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恨!女子分饰四角色诈骗 " 闺蜜 " 钱财】
龙岗一位 41 岁的无业妇女,在结识一服装店离异女店主后,见对方有经济实力且思想单纯,便有意接近将其发展成 " 闺蜜 ",随后虚构了她在美国当医生的哥哥、在东莞定居的母亲和侄子,通过微信一人分饰 4 个角色,以给 " 美国哥哥 " 和女店主当 " 红娘 " 为名进行诈骗,3 年半时间骗取女店主现金财物近 50 万元。日前,龙岗警方经过缜密侦查,将涉案嫌疑人抓捕归案,追缴回价值 6 万元的首饰、手表、服装和手提包等赃物。
▲警方缴获的赃物。
" 闺蜜 " 牵线女店主恋上 " 美国医生 "
今年 30 多岁已离异的姚女士在龙岗街道一市场经营服装店。从 2015 年 6 月开始,一名自称在东莞经营塑胶厂的叶某燕经常到店内购买衣服,因叶某燕也是离异独身,一来二去两人成了 " 闺蜜 ",经常相约在店里聊天。
得知姚女士离异后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对象,叶某燕便告诉她,自己的哥哥在美国当医生,已经离异,有一个 7 岁的儿子,由叶某燕的母亲带着在东莞居住,而她在东莞的塑胶厂也是她哥哥投资的,她有意为姚女士和哥哥当 " 红娘 "。出于对 " 闺蜜 " 的信任,姚女士答应先看看。于是叶某燕把哥哥、母亲、侄儿及其在美国、东莞居住的别墅照片发给了姚女士。
看到叶某燕的哥哥长相帅气,又在美国当医生,在东莞还有别墅,姚女士很快答应交往。很快,叶某燕的 " 哥哥 " 主动联系姚女士加了微信,两人通过微信开始了 " 网恋 "。
女子花费近 50 万元却从没见到 " 恋人 " 真身
交往后,叶某燕的 " 哥哥 " 在微信里尽显体贴和温柔,让姚女士倍感甜蜜,两人经常半夜热聊,感情不断升温,彼此开始以老婆、老公相称。接着,叶某燕的 " 母亲 "" 侄儿 " 也主动联系,加了姚女士微信,通过微信问寒问暖,更加令姚女士感到像是掉进了蜜罐似的,俨然把对方当成了家人。
随后,叶某燕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其哥哥、母亲和侄儿生日、喜好、需求等信息,暗示提醒姚女士有所表示。姚女士心想早晚是一家人,除了购买价格不菲的手表、金银首饰、手提包、服装委托叶某燕转送其哥哥、母亲和侄儿外,每逢生日、节日,还主动发送红包。期间,叶某燕还以 " 哥哥 " 在美国因交通事故撞人要赔偿、准备在珠海投资建医院、母亲因心脏病住院等理由,让姚女士转钱表示关心。就这样,短短 3 年半时间,姚女士不知不觉就花费了近 50 万元。
期间,姚女士曾提出要与叶某燕的哥哥、母亲及侄儿见面,但叶某燕总是以各种理由搪塞,每次姚女士都深信不疑。
骗子被抓时手上戴满了金银首饰
今年春节期间,姚女士家中有亲属病重急需钱救治,情急之下向叶某燕的哥哥提出拿点钱支援一下,没想到,对方表示建医院需大量资金手里没钱,还责怪姚女士不该春节里要钱。姚女士觉察不对劲,多次联系叶某燕、叶某燕的 " 哥哥 "" 母亲 " 及 " 侄儿 ",最后竟都没有回音。意识到被骗,姚女士于 2 月 17 日到龙岗公安分局同乐派出所报警。
▲警方缴获的赃物。
接警后,警方判断这是一宗典型的婚恋诈骗案,随即立案展开侦查。很快,民警发现涉案嫌疑人叶某燕真实姓名是叶某芳,所谓的哥哥、母亲和侄儿身份均为虚构,平时同姚女士联系的微信号均为叶某芳一人注册。2 月 27 日 15 时许,叶某芳在龙园公园被警方抓获。落网时,民警发现叶某芳手上戴满了金银首饰,俨然一副富婆模样。紧接着,民警从叶某芳租住在附近的出租屋内搜出价值 6 万元的首饰、手表、服装和手提包等赃物。
▲嫌疑人叶某芳(左一)落网。
原来,嫌疑人叶某芳是一名无业人员,2014 年曾在东莞务工,2015 年 5 月来到龙岗街道,一直没找到工作。叶某芳发给姚女士的照片和视频,均是从网上找到的。被抓获时她身上所戴的首饰,也是骗来的赃物,骗来的现金均被用来租房、消费,挥霍一空。
