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 日,龙华区 2018 年度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表彰活动在龙华会堂圆满举办,十个代表着龙华区 " 好家风 " 的杰出家庭在现场荣获表彰。深圳晚报、深圳网易直播团队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程直播,截至 2 月 26 日晚,活动线上直播浏览量近 30 万。
评选活动反响热烈
全区 800 余家庭报名参与
昨日下午,龙华会堂内喜气洋洋,龙华千秋业 家和万事兴——龙华区 2018 年度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表彰活动在这里隆重举行。龙华区委书记杜玲、区人大常委会主任谢晓东、区政协主席钟荫腾,市纪委监委宣传部部长邓少玲、市妇联副主席藏晨、市委宣传部文明处处长张玉领,以及龙华区领导黄佳根、黄启键、张纳沙、韩荡等出席活动,并对十个获奖家庭一一进行表彰。现场气氛热烈,龙华区各街道、区直各部门、驻区各单位及党员群众代表共计 600 余人到场观看。
为培育 " 重家风、重家教、尊道德、讲文明 " 的良好社会风气,以家风建设推动社会道德建设、城市文明建设,为建设龙华中轴新城提供道德滋养、精神动力和良好的人文环境,2018 年 9 月,由龙华区纪委监委、龙华区委宣传部(文化体育局)、龙华区妇联联合开展的 2018 年龙华区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评选活动正式上线。通过公开征集、各级推荐、社区海选宣传等方式,活动吸引了全区 800 多个家庭报名参与。
▲龙华区委书记杜玲与好家庭成员握手。
本次评选活动分为 " 教子有方、夫妻关爱、孝老爱亲、廉洁敬业、邻里友善 " 五大类别,共计选出龙华区十大 " 好家风 " 家庭及 100 条 " 好家训 "。经过专家评审、网络投票、联合审定程序,去年 12 月,十户龙华区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脱颖而出。
表彰活动开场前,杜玲、谢晓东、钟荫腾等领导亲切接见了十大 " 好家风 " 家庭代表,并与他们合影留念。随后,一行人观看了 100 条 " 好家训 " 书法展,并对展出的 " 好家训 " 频频称赞。区委常委、纪委书记、监委主任黄佳根在表彰活动致辞时,为十户获奖家庭的先进模范事迹 " 点赞 ",并提出 " 两点希望 ":希望本次受到表彰的家庭珍惜荣誉、再接再厉,从自身做起,带动每一个龙华家庭注重家庭、注重家教、注重家风,传播良好家风;希望社会各界携手共进,以良好家风涵养社会风尚,让龙华人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智慧和热情汇聚起推动龙华区健康、稳定、快速发展的磅礴力量,为龙华区高质量建成 " 六个区 "(改革开放主力区、高质量发展先行区、高品位建设示范区、民生幸福活力区、共建共治共享典范区、基层党建先进区)作出新的贡献。
▲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表彰活动文艺汇演。
十个 " 好家风 " 家庭获表彰
舞台剧演绎真实事迹引现场观众动容
表彰活动现场,十个获奖家庭代表依次上台接过荣誉奖章。主办方将每户 " 好家庭 " 的真实事迹以视频的方式一一呈现,伴随着主持人声情并茂的讲解,一个个打动人心的故事被娓娓道来。" 夫妻关爱 " 家庭代表江顺枝感人肺腑的告白,催人泪下,大家被这对夫妻在遭遇灾难时不离不弃的爱情故事深深感动。" 既然是夫妻,我们就要相守一辈子。不管遇到什么情况,我都要永远陪伴在他身边。" 江顺枝透露,在丈夫盛志茂的治疗过程中,经济问题一度成为他们最大的压力。幸好得到了龙华区政府和社会各界爱心人士的支持援助,他们才能一路坚持。江顺枝希望通过《深圳晚报》,向所有帮助过他们的热心人士送上最真挚的感谢。
除了精心拍摄制作的十组视频,主办方还邀请了知名编剧和导演,将 " 教子有方 " 家庭代表——樟坑径陈氏家族事迹改编成了一台精彩的舞台剧《穿越时空的对话》。通过表演者现场的生动演绎,将陈氏家族的家国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此外,活动现场配乐讲述《党员的责任与担当》,唤起人们为建设美丽家园携手共进的美好心愿,以及党员尽忠尽责的伟大使命和担当;一曲《国家》将每个 " 好家庭 " 代表都呈现到台前,他们的事迹生动地呈现给到场的每一位观众,赢得满堂喝彩。
