看这描摹,就是涮火锅的规定动作。传说 " 风羊火锅 " 是明太祖朱元璋首创。一件明代洪武年间的银火锅上,左有 " 子孙满堂 ",右有 " 喜鹊落眉梢 " 的铭文,也成了火锅的见证。

△明代火锅

当然了,综观历史,最会吃火锅的当属清朝人。

清代火锅被称为 " 热锅 "。其基本形式有两种:一为组合式,由锅、炉支架、炉圈、炉盘、酒精碗五部分组成,可同时烧煮食物,也可单独用锅温热食品。二为锅中带炉,炉内烧炭火,把水烧开以涮煮食物。

乾隆皇帝堪称火锅的铁粉。

《清宫膳底档》记录着乾隆的膳食。乾隆三十年正月十六早膳,第一个菜便是燕窝红白鸭子南鲜热锅,晚膳的第一个菜,是燕窝鸭子热锅;正月十七日早膳,第一个菜燕窝肥鸡鱼脍,晚膳第一个菜是野鸡热锅;正月十八日早膳,第一个菜是炒鸡大炒肉炖酸菜热锅,晚膳第一个菜是莲子八宝鸭子热锅。

乾隆四十四年八月十六日至九月十六日的一个月间,据记载,共吃各类火锅 23 种、66 次 …… 这么算下来,一年吃个 200 多顿火锅是不在话下的。

乾隆四十五年正月十四早膳,第一个菜是燕窝鸡丝白菜丝热锅,晚膳第一个菜是燕窝丸子锅烧鸭子热锅,第二个菜是燕窝挂炉鸭子挂炉肉野意热锅,外加一品羊肉片涮锅,正月十五早膳第一个菜,是葱椒鸭羹热锅,第二个菜是炒鸡炖豆腐热锅,晚膳第一个菜是燕窝红白鸭子八仙热锅,外加羊肉片涮锅一品。火锅从早吃到晚不说,每晚还不止吃一个锅 ……

乾隆五十年,他更是举办了一次火锅盛宴。那是乾隆为庆贺自己年过七旬又喜得五世玄孙,在皇极殿大摆千叟筵,共列席八百桌,有三千老人参加。饭菜分一等和次等两种。一等为火锅二个,猪肉片一个,煺羊肉片一个,鹿尾烧鹿肉一盘,煺羊肉乌叉一盘,荤菜四碗,蒸食寿意一盘,炉食寿食一盘,螺蛳盒小菜二个,乌木筋二只,肉丝烫饭。次等稍逊一筹。

据清宫内务府《御茶膳房簿册》记载,这次千叟宴,共消耗主副食品:白面七百五十斤十二两,白糖三十六斤二两,澄沙三十五两,香油十斤二两,鸡蛋一百斤,甜酱十斤,白盐五斤,绿豆粉三斤二两,江米四斗二合,山药二十五斤,核桃仁六斤十二两,晒干枣十二斤二两,香草五两,猪肉一千七百斤,菜鸭八百五十只,菜鸡八百五十只,肘子一千七百个 …… 又据《清宫内务府奏销档》记载,千叟宴席每桌用玉泉酒八两,八百席共用玉泉酒四百斤。 为举办一次千叟宴,内务府荤局和点心局还要烧柴三千八百四十八斤,炭四百一十二斤,煤三百斤。

当然了,乾隆年间的火锅也是很讲究的,有铝制的一品锅,这也是最普通的火锅;有珐琅火锅,相对名贵奢华;有 " 火碗 ",外形看上去很像两个碗扣在了一起;最后一种是用来祝寿的银制火锅。

△珐琅火锅

现在挂在故宫角楼餐厅里作为空间主题呈现的《紫光阁赐宴图》虽然记录的不是这次千叟宴的盛况,但是御宴的恢弘从中可见一斑。

△《紫光阁赐宴图》

除了御膳和宫中宴会,秀女选拔时也有吃火锅的记录。乾隆三年正月《御茶膳房档案》载:" 正月初七日,御花园挑选女子,赏女子八百五十四人用菜一百七十四桌,每张热锅一个,用猪内一斤八两,蒸食一盘,炉食一盘。"

皇宫届的火锅达人,不能不提的还有慈禧太后。

据记载,慈禧太后吃的火锅叫 " 福禄寿考 ",福为山鸡肉,禄即鹿肉,寿为羊肉,考则是东北的白鱼。慈禧还喜欢一款菊花火锅,传说是慈禧太后所发明。具体做法是,摘一两朵新鲜的雪球白菊花,放温水中漂洗,再放入加矾的温水中漂洗,洗净备用。待火锅内原汁鸡汤或肉汤煮沸,将薄生鱼片或生鸡片放入锅中,约五六分钟后,再酌量放入菊花瓣,盖上盖子,又约 5 分钟后,即可开盖食用。慈禧吃菊花火锅的时候还很讲究,会选择花瓣短而密的菊花品种。开锅后,肉片、鸡汤、菊花各种鲜味混合,鲜美无比。慈禧有时不蘸作料,空口即可吃下许多。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不能解决的,如果有,那就 …… 从早吃到晚。

现代快报 +/ZAKER 南京记者 王凡 / 文 综合中国文物网

( 编辑 余爽 )

相关标签

火锅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