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先明 张启芹 记者 王晓宇)在连云港市连云区云山街道李庄村,从大沙涧沿着蜿蜒山路而上,有一条 3000 多米长的山路,这是当地 6 个村居修通的。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这条山路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江苏省劳动模范、退休老党员夏伦田利用 5 年时间,自己拿钱并想办法修通的,夏伦田也因此被乡亲们誉为云台山上的新 " 愚公 ",而自 2002 年退休至今,他回乡坚持学雷锋干好事 17 年了。
△夏伦田
云山街道李庄村地处连云港北云台山区,这里生产的茶叶、樱桃、香椿、大柿等农副土特产品成为 " 抢手货 ",但因交通运输问题一度销路受影响,许多成熟特产无人采摘或干脆烂在山上。
2002 年秋天,夏伦田退休回乡后,看到老人和孩子们仍然沿着落差很大的古老小路攀登,特别是偶尔看到残疾人一瘸一拐地吃力向上爬,心里很不是滋味。他知道要致富必须先修路。为解决乡亲们出行难题,让山里货运得岀去,夏伦田决心改变这种状况,于是自己掏钱买来钢钎、铁锤、铁锨、镐头等工具,开始修路。当时儿女们并不支持," 岁数这么大了,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怎么办?" 好在老伴支持他,不仅成为他的好帮手,还动员全家齐上阵。
开挖路基、打石头、下山背沙扛水泥,5 年的时间,夏伦田几乎花光了自已的全部积蓄,一门心思只为修路。有些路段山峰陡峭,需要用钻子凿,特别是雨雪天,对于年愈六旬的老人来说,困难可想而知。但夏伦田铁了心要把路修好,经过 5 年的努力,一条 3000 多米的山路被成功打通,这条路也成为当地 6 个村居修通的最后一条山路。看到乡亲们再也不用吃力的爬山,大家出行方便了,夏伦田心里感到十分欣慰。
△夏伦田在修通往果园小路
看到夏伦田专心修路在山坡上爬上爬下,村里的党员坐不住了,他们主动参加了修路。" 老夏真是好人,这一条山路山高路陡,每天上下很不安全,现在经过老夏修筑,就是下大雨也不怕了,大家都特别感谢他。" 家住李庄村半山腰上的残疾人李才有说。
今年 72 岁的夏伦田告诉记者:" 村里有很多优势资源,许多年轻人正忙着在村里开办农家乐,发展生态观光产业,随着交通越来越便捷,李庄村人富裕起来不再是梦想!"
夏伦田是一名有着 45 年党龄的老党员。他在徐州煤矿干采煤工 30 多年里练就了忠诚、坚毅、乐于助人的性格,在煤矿里学会了采掘、汽车驾驶、电工技术等多项技术。夏伦田退休回乡后,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村里哪家有什么难事,他都乐于帮助解决。" 帮助别人可以给自己带来无尽的快乐!"
老夏有个邻居叫刘永华,是一名残疾人,买菜、做饭,甚至上厕所都要费很大的劲。夏伦田总是尽力去帮助。不仅为他买菜,推着他下山,有时家里有什么好吃的也会送到他家里。其实,夏伦田每月退休金并不多,虽然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但他还是尽力帮助别人。家里包饺子了给刘永华送一碗,春节买年货了给刘永华备一份,家里蒸馒头了也不忘给刘永华送几个 …… 凡事想着这位邻居。邻居遇到困难他总是第一个伸出援助之手。
一个人做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退休 17 年来,夏伦田不忘初心,坚持学雷锋,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民服务中,他做的好事数也数不清。仅近两年来,他已参加爱心助学、扶老助残等社会公益活动 120 余次,拿岀爱心帮扶资金 11 万余元以及一些衣物和生活用品等,村里 5 位病残人员、贫困学生等弱势人员得到了他的帮助。
(通讯员供图 编辑 吴嫣然)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