负责本次表彰活动的总导演是龙华区文化中心主任马腾飞,在他的精心策划和巧妙编排下,整场活动围绕着 " 家国情怀 " 这条主线,各表演节目的安排与五次表彰活动的主题互相呼应,将家庭事迹用艺术的形式完美呈现。此外,主办方为本次活动创作了大量的原创作品,如情景表演《穿越时空的对话》、原创歌曲《龙华,我的家园》等,给活动增添了诸多艺术色彩。活动主办方相关负责人表示,举办本次活动的重点之一就是要向社会传递温暖。他表示,希望通过这场表彰活动,礼遇获奖家庭,通过他们的事迹传递爱与温暖,传承重视家庭、重视亲情的传统美德,弘扬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家国情怀,在全社会形成家风好、民风纯、党风正、政风清的良好氛围。
传承优良家风建设温暖家庭
龙华 " 好家风 " 传播社会正能量
1 个小时 30 分钟的表彰活动,在激昂的歌声和全场大合影中缓缓落下帷幕。此次活动不仅是对 " 好家风 " 获奖家庭的现场表彰,同时也将向上向善的家庭文明风尚更好地传达给龙华市民。现场观众宋女士说,她得知当天的活动信息后,特意请假前来观看。整场活动让她颇有感触,尤其是江顺枝家庭给她的印象最为深刻。他们患难与共的真情让宋女士久久沉浸在感动之中,其他家庭的事迹也让她为之动容。这场活动让她重新认识到 " 孝 "" 爱 "" 忠 "" 坚 " 的意义,也了解了更多 " 好家风 " 的含义。
▲龙华区 2018 年度 " 好家训好家风好家庭 " 表彰活动在龙华会堂举行。
负责维护本次活动秩序的龙华 " 文明指导员 " 张先生介绍,本次活动共有 50 位文明指导员到场。作为工作人员,他对活动有着深刻的感悟:" 这十个‘好家风’家庭带给我们很多温暖的正能量,正是这一个个温暖的小家,才能组成我们龙华这样温暖的大家庭。"
走近龙华十大 " 好家风 " 家庭
【孝老爱亲家庭】
黄美芳、骆阳春家庭:
平凡中演绎最真实的幸福
黄美芳和她的丈夫骆阳春在工作中都尽职尽责、事业有成。骆阳春 1989 年入职宝安区中医院,是一名富有责任心的医生。黄美芳于 1991 年起,先后任教于福永中学、文汇中学、宝安中学、潜龙学校、玉龙学校。2013 年,她担任玉龙学校筹备组组长,2014 年成为该校校长。
骆阳春是一名医生,黄美芳是一名校长,他们的儿子骆嘉宇是深圳市翻译协会 2017 年四星级志愿者。家庭里的每个成员都有一个让人感到温暖的角色。黄美芳夫妇用他们的和睦、勤奋、坚持和博爱,赢得了事业上的成就;同时,以 " 真诚待人、和睦相处、互敬互爱 " 的家训,把家庭也经营得美满幸福。
杨绍宗、谢秀月家庭:
心系家园的观澜茶商
" 在海外,心都是飘着的;在这里,有我的事业,有家的传承,心安处即是家。" 观澜 " 南洋茶坊 " 的创办人是马来西亚华侨杨绍宗。杨绍宗祖籍广东澄海,100 多年前,杨绍宗的太爷爷就下南洋去了马来西亚,后来,他的祖父也跟随过去,至杨绍宗,他已是第四代华人。
尽管成长在马来西亚,杨绍宗却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10 多年前,面对祖国的飞速发展,加上对祖国的热爱,杨绍宗决定回国创业,圆自己的归国梦。如今,他不但创业成功,还把子女都带回来了,一家人在国内经营茶叶生意。
【夫妻关爱家庭】
江顺枝、盛志茂家庭:
当你的手和脚,开始第二次生命
在龙华街道景华新村的小公园经常能看到一对夫妇,身形瘦小的妻子牵着高大丈夫的手慢慢地走,腿脚不是很灵活,走一会就要停下来休息,他们的身旁放着一把轮椅。" 茂茂,累不累?还能不能坚持?" 妻子不时会问。" 能走。" 丈夫用有点含糊不清的口音回应。
高个子垮了,矮个子顶上。" 茂茂 " 是江顺枝对丈夫盛志茂的爱称,2012 年一场车祸,让盛志茂成了植物人,从坚决不放弃到迎来苏醒奇迹,照顾他从偏瘫到坐轮椅,从轮椅上站起来被扶着蹒跚学步,如婴儿般地牙牙学语,江顺枝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丈夫开始第二次生命,和家人团结一心,迎着风雨走去。
林静、许创家庭:
好警嫂一个人撑起家
" 只要丈夫可以安心地奋斗在第一线,女儿能开心地度过每一天,就算自己再辛苦,我也觉得值。" 这是警嫂林静的内心独白。作为深圳市公安消防支队大浪中队政治指导员许创的妻子,结婚 10 年,林静担起照顾家庭日常生活的责任,成为丈夫最坚实的后盾。
在林静的支持下,许创可以全身心投入到消防工作中,创造出可喜的成绩,先后 4 次荣立个人 " 三等功 ",一次被评为广东省 " 优秀人民警察 "。丈夫取得的这些成绩,有一半的功劳属于林静,正是有了她这个坚强的后盾照顾好家里的一切,许创才能尽心尽力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教子有方家庭】
