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2-27
深晚报道 | 福田扶贫干部陈志新:始终在脱贫攻坚路上润物无声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有些人到了退休年龄后,期盼静享闲适时光。但有一种人,拳拳赤子心,涓涓为民情,甘愿投身到脱贫攻坚战中,兢兢业业、殚精竭虑为贫困群众谋幸福,在扶贫一线躬耕不息。他叫陈志新,一位有着 43 年党龄的退休干部,曾任福田区政协主席。

2016 年 10 月,陈志新卸任领导岗位后,担任福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到河源市和平县参与扶贫至今。2017 年 4 月,虽已到龄退休,依旧坚持常驻一线推进扶贫,始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润物无声,成为福和扶贫人心中的精神楷模。

躬身践行 当好扶贫 " 四员 "

2016 年 10 月,毅然踏上脱贫攻坚新征程的陈志新,短短三个月时间便走遍了和平县的 42 个省定贫困村,迅速摸清了当地扶贫基本情况。工作日,走村串户、巡查督促、进村调研、推进脱贫项目,周末则向区领导、帮扶单位负责同志反映情况,解决帮扶干部工作难题,协调推进扶贫工作。

他受深河指挥部、河源扶贫领导小组邀请在全市扶贫工作电话电视会议汇报,介绍福田对口和平扶贫工作思路和做法。福田、和平两地主要领导号召各单位领导干部向他学习,学习他坚贞的党性修养和高洁的人格魅力,学习他对扶贫事业的无私奉献和心系贫困群众的为民情怀。

作为一名厅局级干部,他从不搞特殊,住员工宿舍、吃土菜、一切从简,还经常把深圳家里的油、肉、菜等食材带到和平宿舍饭堂给工作人员改善伙食。有时进村调研或座谈到天黑了,村干部硬要留他下来吃饭,他一概不留村里吃饭,如用餐则一定要求是简易工作餐,且要村干部收下他的饭钱,不然就不吃。

" 当好联络员、服务员、加油员、宣传员 ",当好扶贫 " 四员 " 这是陈志新给自己的定位。他在工作上坚持 " 三自 ":材料自己写、电话自己打、杂事自己办,并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一有空闲,就研究思考如何推进扶贫工作。在路途中,常常若有所思,奋笔疾书;在车上、在家里使用微信办公,通过编写信息、撰写材料向区领导、县领导报告,反映问题、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精准扶贫 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 几乎大部分时间都围绕着工作,甚至撰写材料到凌晨一两点。" 这是他人对陈志新的评价。陈志新一丝不苟推进扶贫工作,抓调研,掌握一手情况;抓制度,规范工作程序;抓基础,夯实前方和后方两个基础;抓队伍,强化三支队伍建设;抓落实,推动扶贫四项工作。

下好精准扶贫这盘棋,关键在于落实,需要接地气的扶贫制度。在听取了当地县、镇、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意见后,他思考并与驻县工作组和县扶贫办同志多次研讨,研究了十多项工作要求、工作指引和相关制度,并逐步汇编成册供领导参阅、扶贫干部学习,对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前方,他与驻县工作组、县扶贫办同志一起走村串户,与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共商脱贫项目的落地。他要求帮扶干部,一是明确脱贫目标,搞清楚今明两年每年要脱贫多少户、多少人;二是明确脱贫路径,明确采取什么措施、什么方法,让每一户、每一个贫困人口达到脱贫目的。

在后方,他和工作组同志向区委、区政府和帮扶单位领导报告好扶贫有关工作。对扶贫工作做得好的单位给予肯定,对有机会打造亮点的单位请领导出面争取促成,对不够重视的单位提出批评或建议。帮扶单位领导到挂点村指导工作,他都主动陪同他们进村,共同研究确定扶贫项目,并对他们的扶贫工作进行点评。

值得一提的是,按照区委、县委领导提出要 " 出亮点、树品牌 " 的要求,他积极发动福田区帮扶单位力量及社会力量,号召爱心企业和个人前往和平扶贫。探索引进较大型种植基地,鼓励尝试集体股份制公司化运作,大力推进 " 公司 + 农户 " 等扶贫模式,推进 " 金融扶贫 " 在河源率先落地,并鼓励各帮扶单位规划先行,编制农村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无所求索 扶贫 " 义工 "

" 我们特区来的扶贫干部,不能认为自己是带着资金来扶贫的,我们扶贫是来回报党恩、回报人民、回报社会的。" 陈志新无所求索当着扶贫 " 义工 "。

日常陪同他走村串户的一位科长巫资香回忆道,陈志新在村里看到穿着破烂的孤苦老人,总是从口袋里掏出个一百两百,塞到老人手中。下次来时,还自掏腰包买些油和米专程给这些老人。看到村里背着破旧书包的小孩子,他会上前聊天,从身上摸出零钱给他们买书换书包,并寄语他们努力学习,回报家乡。

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参与第一轮对口湛江扶贫时,他与朋友一起捐助二十多个孩子上学,到现在已经五六年时间,有的顺利考上大学。每过一段时间,他就从工资上拿出一部分给这些孩子交学费、生活费,捐助学习用品和衣服鞋子,想方设法地让他们接受良好的教育,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周末,从河源奔波回到深圳的他也总在为扶贫 " 操劳 " 着,或撰写材料请求给予更大帮扶资金和举措,或发动人脉关系四处寻找慈善机构、基金会参与和平扶贫,寻找爱心企业家捐资助学帮助贫困村的老人和孩子。始终保持昂扬工作激情,奋斗在扶贫一线的陈志新,每次吃饭却总是悄悄从口袋里拿出一袋药丸,就着汤水咽下。

陈志新曾分管市政法委对口湛江农村第一轮扶贫,也参与对口汕尾农村第二轮扶贫。他说,这辈子与农村有着莫名的缘分,刚开始工作是从农村开始的,如今退休后又回到基层农村参与扶贫攻坚,对此感到欣慰,也算是有始有终。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佟艳婷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