目前,犯罪嫌疑人叶某芳已被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深圳晚报记者 李晶川 通讯员 周锋
【可笑!男子自编聊天记录诈妻子】
男子为吓唬妻子让其说出所谓的 " 出轨 " 情况,竟然自己假扮 " 黑客 ",用不同的两个账号进行了一场自己与 " 黑客 " 之间的聊天对话,而对话的主题是 " 黑客 " 查询他妻子的聊天记录情况。其后,男子将其与 " 黑客 " 的聊天内容给妻子看,但没想到,男子不仅没能如愿,反而其与所谓的 " 黑客 " 的聊天截图流传到网上,引起网民关于 " ‘黑客’能够盗窃个人聊天记录 " 的恐慌。目前,该男子已被警方依法处理。
怀疑妻子有外遇
自编 " 黑客 " 查聊天记录桥段
家住深圳南山的梁先生和妻子结婚多年,近期却突然怀疑妻子有外遇。在多次询问妻子都得到否定答案后,梁先生异想天开,竟自编自导,用自己的两个不同账户以互发消息的方式,演绎自己已通过某 " 高级黑客 " 查询到妻子聊天大致情况的桥段,希望以此吓唬妻子让其老实交代 " 出轨 " 情况。
深晚记者看到,在所谓的 " 聊天记录 " 中,梁先生让 " 黑客 "" 帮忙查询一下他妻子某日零时 30 分至 1 时 30 分的聊天情况,并注意保密 "。过了一会儿," 黑客 " 发来查询结果:梁先生的妻子有 3 个微信联系人,第一个人 XXX 发了一条信息,梁先生的妻子没回复;第二个联系人与梁先生的妻子互发了几条信息;第三个联系人与梁先生的妻子互发的信息均已删除。
梁先生将信息转给妻子后,该截图辗转流传到网上,网民由于不知道前因后果,看到伪造的梁先生与 " 黑客 " 聊天截图,误以为个人聊天记录可以被 " 黑客 " 轻易获取,引起网友恐慌。随后,有网友向深圳警方举报。
接到举报后,深圳警方迅速开展调查工作,并找到了发布截图的梁先生。梁先生证实,网上流传的所谓盗取个人聊天记录的对话截图,实为他自己一手编造的。
" 因为我没有我老婆出轨的证据,就想通过这种方式来‘诈’一下她,没想到后果会这么严重。" 梁先生说。目前,梁先生因制造虚假信息被警方依法处理。
编造虚假信息造成恶劣影响
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深圳市公安局网警支队民警曾威表示,互联网覆盖范围广、传播速度快,随意编造的虚假信息所造成的影响往往超乎预料。一旦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虚假信息制造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 以 2017 年 6 月发生的‘ 580 万元寻子闹剧’为例,谣言编造者付出了被刑拘的代价。" 曾威说,现实社会中公民个人行为影响力也许有限,但放到网络时代,由于信息流动的便捷与迅速,个体言论和行为都可能被迅速传播和放大影响,甚至可能产生难以预计的后果,影响社会管理秩序。
" 网络秩序的维护与治理是一个更加开放的过程,不仅需要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和引导、互联网企业的行业自治,更需要广大网民和社会力量的积极参与和自觉维护。" 曾威说,网民需要树立法律意识,做到懂法、守法,理智、理性地表达,坚决不造谣、不传谣,自觉抵制违法乱象、维护网络秩序,还要勇于传递更多的正能量,不断发出更多的 " 好声音 "。
新闻链接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 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刑法修正案(九)》第三十二条规定,在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中增加一款作为第二款:" 制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深圳晚报记者 马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