陈氏家族:英雄父辈无问西东
76 岁的陈智常至今清晰记得 19 岁那年参军实现 " 空军梦 " 时的喜悦。那张参军喜报如今仍珍藏在家中,是陈智常的宝。说起这个 " 空军梦 ",还源于 70 多年前他的父亲陈桂林和叔叔陈桂民兄弟俩为抗日血洒长空的鲜为人知的故事。战争岁月,这两位空军英雄驾机在蓝天守护着祖国大地的和平。
虽然当年父亲去世时陈智常只有 3 岁,但爱国的志向在他幼小的心灵落了根。1961 年,从广州八中高中毕业后,陈智常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后勤部汽车运输大队。
如今,年近耄耋之年,陈智常还不时会跟后代讲起父辈的英雄故事。他希望子孙后代们不忘家族里曾走出两位伟大的飞行员,更要将他们伟大的精神铭刻在心。
李献红、刘海燕家庭:
传承见义勇为正能量
李献红从 1991 年起从事公安工作。他在工作中曾救过 13 个人的生命,抓获嫌疑犯、小偷上百人,协助侦破案件十余起。在这耀眼功绩的背后,是他多次因见义勇为受伤、全身夹带着八块钢板、左眼缺失、四级肢体残疾。尽管因为工作负了太多伤,依旧没有影响李献红的工作热情。
时间飞逝,转眼从事公安工作已经 27 年,虽然在工作中负了一身伤,但李献红仍坚持工作在一线。一对儿女也在潜移默化中继承了父亲见义勇为的勇气和乐于助人的善心,把自己身上的正能量传递给身边人。
【廉洁敬业家庭】
艾克热木 · 艾山、阿依古丽 · 买买提托乎提家庭:
夫妻俩都是 "24 小时救火队员 "
丈夫艾克热木 · 艾山是龙华区的一名民警,每天为龙华群众守护平安;妻子阿依古丽 · 买买提托乎提是龙华区卫计系统的工作人员,在平时工作中通过语言优势帮助民众解决各种问题。在龙华区,提起艾克热木 · 艾山和阿依古丽 · 买买提托乎提这对夫妇,认识他们的人都会称赞,为他们的敬业爱岗、热心奉献精神而点赞。
艾克热木 · 艾山 2006 年大学毕业后,就远离老家新疆,来到深圳龙华,进入警队,成为了一名基层民警。随后,他和阿依古丽 · 买买提托乎提结婚,并在龙华安家。如今,他们已经在龙华工作、生活十余年。在这里,他们找到了归属感。他们表示将会继续扎根龙华,用心守护这个 " 第二故乡 ",为龙华的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李直平、黄三丽家庭:
夫妻抗击台风连续作战三天两夜
在李直平家庭中,夫妻二人都是党员。李直平是民治街道统战和社会事务科副科长,妻子黄三丽是北站社区工作站的一名社区工作者,每逢危急时刻,夫妻俩便双双冲在一线。
早在台风 " 山竹 " 登陆前,李直平就已全身心投入抗台风前期准备工作,带领队伍逐个巡查辖区避险点,做好各避险点的物资准备工作。与此同时,妻子黄三丽也在避险点内忙碌,她负责把应急物资发放到群众手中。
在与台风抗争的三天两夜里,李直平和妻子忙个不停,只能在避险点或办公室稍作休息,更没有时间回家看看。李直平说:" 我必须先把工作做好,先顾好大家,再顾自己的小家。" 这位普通党员、两个孩子的父亲谈得最多的是——作为一名党员的担当,一名民政人的职责,以及民政工作人员的团结与奉献。
【邻里友善家庭】
唐祖斌、张燕琼家庭:
民治的义工之家
去过深圳北站的旅客,对 " 红马甲 " 的笑脸和细致服务都会留下深刻印象,而唐祖斌是民治义工团队里出了名的 " 拼命三郎 "。他周一到周日无休息驻守在深圳北站,上午 7 点前就到岗排班、晚上 7 点多才准备回家是常态,一颗心全扑在志愿服务工作上。
作为民治义工的带头人,尽管大部分时间都交给了辖区的重点服务场所——深圳北站,他仍尽可能地创造和家人 " 小团圆 " 的时刻,让孩子学会孝顺、尊敬老人。他和儿子、女儿约定,每年至少要来深圳北站服务 40 小时以上。
辛钧辉、张莹莹家庭:
把公益当作自己事业的励志夫妻
丈夫辛钧辉面部烧伤致残,妻子张莹莹 5 岁时因小儿麻痹症落下腿部残疾,两个残疾人组建起来的家庭,生活原本就不易。但这对有着高学历的 80 后夫妻相互扶持,一个做律师,积极为残疾人、遭受工伤的来深建设者提供法律援助,一个帮助残疾人就业,把做公益当作自己的事业,用感恩善举回报社会。
作为一个残障人士关爱组织,张莹莹发起成立的雨燕残疾人关爱事业发展中心开展残疾人职业指导、创业指导与就业服务,还经常在全市残疾人最为集中的龙悦居小区开展公益活动。尽管行走不便,张莹莹总会来到现场,跟残疾人互动交流,如今已是小区里的 " 名人 "。
深圳晚报记者 邹曾婧 王雅萍 曾婷 苏大鹍 / 文 陈玉 / 图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