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人,退休也 " 闲 " 不住,拳拳赤子心,涓涓为民情。他叫陈志新,一位有着 43 年党龄的退休干部,曾任福田区政协主席,在扶贫一线躬耕不息,殚精竭虑为贫困群众谋幸福。
▲福田扶贫干部陈志新(左二)工作照。受访单位供图
2016 年 10 月,陈志新卸任领导岗位后,担任福田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到河源市和平县参与扶贫至今。2017 年 4 月,虽已到龄退休,陈志新依旧坚持常驻一线推进扶贫,始终在脱贫攻坚的道路上润物无声,成为扶贫人心中的精神楷模。
躬身践行 当好扶贫 " 四员 "
2016 年 10 月,毅然踏上脱贫攻坚新征程的陈志新,短短三个月时间便走遍了和平县的 42 个省定贫困村,迅速摸清了当地扶贫基本情况。工作日,他走村串户、巡查督促、进村调研、推进脱贫项目,周末则向区领导、帮扶单位负责同志反映情况,解决帮扶干部工作难题,协调推进扶贫工作。
" 当好联络员、服务员、加油员、宣传员 ",当好这扶贫 " 四员 " 是陈志新给自己的定位。他在工作上坚持 " 三自 ":材料自己写、电话自己打、杂事自己办,并以身作则。一有空闲,他就研究思考如何推进扶贫工作。在路途中,他常常若有所思,奋笔疾书;在车上、在家里使用微信办公,通过编写信息、撰写材料向区领导、县领导报告,反映问题、表扬先进、督促后进。
精准扶贫 为乡村振兴战略打好基础
下好精准扶贫这盘棋,关键在于落实,需要接地气的扶贫制度。在听取了当地县、镇、村干部以及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的意见后,陈志新思考并与驻县工作组和县扶贫办同志多次研讨,研究了十多项工作要求、工作指引和相关制度,并逐步汇编成册供领导参阅、扶贫干部学习,对推进驻村帮扶工作发挥了积极作用。
在前方,陈志新与驻县工作组、县扶贫办同志一起走村串户,与驻村工作队长、第一书记、村两委共商脱贫项目的落地。在后方,他和工作组同志向区委、区政府和帮扶单位领导报告好扶贫有关工作。帮扶单位领导到挂点村指导工作,他都主动陪同他们进村,共同研究确定扶贫项目,并对他们的扶贫工作进行点评。
值得一提的是,陈志新积极发动福田区帮扶单位力量及社会力量,号召爱心企业和个人前往和平县扶贫。他探索引进较大型种植基地,鼓励尝试集体股份制公司化运作,大力推进 " 公司 + 农户 " 等扶贫模式,推进 " 金融扶贫 " 在河源率先落地,并鼓励各帮扶单位规划先行,编制农村发展规划,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打好基础。
陈志新曾分管市政法委对口湛江农村第一轮扶贫,也参与对口汕尾农村第二轮扶贫。他说,这辈子与农村有着莫名的缘分,刚工作是从农村开始的,如今退休后又回到基层农村参与扶贫攻坚,对此感到欣慰,也算是有始有终。
深圳晚报记者 方壮芳 佟艳婷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