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晚报 2019-03-06
深晚报道|43岁男子突然半身不遂言语不清,借助外骨骼机器人康复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今年 43 岁的吴先生在深圳光明经营着一家小店,晚上喜欢和朋友们在饭局上大快朵颐,喝上一两斤酒,然后搓麻将到天亮。长期的不规律生活让他的身体越来越差。去年 3 月,他被诊断出糖尿病,每天不得不按时服药,但生活习惯依旧不改。日前,吴先生突然中风,左半身失去控制,后来在 " 黑科技 " 机器人的助力下,逐渐康复已能自己行走。

血糖控制不佳突发脑卒中

尽管患有糖尿病,吴先生并不重视,依旧熬夜、喝酒、打麻将,一样不落。因此,即使他一直遵医嘱服药,血糖并没有控制下去。

年关将近,他陪同妻子去扫年货。回家的路上,吴先生心里堵得慌,他想转过身来和妻子说话,却突然觉得左半身失去了控制,没法转身了,而且说话也非常艰难,只能发出含糊不清的声音。还好,他的右手能动,他使劲地敲打车窗,开车的妻子注意到吴先生发出的求救信号,立刻调转车头把他送到最近的医院。

通过检查,吴先生被诊断为脑梗死,也就是常说的 " 中风 "、" 脑卒中 "。当天晚上,经过静脉溶栓治疗后,他左侧身体肌力恢复正常。但第二天凌晨,他的左半身又失去了力气,并且情况比之前还严重了。住院 5 天治疗无果,吴先生在妻子的陪同下转院来到了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

一个月后他神奇地站了起来

前来就诊时,吴先生坐在轮椅上,被妻子推着来到神经医学中心门诊。他的左脸耷拉着,左侧身体无法动弹,处于完全被动的状态,在床上也没法保持坐立的姿势。他可以正常说话,但没法吞咽食物,这给他进食带来了困难。

神经内科在给予内科标准治疗的同时及时开始了康复治疗。一周后,吴先生转至康复医学科,开始了规范的康复训练。针对吴先生处于 " 软瘫期 ",康复科打出了一套 " 组合拳 ":每天为他活动肢体,保持各关节的活动度;运用低频脉冲治疗,防止他卧床期间肌肉萎缩;佩戴踝足矫形器,预防足下垂和内翻畸形。在药物治疗和康复训练的作用下,吴先生左侧身体一天天恢复了力气。经过近半个月的康复,吴先生已经可以自己坐起来和站起来了,还可以在拐杖的辅助下行走。

康复医学科副主任许轶介绍,康复的主要目的是改善功能、生活自理独立、提高生存质量、回归家庭社会。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取决于肢体瘫痪情况以及能否及时介入康复治疗,同时也与患者自己的坚持以及家属的配合有关。

" 黑科技 " 机器人助其康复

这次,康复医学科还为吴先生用上了一款 " 黑科技 " ——迈步机器人。迈步机器人是一款用于辅助脑卒中患者步态康复训练的新型可穿戴式下肢外骨骼机器人。机器人拥有主动被动训练模式,通过对患者髋、膝、踝关节提供助力完成行走训练,可以节省人力,并提高康复效果。

据介绍,吴先生使用的是全球首款采用了柔性驱动器作为动力输出的外骨骼机器人,拥有带动力的 6 关节(双侧髋、膝、踝),和髋部旋转辅助关节,可实现自然步态,适合身高 150-190cm 之间,体重小于 85kg 的患者使用。其外骨骼尺寸可调,配备步态监测评估系统,理疗师或家人可通过触摸屏实时监察病人的运动数据。

这款机器人上还装有很多的传感器,可以实时检测人体的运动状态,并且可以通过迈步机器人研发的 AI 算法预测人体的意图,例如运动的快慢、启动与停止、左腿还是右腿等等。这些信息都会被采集并用于控制机器人。

经过一个月的综合康复训练,吴先生如今走路已经不用拐杖辅助,从康复科走到住院病房也只需 20 分钟了。

脑卒中易复发,糖尿病人平时应注意饮食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居民脑卒中发病持续高速增长。2015 年,其已超越心血管疾病、肿瘤,成为我国居民的第一死亡原因。

脑卒中除了具有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的特点外,还是成人致残的普要因素。偏瘫、吞咽困难、语言障碍、认知障碍、血管性痴呆等是最常见的脑卒中后遗症。对这些后遗症治疗,目前公认有效的方法就是综合康复治疗。

早期、正规、全面的康复治疗,不仅能够最大程度的恢复患者的肢体功能、语言功能,而且能够最大程度地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减轻家人护理负担,最大限度地恢复工作能力,让他们最终能够回归家庭、回归社会。

糖尿病人平时应注意饮食,低脂低糖摄入,多食用蔬菜,加强体育锻炼,保持良好的心态,定期监测血糖,保持血糖的平稳。

深圳晚报记者 周倩 通讯员 陈真 李艾琳 责编 李可心

相关标签

康复 机器人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