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海外医疗的发展,出国看病开始越来越便利,也给广大患者带来了更多的康复机会,出国看病成为患者寻求治疗的方式之一。那么哪些人在出国看病?他们为何要出国看病?治疗效果如何?近日,国内最大的跨境医疗服务机构盛诺一家发布数据报告,详细分析了过去这一年出国看病群体的变化。
出国看病六成是企业高管
根据盛诺一家的统计数据,出国看病的以企业家和高管居多,占比超过 60%。从年龄构成来看,出国看病患者主要集中在 41-60 岁,这也与癌症的高发年龄相吻合。
从病种来看,出国看病中,肿瘤患者占比 65%,其次占比最多的是心脏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而从疾病分期来看,肿瘤患者中,占比最高的仍然是晚期患者。但 2018 年的数据显示,1 期和 2 期的肿瘤早期患者也占了 36%,比 2016 年翻了 1.6 倍。而 2015 年时,癌症 1 期加 2 期的患者占比只有 12%。报告认为,这意味着,国人防癌意识升级,就医理念也出现升级,越来越多的早期癌症患者选择了直接出国,而不是在国内治疗到束手无策后再把出国看病当最后的稻草。
此外,虽然绝大多数出国看病患者仍集中在北上广和东部沿海地区,但内陆地区患者也在增加,尤其是东三省、内蒙、山西、湖南、湖北、四川、安徽,出国看病的患者人数已经达到一定水平。
赴美抗癌费用介于一两百万
统计显示,这些出国看病的患者通常在国内有过治疗经历,其中 50% 是在中国排名前 50 名的医院治疗过。而他们选择出国看病的原因很多,其中寻求国外更好的治疗方案、使用新药、参加新药临床试验等成为最为普遍的原因。
这些出国看病的患者平均医疗花费是多少?盛诺一家统计显示,以癌症患者为例,美国、英国和日本的花费差距较大。其中美国最贵,大多数患者的总医疗花费在 143 万 -280 万元人民币之间,相比之下,去英国治癌的医疗费用不到美国的一半。
出国看病患者主要选择到美国、欧洲、日本等医疗发达国家和地区。统计显示,患者出国看病后,诊断结果被改变的仅有 12%,包括改变病种判断、改变分期等。诊断结果改变,则治疗方案必然改变;但即使诊断一致,国内外治疗方案也有很大不同,有 77% 的出国看病患者到国外后治疗方案被改变,包括改变治疗方式、调整治疗顺序、增减药物剂量等。
出国看病要理性选择
据了解,虽然治疗方案改变的达到 77%,但用到国内没有的新药的比例,却不到 20%。这也意味着在抗癌新药使用上,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正在接近。
盛诺一家这份报告指出,出国看病的治疗结果很难用具体数据来评估。以癌症治疗为例,医学上一般用 5 年生存率来评估,公司目前还很难对所有患者追踪 5 年。
盛诺一家有关负责人表示,出国看病只是为重症就医提供了新的选择,而不是唯一的选择。根据患者自身病情需要和家庭经济条件,选择适合的才是理智的,强烈不建议卖自住房的患者出国看病,因为医疗具有不确定性,强烈不建议身体状况不允许的患者出国看病,因为出国看病需要长途飞行,有着诸多不可测的风险,强烈不建议冲动易怒的患者出国看病,因为国外医院对医闹零容忍,也不希望因此影响其他中国的患者使用这个救命的渠道。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